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太监往事录 > 第146章(第1页)

第146章(第1页)

虽然有李神佑、窦神宝、王继恩、童贯等人掌兵,但那都是外军,禁军一直不给染指,所以阉人们就算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

5、宗室不可与宦官结亲。

这是为防止宦官与皇亲国戚串通一气,危及皇权。触犯了怎么办?流两千里。

6、不可多事。

赵匡胤说,宦官去办事,就是去办事,别的不许多问,不许多听,回来禀告办事结果,办了什么事,就报什么事,其他的,不许多说。

好的也不许说,坏的也不许说,很有效的杜绝了大臣们买通宦官进谗言或者吹耳边风的行为。

7、不许结交大臣。

内侍私交外臣,莫非要造反不成?!谁敢结交外臣,不是流,便是杀。

8、不许读书。

碍于越有文化越不好管的事实,宋仁宗以后,宦官纷纷辍学。

9、扶植大臣对抗。

这招相当有效。

宋朝大臣颇掌实权,皇帝都奈何不得,何况宦官?有人说了,徽宗年间童贯、梁师成等人不可甚嚣尘上么?可那也得有蔡京、王黼、朱勔三人的支持方可哟,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势,宋朝皇帝一般都兢兢业业执行着利用大臣压制宦官的&ldo;祖宗之法&rdo;,所以有宋一代,宦官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和唐代宦官比,真有点&ldo;辛辛苦苦数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rdo;的味道。

饶是如此,但正所谓&ldo;江山代有阉人出,各露老脸好几年&rdo;,宋朝的宦官也不是无笔墨可写,从哪里开始呢?

就从那些浴血沙场的武阉说起吧。

有句话叫&ldo;别拿村长不当干部&rdo;,这话要放在宋代,那就是别拿阉人不当武将,如果把能干仗的阉人个个都说一通,估计再写四十万字也写不完,因此拣猛的写。

先写谁呢?

先写个事件吧,那就是人人皆知的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次起义的规模,仅就四川而言,还是很宏大的,宋之前,四川的农民过得很苦,宋之后,四川农民过得更苦。

唐晚期王建入蜀,杀竖阉田令孜,一统两川,之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苦不堪言,说来也是,当初黄巢席卷全国,独独不进四川,以至于此处的反动势力极其膨胀,甚嚣尘上,农民们不苦点儿实在说不过去,王建一到,是苦上加苦,后来郭崇韬进川,基本上换汤不换药,对百姓而言,如同奥巴马替下布什,美国还是美国,没啥区别,郭崇韬一死,手下大将、四川留守孟知祥建后蜀,直到宋军来,后蜀灭。

宋军一来,苦上加苦的川民们简直掉进了黄连堆。

宋朝大将曹彬征蜀时,孟氏政权转眼灰飞烟灭,本没什么事儿,却不料姓曹的前脚一走,后脚便有宋将纵兵劫掠,闹得鸡飞狗跳,川人皆反,后来好歹安抚了,赵官家却又干了两件很不友好的事儿,一个,自成都运府库金银入汴梁,一连气儿运了十几年,称&ldo;日进纲&rdo;,另一个,立&ldo;博买务&rdo;,这玩意可厉害,四川人口多,耕地不够,多余的怎么活?就得靠织布纺纱卖茶讨生活,所以蜀锦为什么有名?不是四川人就有那瘾,非得织几匹炫耀一下,而是必须得织,不织没得吃。

而博买务是个啥呢?乃是国有纺织品垄断企业,归大宋公司管,你川人有布,却不能独自买卖,只能卖到这里,由这里,向全国销售,做二道贩子,既然是政府收购,价钱当然便宜,而且,便宜得令人发毛,一来二去,川民又不能自己做买卖,卖出去的布帛又几乎次次都是跳楼价,地也没得种,怎么活?

反了。

其实四川人本性幽默诙谐,能把他们逼反,还端的要有点本事呢。

第一个扛起大旗的,叫王小波,不是李银河的丈夫王小波,而是茶商王小波,按理说卖茶也能活,但宋政府又规定了:川茶不准出境。

这也是个变相垄断,不出境,只能内销,大家都是种茶的,谁喝谁的?实际上还是被政府买走了,高价售出,本来王小波同志在五代十国时活得挺好,乃是川滇之间有名的马帮,大宋公司一来,生活都被打乱,没得过了,回头一瞧,这年月茶也卖不出去,布也卖得很贱,税务又特多,格老子的雄起,就号召大家反了。

虽然只反了四川一地,但王小波的观念,明显比黄巢要强,人家说了:均贫富。这个卖点一打出,穷人发疯似的投奔而来,十天之内,有众数万,一口气打下青城县,杀了县令,分了财物,也不知那著名的青城派剑客们当时在干嘛。

接下来的战斗中,王小波越干越起劲,一不小心,挂彩了,奋勇一番后,壮烈牺牲,不过事业还在,他老婆的弟弟李顺继续领着人死磕。

一路上攻不可战无不胜,可就打下了成都,李顺称王,年号应运,可把宋太宗赵光义吓得不行,蜀地宋军连战连败,怎生搞?只有派心腹大将领兵一战了,派谁去呢?

太宗左顾右盼,一眼看到‐‐就是他吧。

此人是个老宦官,姓王名继恩,五代时入宫,兢兢业业,一向老成,终于苦尽甘来,熬成了宦官里的高管,征南唐时领过兵,打契丹时筑过城,苦哈哈的老革命,不令他去,还派何人?

带着上级的信任和嘱托,王老阉风风火火,去闯蜀中。

此时李顺在干嘛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