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第1章 > 第84章(第1页)

第84章(第1页)

1571年,西班牙人建造了马尼拉城(anila),由此改变了环球贸易的格局。此番殖民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损害要比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殖民小得多。西班牙人的初衷只想建立一个获取香料的基地,但它很快发展成了一座大城市,一个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联络点。现在,货物无须先经过欧洲,而是直接跨越太平洋运达,用来支付的白银也同样不需要绕道。马尼拉成了可以买到各种商品的贸易中心。据1600年左右该城的一位高级官员称,这里能得到不同种类的丝绸、丝绒、缎子、织锦和其他各类纺织品。除此之外,还有&ldo;许多床上饰品、卧室挂布、被单和挂毯&rdo;,桌布、坐垫、地毯、金属盆、铜壶和铁锅一有尽有。锡、铅、硝石和来自中国的火药同样能够买到。还有其他罕见的东西,比如&ldo;用柑橘、桃子、鸭梨、豆蔻和生姜制成的防腐剂&rdo;,栗子、胡桃、马匹、类似于天鹅的亚洲家鹅、八哥以及其他许多稀有物品。官员接着说,如果我要把市场上能买到的东西全都罗列出来,那将&ldo;永远也写不完,纸都不够用&rdo;。用当代评论家的话说,马尼拉应该算是&ldo;世界上首座全球性城市&rdo;。

这自然会影响到其他的商业通道。可以想见,在马尼拉通道建成之后,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开始出现长期的衰退。这其中有来自国内的经济压力,抵抗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和波斯帝国需要巨大的军事开销,但跨越数千英里的新贸易通道的出现,必定是奥斯曼帝国财政收入下滑的原因之一。从美洲流经菲律宾至亚洲各地的白银数量令人震惊,至少比16世纪末17世纪初此条通道上流往欧洲的数量大得多。新世界流往欧洲的财富开始减少,引起了西班牙某些高层人士的警觉。

白银之路像一根丝带一般环绕世界。贵金属最后都流向了一个地方:中国。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中国辽阔的疆域和高度发展的社会使它成为一个奢侈品生产国,包括陶瓷。由于陶瓷在欧洲大受欢迎,中国甚至出现了超大型的仿制品市场。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atteorii)在造访南京时写道,中国人&ldo;素有仿制古董的天赋,能工巧匠辈出&rdo;,因工艺精良赚得了很多利润。在中国,有专门的著作告诉你如何鉴别赝品,比如刘侗的作品就能教你如何鉴定宣德铜炉或永乐瓷器。

中国有能力满足巨大的出口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相应地提高产量。比如福建的德化县,就成为专门烧制满足欧洲人需求产品的瓷器之都。丝绸业同样得到大笔投资,以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商业行动,有利于明帝国资本的迅速积累。有些学者确信,明朝在1600年到1643年间的收入应当是多了四倍以上。

大笔资金流向中国的第二个原因是贵重金属之间的汇率失衡。在中国,白银和黄金的价格比例一直在6:1左右浮动,远低于印度、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白银价格几乎是16世纪初期欧洲的两倍。这便意味着欧洲的白银能在中国市场上购买到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货物,这让他们越来越愿意从中国进口。这种利用不同市场货币差价的做法被当代银行家称作套汇。远东的新来者自然立即抓住了这一机遇,特别是那些意识到中国和日本黄金价格失衡的人,能够轻松地从中谋取利润。贸易商争先恐后地买卖贵金属,澳门的商人们把精心挑选的货物运往日本,只是意在换取白银‐‐据某当事人所说。面对这一发财良机,有些人难掩内心的欢喜。白银对黄金的价格比例如此之高,这让后者的相对价格变得很低,佩德罗?拜萨(pedrobaeza)写道,如果你在东方用白银购买黄金,然后再带到美洲的西班牙辖区或是西班牙本土,&ldo;你就可从中赚到70到75的利润&rdo;!

白银的大量涌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十分复杂,很难全面评价。不过,随着16世纪和17世纪来自美洲的贵金属流入中国,中国的文化、艺术及学术开始蓬勃发展。画家沈周和&ldo;明四家&rdo;(明朝著名的四位同时代画家)中的其他三位均凭借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资助和金钱回报。陆治等艺术家的才能也广受赏识,因为不断涌现而出的中产阶级都乐于提升他们的趣味和品位。

这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时代。性爱小说《金瓶梅》(因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也被称作《金色的莲花》)不仅是对文学形式的挑战,更是对性爱这一话题本身的挑战。富裕的社会使宋应星这样的学者能够潜心研究,由他执笔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涉及潜水技术和水利灌溉,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人们对儒学的关注也在增长,例如对大儒王阳明的尊崇就反映了身处变革时代的人们对于寻求人生真理的普遍渴望。

近来在牛津大学波德林(bodleian)图书馆发现的塞尔登(selden)中国地图,展现出当时中国人对海外贸易和旅行的兴趣,地图还详细描绘了位于东南亚的航道。不过这或许只是个例外,因为和从前一样,当时中国的大多数地图仍是以闭塞的眼光看待世界,通常都是北至长城、东到大海。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并不情愿放眼看世界。当然这也跟欧洲在东亚的海上力量有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舰队相互对峙,并经常截获中国的海船和货物。中国不愿意参与这些强敌之间的争斗,更不愿意在此过程中遭受损失。因此,面对这一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内收敛,同时继续与他们保持贸易并从中赢取收益。这种做法完全符合商业逻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