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千道一万就一句话:人心失矣。
所以没办法,宦官肯定去不掉了,任宣宗如何精明,他毕竟不是拿破仑,皇室积弱已深,改天换地的行为是做不来的。
很不幸,虽然令狐绹没答应宣宗的要求,可消息还是走漏了,宦官们心里挺难受,当然,宣宗此时人望不低,自然不可擅动,可朝臣们却要好好教训一下,免得今后跟着皇帝瞎想。
马宦官一声令下,南北衙势如水火。
南北衙,又叫南北司,南司,就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办公所在,俗称宰相办公室,北司,就是内侍省,里面遍布着各类宦官机构,如什么宣慰使、枢密使、神策军中尉等,都在北司,京师十六卫,属南司,而神策军,属北司,南北司的矛盾由来已久,本来国家大事应由南司决定,北司只是将南司的决策拿给皇帝拍板而已,但由于中晚唐对宦官的放任,导致宦官职权急速扩大,渐渐的,重大议题,特别是废立皇储等关系到皇位稳定的议题,均由北司定论,南司只有建议的份儿,争权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皇帝为了不让南北司太对立,便在二者中间设立了一个机构‐‐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院,分为翰林院和学士院,本来是给皇帝起草诏书的地方,后来成了给南北衙和稀泥的地方,双方政见不合时,由翰林院折中起草诏书,两面安抚,而翰林学士,也成了帝王的门下宾客,有趣的是,唐晚期有许多南司的大臣是由翰林起家的,皇帝让他们在翰林院的和稀泥斗争中锻炼一番,便派往南司当官,为的就是积累经验,将权力由北司手里夺回,可惜,这群人在翰林院时,玩太极的手法相当高明,倒还多少约束得住宦官,可一去了南司,便怎么都不灵了,仍为宦官所制,这充分说明,没枪杆子,还是不行。
南北司之争已经有了好多次,文的有永新变革,武的有甘露之变,但自武宗一朝以来,却是逐渐消停了些,谁知宣宗一时不慎,将南北司的矛盾又挑了起来,从此以后,宦官们不再买任何朝臣的帐,朝臣也再次开启了对宦官的炮轰。
南北司之争最后谁是赢家呢?
谁也不是。
南司,只是羊群里的羊罢了,北司,也无非是牧羊犬集中地,有朝一日狼群冲入羊圈,则犬羊都将同归于尽。
李忱活得较久,当国家治理了十余年后,他也逐渐开始满足,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不能解决的,交给后代吧。
确实,小太宗,无非是后人给他的一个成绩上的肯定而已,他是绝无李世民那种纵马疆场的魄力的。
那么,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嗑药。
非常讽刺,会昌六年,他流放了给武宗炼丹的道士,十几年后,他又将这些道士找了回来,继续着他的长生不老之梦,在他看来,武宗之所以死亡,并非成仙之路是荒谬的,而是吃的药不对,那么这些道士经过多年的惩罚,也该清醒了,不敢继续欺君才是,如此这般,就再试试吧?
那就试试看。
中毒是难免的,大中十三年,替他炼丹的道士轩辕集预感到情况不妙,这老道终究是被流放过的,明白一旦出了事儿,必将身首异处,便死活不在皇宫里呆了,要回山中归隐,宣宗不解,便问&ldo;难道说我有什么灾祸?我的天下,还有几年?&rdo;
说来神奇,虽然这老道在炼丹上是个蒙事爷,对卦术却十分有研究,他仔细算过宣宗生辰之后,写了&ldo;四十&rdo;二字,宣宗大喜,朕的天下还有四十年,足矣!
老道趁皇帝高兴,赶紧告辞,从此不知所终,唐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李忱药物中毒,丧命,享年五十岁,前后执政十四年,轩辕集写的四十,恰恰该倒过来看,此道早已算出宣宗之寿,却怎敢说出口?
宣宗和武宗一样,从未想到自己会突然呜呼,所以直到死前,也未指定继承人,猛然间撒手人寰,宫里乱了套,立谁呢?宣宗卧病的日子里,和他接触的,只有宦官,这里面不包括神策军中尉(他不信任),领头的三个宦官为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这三人与宣宗家老三夔王李滋,素来要好,此刻皇帝死了,管它真假,大家表面上都很悲痛,独独这三人,内心狂喜,为什么呢?宣宗死前,只有这三个在身边,若矫诏立夔王为帝,谁敢不信?这般说,我们三个,不就是未来的宫廷把持者了么?掌握神策军的日子,还远么?
这真是权阉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就这么办了吧。
三人开始行动。
再说神策军,神策军中尉在仇士良死后,换上了一个叫王宗实的宦官,此人跟随仇士良的年头不短,本事倒也学了一些,不是个好相与,自打作了神策军老大,日益跋扈,而且是个吃生米的,谁也不给面子,就连同属北司的枢密使,和他也是矛盾重重,王、马等三阉,本是想将他排挤出集团之外的,那么如今要矫诏立帝,就更不能告诉他了,可如果三人瞒着王宗实,悄悄得立了李滋,倒也无事,毕竟邻近大限的日子里,在宣宗身边的就此三人,即便他王宗实怀疑诏书的合法性,也没证据,偏这三人要自作聪明,为了保险起见,特地准备了两份矫诏,一份是立李滋的,一份,却是贬走王宗实的,那么王宗实不信怎么办呢?
有办法,此三阉通告全宫,谁也不准走漏风声,对外就称:宣宗还在!谁敢说漏了嘴,刀斧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