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老僧双目微睁,复又闭拢;其态如初,不再理会。康熙不禁热泪横流,停了半晌,不见老僧有何表示,只好悄然退出茅屋。临走时特嘱门外的方丈不准声张此事,以后要好生看待此老僧,必有重赏,方丈合掌点头连连称是。此时正值深秋,浮云古木,冷风扑面,空中雁阵,哀鸣远去,使人倍感凄枪悲凉。康熙感慨万干,仰面目送天际浮云过雁,低头眺望深谷沟壑,深叹一声,闷头缓步下山离开五台。
康熙离开五台山后,关于顺治出家并终了五台的传闻,在社会上越传越广。而那绝色美人董小宛,竟红颜薄命,黄土长埋,好端端一个如花似玉美人,竟谢却红尘,登极乐之国,不能不令芸芸众生扼腕叹息。时国子监祭酒、江南名士吴梅村曾作《清凉山赞佛诗》,以咏顺治、董小宛之事。其诗有云&ldo;双成明靓影徘
第二章由东陇到西陵/63
徊,玉作屏风壁作台。蓬露雕残千里草,清凉山下六龙来。&rdo;后人有附会其诗者说,其中&ldo;双成&rdo;及&ldo;千里草&rdo;字句,是暗指董妃.清凉山是五台山上一峰,是暗指世祖出家。康熙帝一生巡幸五台山共计五次,暗喻顺治帝和康熙帝共来六次,即&ldo;清凉山下六龙来&rdo;一句。据传,康熙皇帝直到顺治帝老死五台山,方才不去,只是秘密派人将父皇生前使用的一把扇子、一双鞋子带回,埋入清东陵孝陇地宫,而作为顺治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有入葬陵寝。这个神奇的传说,随着野史和笔记小说的广泛传播,使许多人深信不疑,并发挥了神奇效用,以至在二百多年过后,清东陵遭到一次次惨不忍睹的洗劫时,顺治皇帝的孝陵成为所有陵寝中唯一没有遭到盗掘的陵墓,因为所有的盗掘者都知道,地宫中那把扇子和一双鞋子是不道得一盗的。这实在是顺治皇帝不幸之中的万幸!这个意外结局,也是顺治皇帝生前所料想不到的。
关于奄小宛与董鄂妃的考证
野史及笔记小说自不足信,但关于顺治出家疑案中所涉及的董小宛确有其人。近世编撰的(辞海)中明白地写道:&ldo;董小宛(1624一1651年),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后为冒襄(辟疆)妾。清兵南下时,辗转于离乱之间达九年,后因劳累过度而死。辟疆曾著《影梅庵忆语),追忆他们的生活。有人说她为清顺治帝宠妃,系由附会董鄂妃而来。&rdo;连《辞海》都为董小宛误附会为董鄂妃的事实出面避谣,可见这个历史传说是怎样的广泛和久远。那么董小宛与董鄂妃的真相到底如何?这二个贵贱不同、身份各异的女人又是怎样被后人强行捏合在一起的?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有八位声震四方的名妓,她们是马湘声jjj,声,&ldo;月户弓~,产&lso;、、--&ot;,j日白j白,r,&39;.日口j洲抽日卜,下,,,&ot;?,.尸&rdo;,?,尸日啥,&lso;一
&ot;/日暮东陵
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时称&ldo;秦淮八艳&rdo;。当时达官贵人,风流名士,前来慕名求识者多如过江之娜。冒襄乃世家子弟,颇负文名,明末曾授台州推官,未赴。明之后隐居不仕,屡次拒绝清朝官吏的荐举,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同称&rso;&lso;江南四公子&rdo;。
冒辟疆最早与董小宛相识是在明崇祯十二年,南都乡试,29岁的冒襄至秦淮,从方、侯等风流之辈处听到小宛的盛名.开始与小宛结交,当年董小宛年方16岁,而当时福临才只有2岁。董小宛成为冒辟疆之妾一事,据冒亲著《影梅庵忆语》载:&ldo;至牧斋先生,以三千金同柳夫人为余放手作古押衙,送董姬相从,则壬午秋冬事。董姬十三离秦淮,居半塘六年,从牧斋先生游黄山、留新安三年,年十九归余。&rdo;冒记载中的牧斋即原礼部侍郎、东林党人钱谦益之号。柳夫人即秦淮名妓柳如是,时已嫁于钱谦益。壬午为崇祯十五年,是年春,小宛病中再晤冒襄.始有委身之意,暨从至南都乡试,冒中副车。十月、小宛归葺心切,生死以之,得助于钱谦益大力斡旋相资,三日内为之筹划已毕。十二月,小宛随冒至如皋。冒辟疆不敢对嫡妻讲明纳董之事,先将其居于别室,四个月后才归与嫡同居,这时已是祟祯十六年癸未初夏了,冒辟疆33岁,董小宛20岁,福临6&rso;岁,该年九月皇太极崩逝,福临才刚刚称帝。
董小宛在跟随冒辟疆九年后的清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二日,以劳瘁死,夭亡于家,时年2习岁。董死后葬于影梅庵,故冒辟疆忆语以此命名,并抒二千四百言哭之。从冒辟疆的知交及当时骚人墨客的哀文挽诗中,有&ldo;可怜一片桃花土,先筑鸳鸯几尺坟&rdo;;&ldo;咫尺郊南同绝塞,至今青绿不悲主&rdo;;和&ldo;绮骨埋香十六年,春风坟草尚芋竿&rdo;,以及&ldo;历墓门而巡视兮,听松柏之萧萧&rdo;等诗句,无不是小宛芳骨埋藏影梅庵的历史写照。
第二章由东陵到西陵/&ot;
关于疑案中洪承畴劫掠董小宛北上献于顺治的传说,自有可疑之处。清军在攻破南京后,洪确被授总督军务之职,并率部打击江南抗清义军。顺治十年之后,洪承畴又受命经略湖广,尽辖江南,从常理来讲,完全有可能接近董小宛,并可能做出劫掠之事。但董小宛自明崇祯十五年秋冬相从冒辟疆,至顺治八年正月去逝,有史料可查的九年未曾离开冒辟疆左右,自然就很难有被劫掠北上并嫁于顺治之说了。如果这段史实尚有纸漏,那么即使在顺治八年洪承畴督署江南时劫掠了董小宛,时顺治帝才14岁,董小宛已28岁。洪纵有夭大的胆略和投机的诀窍,也是不敢对未足大婚之龄、童稚未脱的当朝天子献上一个比他年长一倍的妓女以图恩邀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