许是说的急了,史氏一口气没换过来,迎来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似乎是要将肺腑都咳出来一般,令人揪心不已。
元春喂了她半口的温水,这才稍好些。
“我的私房,除了敏儿三成之外,其余的都给孙辈,老大家的,包括太子妃,个人的东西我都让人分好了,待我走后直接去库房抬吧。老二家的孩子多,珠儿和宝玉多分些,其他的几个少分些,女孩儿以后做嫁妆,男儿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了。”
想不到她还有这份儿慈心,贾赦倒是无所谓,王氏和贾政最为欢喜,毕竟二房的人口多,负担重,单单是嫁娶就能让人愁坏了。
没个顶事儿的男人,王氏也不想让儿子太过劳累,二房的事情基本上都压在她的身上,如今有了老太太的这笔私房,王氏总觉得心情好了很多。
“就这样吧,其他人出去,老大留下,我有话要说。”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悄声地退了出去。
贾赦对于这老太太也是心情复杂,等所有人都退出去了之后,史氏才扣扣索索地从自己的床头匣子里拿出了一个锦盒,交给了贾赦,然后半靠着阖上了眼睛,看都不看贾赦一眼。
贾赦没着急着打开,半天了发现她似乎是没有什么交代一般,手里捧着匣子走了出去。
史氏想想老大看到那些东西时的表情,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来,却不带温度。
当天夜里,史氏病逝在女儿怀中。
至于史氏给贾赦的那个锦盒到底是什么,谁都不知道,永远都不会知道的。
史氏病逝,因着府上早有准备,倒也不乱,贾府上下告假,皇帝准了,为难的就是贾瑚回不回来的事情了,他毕竟是嫡长孙,按规矩是要为祖母守孝三年的,可是现在与鞑靼人的战事正处于紧张关头,贾瑚能否回来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皇帝也为难啊,孝道大于天,这便是两难的选择。
不过最后还是景旭做出了决定,让贾瑚回来,过犹不及。
他信任贾氏,自觉地能驾驭这些人,可是别人不一定是这个想法,现在的贾瑚什么都有了,也该回来了。
至于和鞑靼人的战争,不可能只是贾瑚一个人的功劳。
战争是人的战争,是钱粮的战争,是国力的战争,所以他不着急。
贾瑚回京,看着黑黝黝的他,还真没有人能将这人和玉面将军的诨号联系起来,可是身上的那股子肃杀气还真是让人屏了气息。
贾瑚的长子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人,小脸绷的紧紧的,不敢上前。
“先回府换衣服吧,去给老太太上柱香。”
虽然贾瑚紧赶慢赶,可还是没有赶上送老太太最后一程。
史氏的灵柩停留在铁槛寺,就是在等着贾瑚回来,然后送去金陵。
至于以后,他死了之后就不送回这金陵了。虽然祖籍金陵,可他却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完全不想离了这里。
史氏去了之后众人在按着她留下的清单清点库房时才知道这位的私房到底有多丰厚了。
说实话,完全比府库要有钱的多。
老太太想的的还挺周到,几乎每个孙子孙女儿,包括庶出的都有,这基本上就算是对着儿孙们以后的保障了。
不过谁也没想都的是,她留给元春的东西最多,自己的首饰除了贾敏之外,剩下的都给了元春。
这是她应得的,别人也没意见,有意见的也在贾赦这些日子的低气压中憋着了。
况且,元春这一辈子吃喝都在府上了,以后这些东西,指不定最后是谁的呢。
有活泛些子的诸如探春之流,往元春那儿跑的可比以前勤多了,元春人精子一样的人物,如何就看不出来这些人的这么点儿小心思呢?
不过是装作不知道,不揭穿也就是了,都是孩子,她又何必呢?
带着一种长辈的慈和的元春如今魅力十足,没多久这几位本来抱着其他心思的孩子们就成了元春的崇拜者,尊敬着,喜欢着这个姐姐了。
可惜的是,她除了黛玉和贾琏所出的大姐儿之外,其他的妹妹子侄们都淡淡的。
宝玉的东西王氏都替他收着,她的私房这些年扣的紧,虽然有不少,可是将来这些都是老大的,他要养着元春和宝玉俩,不补贴老大,王氏怎么能忍心?如今的王氏还在担心另一件事,那就是分家。
毕竟老太太已经走了,三年后贾赦若是要分家的话,二房还真是没有任何的理由再赖在荣国府了。
分出去,和那些穷酸族人们一样靠着族中给的那点子出息过日子,王氏想想都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