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都是真实的,凡是既美而又真实的也就当然是愉快的和善的。
‐‐《杂想录》,第三部分,第二章
他在这里从&ldo;对适应活动和功用的便利&rdo;的角度来衡量事物形状或品质的善和美,断定美在于旺盛的生命而丑在于疾病和灾祸。这个看法在后来许多美学家(例如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的著作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不过夏夫兹博里所理解的&ldo;对适应活动和功用的便利&rdo;是和他的目的论与宇宙理性秩序的概念分不开的。
第三是他再三强调文艺的繁荣有赖于政治的自由,暴力专制下的阿谀逢迎的情况不利于产生伟大的文艺。他举罗马为例:
罗马人自从开始放弃他们的野蛮习俗,向希腊学会用正确的典范来培养他们的英雄,演说家和诗人之日起,就违反公道,企图剥夺世界人民的自由,因而也就很符合公道地丧失了他们自己的自由。随着自由的丧失,他们就不仅丧失了他们的词章中的力量,而且连他们的文章风格和语言本身也都丧失了。后来在他们中间起来的诗人都只是些不自然的长得很勉强的植物。
‐‐《给一位作家的忠告》,第二部分
文艺需要自由,因为文艺是为进行说服教育的,说服教育就要假定人民有根据自愿去行动的自由:
在把说服作为领导社会的主要手段的地方,在人民先须受到说服才肯行动的地方,那里词章就会得重视,演说家和诗人就会得到听众,而民族中天才和有智慧的人们也就会献身于借理智去说服人民的那些艺术的研究。
‐‐《给一位作家的忠告》,第二部分
文艺与政治自由的密切联系在启蒙运动时期是一般文艺理论家所特别看重的。休谟在《论文艺和科学的兴起和发展》里以及文克尔曼在《古代造型艺术史》里都着重地论证过这种联系。这反映当时上升资产阶级的要求。
夏夫兹博里的新柏拉图主义无疑是反历史潮流的,但是对经验派感觉主义的片面性也起了一些纠正作用。至少是他的著作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辩论,促进了美学思想的发展。他在当时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在英国建立一个美学学派,而且对大陆上启蒙运动的领袖们也发生过广泛的影响。来布尼兹,孟德斯鸠,狄德罗,莱辛,赫尔德以至康德和席勒对他都作过很高的估价。
四哈奇生
夏夫兹博里的《论特征》曾受到曼德维尔(andeville,1670‐1733)的讥嘲和攻击。这位在英国行业的荷兰医生在哲学思想上接近霍布士。他在《蜜蜂的寓言》和其它著作里特别反对夏夫兹博里这派道德家们的人生来就有道德感的看法。他认为德行起于荣辱感,而荣辱感起于自私,它是&ldo;谄媚配上骄傲所养的孩子&rdo;,是僧侣和政客们为他们自己利益的宣传口号,所以是教育,习俗和训练的结果,不是什么天赋的品质。而且道德家们所责备的恶劣行为也是文明社会所必需的,因为肯花钱过骄奢淫逸生活的人愈多,对货物的要求也就愈多,就业者也就愈多而工资也就愈高,因此社会也就愈繁荣。他的这套似乎骇人听闻的论调曾轰动一时,引起许多卫道者的反驳,其中之一便是夏夫兹博里的门徒哈奇生(francishutchen,1694‐1747)。
哈奇生的主要著作是《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1725)。他曾明白宣布这部著作的目的是&ldo;解释和辩护夏夫兹博里的学说&rdo;,也就是针对曼德维尔的攻击,辩护道德感或&ldo;内在感官&rdo;的先天性。这部书第一卷专论美,在英国专门论美的著作中,这要算是头一部。哈奇生继承了夏夫兹博里的主要观点,即美感与道德感是相通的,一致的而且是天生的。他所反对的是洛克派的&ldo;对美和秩序的喜爱是便利,习俗或教育的结果&rdo;的看法。他认为如果说美感起于便利,便是把美感和利害计较混淆起来,这就必然要否定美感与道德感的一致性;如果说美感起于习俗或教育,便是否认审美能力在自然本性中的根源。他用来反驳敌对论调的论证是审美活动的直接性以及在作用上和感官的类似性。&ldo;有些事物立刻引起美的快感&rdo;,所以就应有&ldo;适宜于感觉到这种美的快感的感官&rdo;,即内在感官(1:15)。这种内在感官与外在的五官既有区别,也有类似。区别在于耳目之类外在感官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只能受到较微弱的快感;但是认识&ldo;美,整齐,和谐&rdo;的内在感官却可&ldo;接受复杂的观念,所伴随的快感远较强大&rdo;。&ldo;例如就音乐来说,一部优美的乐曲所产生的快感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单音所产生的快感&rdo;(1:8)。这就是说,单音产生简单的观念,只须靠外在感官(耳)去接受,乐曲产生复杂的观念,却须靠较精细的内在感官去接受。所以单凭视觉或听觉的人只能感到简单观念所产生的较微弱的快感,&ldo;也许不能从乐曲,绘画,建筑和自然风景中得到快感&rdo;(1:10),像一般经验派美学家一样,哈奇生也没有看出美感与感官快感在性质上的分别,只看到它们的量的分别,美感只是&ldo;远较强大的快感&rdo;。
但是内在感官和外在感官在直接性上毕竟类似,哈奇生就是根据这一点把审美能力称为一种独立的&ldo;感官&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