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79章(第1页)

第79章(第1页)

第76节:清德宗光绪篇(9)

4日之后,中日已经进行了三轮谈判依然没有结果。然而,当天下午的一声枪响,改变了整个谈判的进程。那天下午,李鸿章在谈判结束之后乘轿返回驿馆,就在李鸿章的轿子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蹿出一名日本男子,照李鸿章就是一枪!李鸿章头部中弹,当场昏厥过去。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李鸿章的随员们赶快把他抬回驿馆,由于随行医生的急救,子弹又没有击中要害,不久李鸿章就苏醒过来。面对着血迹斑斑的朝服,清廷这位73岁的老臣,在异乡他国,长叹说:&ot;这血应该能够报效朝廷了!&ot;

行刺事件发生后,马关警方很快抓到了凶手。经审讯,此人名叫小山六之助,21岁,是日本的好战分子。他不希望中日停战议和,所以决定刺杀李鸿章,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使战争继续下去。日方负责此次谈判的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说,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清政府在李鸿章遇刺的第二天给李鸿章来电,除慰问伤势之外,还指示他据礼与争,争取更多的权益。28日,日本天皇下令停战;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也刻下了泱泱大国在清廷黑暗无能的统治下永远的伤痛。

李鸿章重乡谊

李鸿章在用人问题上非常看重同乡情谊。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对安徽籍求取官职功名的人非常关照。他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凡是同乡前来投靠要官,他都接纳,并尽力委以官职,以至于局所军营都安排满了,外省人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

安徽怀远人刘铭传在家乡组建团练时,因事被判死刑,后得到看守的帮助逃跑,逃至苏州谒见李鸿章,李看在同乡情分上收留了他,并任命他帮哨之职。李鸿章还因乡谊任用过识字不多的小贩为道府官,刘铭传对此曾叹道:&ot;把道府要差委以这种无能的人,哪有不坏事的道理!&ot;

李鸿章对于科考中同乡人是否中试也极为关注,因为这决定日后官场上能否增加安徽籍官员的数量。光绪元年的恩科,顺天府乡试发榜的前一天,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设筵,邀请了几个同乡显贵,秉烛通宵等待考试出榜。等到天明,也没有应试的同乡来报告说榜上有名。于是派人到顺天府去看榜,结果安徽竟没有一个人中,李鸿章听到回禀非常不快,大声嚷道:&ot;咸丰戊午年间,开科取士,没有我安徽籍一个人,结果闹出柏中堂大案,不要今年又闹笑话吧!&ot;

张之洞的生活怪癖

张之洞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同治进士。他从步入仕途之始,就对朝中诸多问题持独到见解。清代资料关于他的记载随处可见。

张之洞性情乖僻,起居无常,一般都是每天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入睡,到晚上十点才起床干活。幕府中人及下属有事,一般都要在半夜来见他,甚至有时候要一直等到天亮。有不知道情况的官员上午谒见,正是他神疲体倦之时,这些人要么被安排在门厅等候,要么就是谈话未已,张之洞已经闭目打盹,甚至鼾声大作了。后来,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说他&ot;不按正常时间办公,起居毫无规律&ot;。清廷谕令粤督李瀚章去调查处理。后来回复皇帝说:&ot;如果夸他的话就是整夜办公,不敢有一丝的懈怠。诋毁他就应该说是不注意时间,没有规律。但是没有误过事,所以我以为这种小节没必要深究。&ot;

张之洞最喜欢吃鲜果、糕点、蜜饯等物,处理公务的桌案旁边经常另放一个小茶几,上面放着各种鲜果及糕点十几盘,以备他随时取食。

张之洞喜欢守着桌子蹲在椅子上吃饭,最讨厌垂足而坐。

他的表兄张之万在写信给之京(之万胞弟)时说:&ot;香涛(张之洞)饮食起居,没有一件事不奇怪。又生性喜欢养猫,卧室中常有数十头。猫有时把屎拉在书上,他就亲自拿手帕擦拭干净,居然不认为脏。还向仆人们说:&39;猫不懂事,所以也不必责怪它,如果人这样可不行。&39;&ot;

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之家,本人科举及第又早,与潘祖荫、吴大澂等人曾在北京以流连诗酒、赏玩古董字画出名。后来,张之洞历任封疆大吏,爱好古玩的雅兴不减,并且自命精于古物的鉴别。某年,张之洞在京以高价购得一古鼎,斑斓璀璨,价值连城,之洞十分得意。回鄂时大张筵席,请僚属共同欣赏。他嘱咐家人在鼎中插梅花一枝,再注入少许水润花。没想到酒过三巡,鼎下竟有水徐徐流出,满堂惊愕,大为扫兴。经仔细检查,原来鼎居然是用碎片和胶粘接的。

张之洞升内阁学士还不到半年的工夫,就由李鸿藻保荐,放了山西巡抚。给他去道贺的人特别多。张之洞自然兴奋得不得了,他亲自写谢恩折子,得意忘形之中,写下了&ot;敢忘八表经营&ot;的话,一时传为笑话。(&ot;八表&ot;是八方之极,亦是&ot;天下&ot;的别称,&ot;八表经营&ot;一般解释为开国英主力战定天下。张之洞下笔不检,用了这句成语,这要是在雍正、乾隆年间,不丢脑袋也会丢官,但嘉庆以后,文字狱久已不兴,而且清流的口气,向来阔大,所以山西巡抚想经营八表,不过传作笑谈而已)。挖苦他最厉害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堂兄张之万。张之万曾经同时在身上带了两个挂表,有人便说,表只要准,一个也就够了。他回答说:&ot;我带两个表不足为奇,我老弟有&39;八表&39;之多。&o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