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时太祖因事而谴责李善长,刘基进谏说,李善长是朝廷勋旧,能团结联络诸将,不宜苛责。太祖说,这个人几次想加害于你,你为何还要容忍他呢?我准备立你为宰相。刘基叩头推辞说,宰相是国之栋梁,这就像给房子抽换梁柱,一定要用大木支撑,如果用一些小木条去替换它,整座宫室马上倾覆坍塌,决不可疏忽大意,视如儿戏。他与善长有隙,但在对待朝廷大事上仍可做到不记前嫌,力保朝廷重臣,赤诚公心可见一斑。
及李善长终因&ldo;谋逆&rdo;之嫌被罢相后,在辅助太祖选相问题上,刘基又具体表明了自己的主张。最初太祖想任杨宪为相,刘基的看法是,因为杨宪与刘基为至交好友,彼此了解较多,所以他对朱元璋进言道:&ldo;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rdo;6认为杨宪没有宰相器量。太祖又问到汪广洋为相何如?刘基说:&ldo;此褊浅殆甚于宪&rdo;7又问胡惟庸何如人?刘基说:&ldo;譬之驾,惧其偾辕也。&rdo;8他打个比方说,驾车最怕惊辕,如用胡惟庸驾辕为相,大有翻车之险。最后太祖认为,做宰辅重臣,莫过于刘基其人了。不料刘基对自己的为人也作出了估价,他说:&ldo;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rdo;9刘基认为天下之大,不怕没有人才,劝太祖一定要严格细致地挑选和考察真正的人才,再授之宰辅重臣之位。在刘基看来太祖提到的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几个人,都不够条件。这种知人自知,公允论事的赤诚公心,实为难能可贵。果然后来杨宪,汪广洋做了宰相都失败了。胡惟庸好擅权,终不被太祖所容,酿成大狱,这也可以算是刘基辅佐太祖治国任贤的最后一件大事。
洪武三年授刘基弘文馆学士,又授刘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洪武四年赐归老于乡。退休后,太祖亦尝问事,刘基条陈甚悉,大略言霜雪之后必有阳春,&ldo;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rdo;10。刘基辅佐太祖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多有触犯邪恶人物,退役归里,惟饮酒弈棋,终不复见韬迹。刘基因对胡惟庸多有得罪,归老于乡后,胡惟庸亦曾进谗言加害,太祖虽不降罪于刘基,然而亦颇为胡惟庸谗谄所动,以至削夺其俸禄。刘基入京谢罪,不复敢离京师,不久,胡惟庸为相,刘基愤懑疾发,被护送归里养疴。至家中,将天文书交复长子刘琏,令其速上缴国家图籍库,不许后人传习使用。又对次子刘璟说:&ldo;夫为政宽勐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rdo;又上遗表一封,但又怕胡惟庸中阻,令其子见胡惟庸败后,太祖一定思念刘基,可上密奏示意。居一月,病卒,年六十五岁。刘基在京居住发病时,胡惟庸曾派太医诊治,且服汤药,服后腹中如滞拳石,遂不起。后来中丞涂节,首先向胡惟庸发难,告其谋逆,同时揭露服药之事,说胡惟庸使刘基服药后致死。据《明史》本传所载:&ldo;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每召基辄屏人密语,时基亦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lso;吾子房也。&rso;又曰:&lso;数以孔子之青导予&rso;。&rdo;这段概括之语,描述了刘基的为人及与太祖间的君臣关系。这是比较合乎事实的记录。至于后世之人传说,刘基神乎其神,对其韬光智略,歪曲为阴阳风水之说,则荒谬不足据。刘基是江南四大名儒之一,为文气势磅礴,妙不可言,与宋濂同为一代宗师。着有《复瓿集》、《犁眉公集传》等。
注释1《明史》卷一二八《刘基传》。
2《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太祖平汉》。
345678910《明史》卷一二八《刘基传》。
第二十二章
禁冗文浮言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幼年&ldo;家贫亲老,无资求师以问业&rdo;1。《皇朝本纪》谓其游方&ldo;三载,复入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rdo;,可能其启蒙识字即在此期间。从军以后,有了权力、地位,由于事业的需要,大量吸收了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在众多儒生的影响下,努力学习文化,经常谈古论今,因而知识大长,学问益进。从渡江到称帝,他和幕府中的儒生,如陶安、范常、夏煜、孙炎、杨宪、叶仪、戴良、刘基、宋濂等人,朝夕讨论,讲述经史,经过十几年封建文化的学习,中年以后,朱元璋不但了解一些儒家的经义,能写作通俗的文字,并且还能吟诗、作赋,评论文学作品的短长。初下徽州时,朱升请他题字,朱元璋亲写&ldo;梅花初月楼&rdo;匾额2。和陶安论学术,亲制&ldo;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rdo;门帖子送给他3。鄱阳湖之战打败了陈友谅,高兴之余,和夏煜等草檄赋诗4。宋濂不会饮酒,在朱元璋面前,勉强饮了几杯,不觉酩酊大醉,朱元璋送以白马,作《白马歌》5。
做了皇帝以后,更加喜欢文墨,毛骐、陶安死,朱元璋为其亲撰祭文6。桂彦良出作晋王傅,特撰文送行7。张九韶告老还乡,又作文送行8。朱元璋为文质实,主张文章应该写得明白清楚,信道术,达时务,也就是要适应政治上的需要。他曾着文辩论韩愈讼风伯之失审,谓:&ldo;今也韩愈既逝,文已千古,吾辩为何?欲使今之儒者,凡着笔之际,勿使高而下,低而昂。当尊者尊,当卑者卑,&rdo;9即根据事实,不可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