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养身、清心寡欲了数月,特地请来的老太医在看过贾珍之后,还是留了一句&ldo;公子伤了肾水,以后要专心保养不可恣意而为&rdo;……这回凤姐反复思量,觉得这一胎孱弱终至小月,跟她丈夫也不无关系,因此这阵子对贾珍也没什么好气儿。
话说宁府的势力和财力大半集中于祖父贾代化一人之手。想讨祖父欢心只要两条:脑子好或者孩子多,贾珍自知他爹贾敬哪样都没占上,他要吸取教训,嫡子就必不可少,因此哄好媳妇也是当下要务之一。
为祖母守孝之际,他和他媳妇正好养足身子,到时候一举得男,他便能名正言顺地&ldo;松快&rdo;去了。
贾珍虽是神情温柔,心里却颇为恼怒,可看着媳妇面色惨白,双目无神,火气迅速散去之后又难免心虚几分。
凤姐抬手便是一枕头,正中贾珍胸膛,可思及回京后他也没收用什么通房,这份怒气来得快去得更快。
宁府除了贾代化,男丁多数都要丁忧,后宅里的小矛盾小纷争传进史令仪耳中她也只当笑话听听,在这位荣国公夫人看来,闹不到朝堂上可就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再说以她今时今日的身家地位何须太在意小辈们的心思?她正忧心西北局势呢‐‐因为她的长子和将来的孙女婿都在前线。
夫妻相守多年,发觉妻子颇有远见卓识,贾代善在公事上并不藏私,两口子教学相长,感情越发深厚不提,史令仪的眼光也已经赶得上不少朝中官员了。
只看忠义王咽气,其子和麾下旧将大多投降圣上,但大军只徐徐撤出小股骑兵,并未全体挥师回朝,她就知道后面应该还有一仗……这会儿收到太子妃送来的消息,她心里更是有了底,只等丈夫归来看他有什么话说。
贾代善下衙归来,一见媳妇脸色不佳,脱下官服再换上家常衣裳便坐到一言不发的媳妇身边,调笑道,&ldo;谁惹你了?&rdo;
史令仪也不隐瞒,直接用太子妃送来的密信追问丈夫,&ldo;你可知情?&rdo;
贾代善接过小小一张笺纸,看过便坦然道:&ldo;自然。&rdo;
他虽然不知道媳妇与太子妃如何结缘并几乎无话不谈、互通有无,却也乐见其成:他不愿送女儿孙女儿进宫,却不会拒绝后宫之中多个有分量的内援。
荣府也不需要什么人时不时地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只要隔三差五送出些只言片语已然足够。
贾代善又顺着密信内容说道:&ldo;北狄缺盐铁,而西北既产盐又有铁矿,忠义王坏了事,北狄人定会趁着西北乱局再捞上一把。&rdo;他想了想,决定说得再详细一点,&ldo;为了围困忠义王府兵,圣上特地调动了北疆守军。北面自然略有空虚,北狄人这回应该是从北面边关进兵,同时西北这儿也要派些精锐劫掠一番。&rdo;
史令仪只关心一样,&ldo;大阵仗?&rdo;
贾代善应道:&ldo;还是硬仗。&rdo;他抬手往西南方指了指,&ldo;先把北狄人打痛了,才好腾出手收拾那两位。&rdo;
这辈子可不同前世,史令仪还是难免偏心,却对长子贾赦也是真心关爱,因此每次听说他要上前线,尤其是面临大战,史令仪这个当娘的总是难免心惊肉跳。
贾代善又何尝不为儿子担心?纵然他一切都算计好也安排妥当,一样怕&ldo;万一&rdo;。
不过此时他还是安抚媳妇道:&ldo;赦儿正是壮年,他这回再全须全尾地回来,到了袭爵的时候定不会降等。&rdo;
史令仪抚着额头,叹息一声,&ldo;我心里明白。&rdo;有过硬的功劳才有后面的风光。
这是慈母心肠,无可非议,贾代善也无奈道:&ldo;赦儿在前线,还少沾染了许多是非呢。&rdo;
这个&ldo;是非&rdo;可真是意味深长……
皇子们渐次成人,各个雄心壮志,好像都不大愿意跟着太子大哥安安稳稳地&ldo;混日子&rdo;啊。
正如贾代善与史令仪夫妇所料,刚刚返回京城的忠顺王世子接连见了三皇子与四皇子的亲信之后,气得直想拍桌子砸东西:这两个也太笨了!光想着娶人家的姑娘,就没动过先送出几个女儿的念头吗?真以为家里出了个宫妃,就能端起架子随意挑拣名门之后了?
要不是自家跟皇后娘家的恩怨委实难以化解,忠顺王世子也怕太子登基之后来个秋后算账,这才肯跟三皇子与四皇子凑一凑,起码有两位皇子顶在前面,他暗地里的布局也不那么容易让圣上发觉。
遇上这样两位心高气傲的皇子,忠顺王世子原本只打算躲在幕后出点主意,如今看来他不亲自出手也不成了。毕竟真真正正地立了一功,底气挺足,于是他思量了一阵,便提笔给恭王写了封信。
恭王这些年专心紧抱圣上大腿,可不代表他没别的心思:他这个皇帝哥哥看着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对自家亲戚也不会手下留情……忠义王纵有野心,其实还是圣上出手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