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泰再说道:&ldo;董卓一向不尊皇帝,有不臣之倾向。现在,他又领有重兵,足以威胁朝廷。若再授之以朝政大事,不正好加速促使野心得逞吗?这样下去,一定会危及朝廷的,大将军这次诛杀宦官,是为国家清除皇上身边之佞臣,怎么可以又去借重不尊王法的人呢?请立即阻止董卓率西凉军进入司隶区,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rdo;
由于大家一再反对,何进也感到有些困扰了。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征求袁绍的意见。
袁绍正是一个主张借助外藩力量打击宦官的人,因为他是力主彻底消灭宦官的,所以听了大家的话,最担心何进诛杀宦官的计划有所改变。何进这时问他的意见,他便说:&ldo;其实大家不必将事情想得过分严重,董卓这人,野是野点,其实还是很听招呼的。关键是现在形势比较严峻,如果西凉军团能够牵制住司隶区亲董重的部队,便有助于我们的整个计划,这有什么不好呢?当然如果大家担心西凉军团进入洛阳会扰乱朝政,可以退而求其次,先派特使迎董卓于渑池,要求他驻扎该地,就近监视司隶区军团即可。&rdo;
袁绍的意见当然对何进很起作用,何进便又坚定了按原计划行事的决心。
郑泰再次阻止这样做,并提出强烈抗议,但何进固执己见。
郑泰无奈,只得退去,郑泰在退出后,告诉黄门侍郎荀攸说:&ldo;何公不听人言,恐将有重祸临身。&rdo;
第二天,郑泰便挂印弃官而去。
郑泰走后,尚书卢植更加心灰意冷。因卢植一向和董卓有宿怨,现在何进不听众劝,决定重用董卓,董卓必将报怨于他。卢植将此事告知皇甫嵩,并请皇甫嵩支持他离开朝廷。皇甫嵩也无可奈何,只能表示同情和理解。于是,卢植便向朝廷提出辞呈,准备告老还乡以避祸乱。
尽管两位重臣相继离去,何进并不以为然,他依旧执著于按计划行事。并且,加快了行动的步伐。他虽同意董卓的西凉军进入司隶区,但一方面也担心己方实力不足,乃派大将军府秘书王匡,骑兵都尉鲍信等返回青州,大肆征募勤皇部队。
卢植走后,皇甫嵩也动了心思,他怕董卓此次乘机夺权,便也令东郡太守桥瑁屯兵于成皋,并将司隶军区中最大的军团武猛都尉丁原的精锐部队调到洛阳附近,随时应变。
何进的整个行动,很快被禁宫里的张让、段圭获悉。张、段等人无比震惊,何进不顾后果,引外藩军团进驻司隶区,显然是即将对后宫展开屠杀行动的一个序幕。张、段二人决定先下手为强,因为情势所逼,不得不这样办了。
当天,张让紧急召拢赵忠、封胥、曹节、郭胜等大宦官,共商自保之道。
段圭大声疾呼:&ldo;我们如果再不行动,就只有死路一条了!&rdo;
封胥说:&ldo;既然已经无路可走,就只有背水一战了!&rdo;
其余宦官,无不气愤至极,纷纷表示赞同。
最后商定,在八月二十五日发动事变,首先谋刺何进,以瓦解何进及袁绍集团的突击计划。事不宜迟,宦官们以缜密的头脑,制订了详细的行动方案:
一、以何太后之名义,召见大将军何进,表示将由何太后出面,以协调宦官集团与大将军府间恶化中的争议。
二、由张让亲自指挥刀斧手五十名,埋伏于南宫的嘉德殿门内,准备刺杀由此登殿的何进。
三、由赵忠率领精锐部队五百余人,布防在南宫的大门前,以勇力阻挡袁绍部队进入。
四、以曹节、封胥等率禁卫军三百人,在北宫布防紧守,若赵忠等阻挡不住袁军压力时,立即下令全部退入北宫,由曹节尽力抵抗袁军,以争取撤退所需的时间。
五、由郭胜率领较勇猛的禁卫军,组成两百人的突击队。当张让刺杀何进得手后,袁绍军团必会进入南宫,郭胜的突击队立刻乘势攻入西城全市的富家民宅,并纵火焚烧,让司隶区亲董重的军团看到火焰后,攻进洛阳城以压制袁绍部队。
六、反制行动若失败,郭胜的部队可由雍门杀出,攻入西郊及南郊的民宅,并立即放火烧屋,再利用混乱局面作掩护,逃离洛阳,投奔驻防司隶区的亲董重军团。
七、反制行动失败时,曹节及封胥率队,由北宫杀入东北角步广里及永和里官邸区。何进的大本营在此,禁卫军杀出时,可沿途放火,以为疑兵。并可掩护张让、段圭等挟持皇帝及何太后,由永安宫往东门撤退。杀出洛阳城,分别投奔友军,再重行集结,联合亲董重军团回师进攻洛阳。
八、军事行动由曹节任总指挥,张让、段圭负责挟持皇帝及太后,以必要时充当逃脱用的人质。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十分缜密细微的计划,不愧为终日动用脑筋的宦官所为。何进、袁绍在计谋上确实低估了宦官,他们只追求大的计划,而忽略了&ldo;小&rdo;的谋算。
随着八月中,何进以袁绍领司隶校尉,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去负责监督宦官的行动以及董卓在何进授意下上书皇帝,表达勤王意愿,并进兵至平乐观的一系列事态发展,何太后也感到了问题有些严重。
为了缓和事态,何太后除了保留少数侍奉生活的小宦官外,所有中常侍小黄门一律免职,遣归故乡。
第二部分第三章良谋难展英雄无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