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太监往事录 > 第174章(第1页)

第174章(第1页)

无论何时,只要番子或锦衣卫一出现,再热闹的街上,也立时人影不见,民也躲,官也躲,生怕被他们缠上,伤身败财。

当然,若执行秘密任务,番子们便当真要乔装打扮一番,混迹于百姓间,成为朝廷耳目。

如此严酷的机构,其衙门的内部构造却令人忍俊不禁,东场内有个专门的厅,厅西面有个祠堂,祠堂里供着历任东厂&ldo;厂长&rdo;的灵位,堂前有个门楼,上书&ldo;百世流芳&rdo;,而那座厅,在正中央,供着一个人,若问是哪个,说出来笑死你‐‐岳飞。

百世流芳+岳飞像,无非是告诉人们,这里很纯净,这里很侠肝义胆,这里都是好人,堂堂岳武穆的神像就这么在东厂被供了两百多年,见证着整个明朝的冤假错案和累累冤魂,荒唐。

在明英宗之前,虽然东厂很可怕,虽然锦衣卫很牛皮,但还没到祸国殃民的程度(朱棣子孙三代管理得很严),但随着明宣宗朱瞻基的去世,明朝的第一个太监时代终于到来了。

说到明朝第一个弄权太监,就不得不说说明宣宗。

明宣宗时代,对太监的管束并非不严,但严归严,待遇归待遇,也许是觉着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四代管的实在是不近人情,因此宣宗对太监的待遇很优厚,他甚至送太监去读书,表现好的,还给他们颁发免死赦书,这么一来,这些阉人想不有恃无恐都难。

由于待遇越来越好,因此太监这个职业在社会上渐渐的开始受青睐。

如今演艺界的前景也越来越好,也有不少人削减了脑袋往里钻,以至于为当个群众演员都打破头的争,争得过的得意非凡,争不过的就是站大街上脱裤子而要出名,和明宣宗后期的情形比较相似。

但二者的本质不同是,论搞演艺,虽说许多人没上过电影学院,可如今是网络时代,只要你敢搏出位,出名还不算难,比如那位著名的什么姐姐,呕得你隔夜饭都吐光,可也黑透了半边天;但论当太监,就不是搏出位这么简单了,你得咬牙瞪眼的杀自己一刀,端的要勇气,我小时候看老电影,土匪们拼胆量,都是往自己大腿上下家伙,割下块肉来吓唬人,那都把人骇得提如筛糠,何况自己骟自己?

除非,确实没活路了。

宣宗时,有个河北人,读过书,但读得不好,看过经史,但看得也不好,做过教书先生,但教得也不好,考进士,也考得不好,由于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他很穷,而且穷得天经地义,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既然老天爷都不帮他,只有自己帮自己了,鉴于一没钱二没势力三没关系四没学问,去行骗没人信,去打劫没体力,实在是没得玩了,此人只好去玩命。

刀是什么刀?

菜刀。

人是什么人?

贱人(一贫如洗,身价确实很贱)。

咬牙低吼间,刀光划过,飞鸟落地。

好刀,的确是好刀。

这个阉了自己的人,叫王振。

写到这里,我不禁仰问苍天:一天到晚想搏出位的人们啊,你们敢吗?

静寂。

王先生鼓足勇气骟了自己后,便找门道入宫,这可是没后路可走的,万一进不去,这巨大成本可就把自己毁了,好在他这条线居然还行,真有人把他带入宫中。

乍一进宫,王振表现得极其老实,拖地抹桌子扫厕所,什么都干,谁叫你刚进来道行低呢?

他就这么兢兢业业的做着,而且服务态度颇好,见谁都笑,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男人还是女人,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寂寞,也伤心,也不知未来在何处,也会背着人哭,也挺可怜,那时候的王振,是善良的。

善良的人总会有人喜欢,如,孩子。

渐渐的,一个天真的孩子喜欢上了这个忠诚老实的新太监,他与他无话不谈,让他陪自己玩,很快他们成了要好的朋友,然后这个孩子就告诉他:如果有一天我当了皇帝,你一定腾达。

这个孩子叫朱祁镇。

公元1435年,朱棣的长孙明宣宗朱瞻基病危,传旨长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

当时的朱祁镇,年仅九岁。

垂帘听政的,是朱棣的老婆张氏太皇太后,也就是朱祁镇的奶奶。

掌握朝政的,有三个人,他们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历史上把他们称为&ldo;三杨&rdo;。

张氏与三杨,是一种权力的相互制衡,在这种制衡下,政局是稳定的。

许多人都问:国家怎样才能稳定?

很简单,平衡,就稳定了。

但是这种平衡即将被打破,打破它的人,就是太监王振。

朱祁镇即位后,为了报答王振当日的&ldo;坦诚相待&rdo;,提拔他为司礼太监,而司礼太监的职责是:1、总管宫中太监;2、总管东厂、锦衣卫;3、总管一切机要文件;4、总管皇帝谕旨。

也就是说,在皇宫中,他是一切的总管,包括皇帝,也是他总管的对象,再说明白点,就是大明帝国的最高中枢,由他,一个太监管理。

虽说大权在握,也要掌握时机,一开始,王振表面上还算老实,但心里却很不老实,没别的原因,任何一个人把自己骟了之后,都会对权力金钱十分在乎,一辈子除了这个追求之外,其余基本都不靠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