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王朝惊变录免费观看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海瑞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的历史转折时期,明初制定的各种法令、条例已经逐渐丧失了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力与约束力。时过境迁,封建政府本应依据新形势的需要,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调整与更订。但在崇尚&ldo;祖宗之法不可变&rdo;的社会里,官方正式的更改显然不太可能,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应运而生,相沿既久,约定成俗。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能说完全是贪官污吏出于私利的创设。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成文之法形同虚设,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更为政治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在这种&ldo;国俗民风,日就颓弊&rdo;的状况下,清官海瑞出现了。海瑞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熏陶,刚直耿介的禀性使他将儒家的种种信条奉为行动之圭臬,处处循规蹈矩。作为忠直的重要体现,他将200年前朱元璋订立的各种制度作为自己施政的蓝图,以挽救日益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如在驿递制度上的举措,虽然以减轻百姓负担为宗旨,却得到&ldo;仇视过客、不近人情&rdo;的评价。可以说,海瑞的一些重要改革犯有方向性的错误,即&ldo;开复古之门路&rdo;,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位封建官员的历史局限性。

海瑞的施政措施表面上看处处搏击豪强,佑护平民,博得&ldo;爱民如子&rdo;的美誉,但海瑞遭受排挤与打击,依然属于官僚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作为一位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官员,海瑞更能体会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他力图通过压制豪强势力的方式,来缓和当时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达到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目的,但是这种尝试仍然得不到官绅集团的理解与支持。如他强调在应天实行的种种改革举措,正是&ldo;为江南立千百年基业&rdo;。他巡历松江之时,就接到数万平民控告官绅攘夺田产的诉状。当地官绅拥有田宅之多,奴仆之众,&ldo;小民詈怨而恨&rdo;,为全国所罕见。也就是说,松江府一带由土地兼并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为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海瑞才接受平民的诉讼,要求官绅退田。如他明确表示,力劝徐阶退田,也正是&ldo;为此公百年后得安静计也&rdo;。否则,&ldo;民风刁险,可得而止之耶?&rdo;然而,海瑞的这种努力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证明在封建王朝日趋衰落之时,官僚集团已缺乏自我约束及调整的能力。海瑞虽有&ldo;欲以身为障,回既倒之狂澜&rdo;的抱负,却被人讥为&ldo;志大才疏&rdo;、&ldo;不可一日居地方&rdo;。在&ldo;四面楚歌&rdo;之中,孤掌难鸣的海瑞只得怏怏告归,感叹&ldo;这等世界,做得什么事业&rdo;。

最精确地概括海瑞一生的评语,就是当时王凤洲所云:&ldo;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rdo;海瑞确实是一丝不苟地做到了,因而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道德楷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刻苦自励、纯洁无瑕的品性令人无可挑剔。但由此产生的效应却让海瑞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因为他刚直廉洁的风范,使整个官僚阶层自惭形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与行动限制。就连万历皇帝也对他有&ldo;强项不能谐时&rdo;的评价,也就是说,海瑞这种忠介刚直的品德与时代潮流并不吻合,不可能成为全体官僚仿效的对象。但海瑞本人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世宗朝的冒死上谏,使海瑞道德追求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更使海瑞坚信道德的力量,并将道德与世俗人情加以对立。他固执地认为每个封建官僚都应是正人君子般的道德师表,否则就有贪官污吏的嫌疑。我们在海瑞的诸多施政方案中都可以发现这种特征:显然这是极不现实的,这也是导致海瑞宦途坎坷、一生多蹇的关键因素。海瑞最后在绝望失意中死去,他感到了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扭转王朝日益深重的危机。这种危机如四处崩溃的千里长堤、汹涌而至的狂澜,将海瑞这&ldo;傲霜雪的劲草&rdo;(李贽之喻)很快淹没无遗,这也是海瑞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明代海防与海禁&ldo;片板不许入海&rdo;的海禁政策非但没有阻止倭寇的侵扰,反而断绝了沿海居民的生路。我们不该简单沉醉于抗倭战争的胜利之中,因为许多&ldo;倭寇&rdo;不过是被迫&ldo;下海&rdo;的大明王朝的子民。

海雾晓开合,海风春复寒。

衰颜欢薄酒,老眼傲惊湍。

丛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宽。

明朝晴更好,飞翠泼征鞍。

观此五言律诗,辞旨清丽,构意精巧,意气昂扬,反映出作者不凡的才情与文学造诣。叹赏之余,谁也难以想象,此诗的作者竟是一个明朝历史上令人谈之色变的&ldo;倭寇&rdo;。生活在杭州湾畔的海宁人采九德曾亲身经历过一场所谓&ldo;倭寇&rdo;劫掠,这一群&ldo;倭寇&rdo;不过四十余人,其中一位临走之时,诗兴大发,在影壁上题下了这篇诗文。采九德在所著《倭变事略》中照录此诗后,感慨系之:&ldo;观此四十余贼,亦有能题咏者,则倡乱者岂真倭党哉?&rdo;很显然,即使是日本国内的汉学方家恐怕也难以挥洒出如此高妙的诗文,况且这种日本高级文化人并不多见,因此,这篇诗文的作者定为中国饱读诗书又怀才不遇的文士。采九德的怀疑确为我们了解明代&ldo;倭寇&rdo;问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有明一代,甚嚣尘上的&ldo;倭患&rdo;问题让朝野上下伤透了脑筋,而所谓&ldo;倭寇&rdo;是否为纯粹的日本国人,颇难一概而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