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扫了一眼下面的众臣,中气十足地开口了,一点儿也不像是病久了的样子。
&ldo;诸位爱卿,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此次永州赈灾之事已圆满结束,若要论功行赏的话,大皇子景燚首当其冲,诸位认为该如何赏呢?&rdo;
下面的大臣闻言皆是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最后也没有一个人敢妄自开口。
瞧着这番情形,李原得意一笑,这些人还都算是识相的,这种情况,哪里轮得到他们开口?
不过下一秒李原便被王洵打了脸,只听得王洵站出来道:&ldo;陛下,臣认为大皇子此次赈灾功不可没,陛下乃我大周明君,应当论功行赏才是,免得让百姓们寒了心。&rdo;
王洵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慷慨激昂,掏心掏肺似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合了皇帝此时的心意。
老皇帝眯了眯眼,缓缓道:&ldo;哦?王卿家既然这么说了,那王卿认为朕该如何赏?&rdo;
王洵知道皇上这是在和自己打太极呢,遂道:&ldo;臣不敢妄言,陛下定夺便是。&rdo;
老皇帝对王洵的回答很是满意,眉眼缓缓舒展开来,而后沉着声音开口了。
&ldo;好,朕从来就是赏罚分明的,大皇子景燚永州赈灾有功,念及你年幼丧母,好在你是个有作为的,即日起,赐封号宁王,享王爷俸禄。&rdo;
景燚闻言低头,似是嘲讽般噬笑了下,念及我年幼丧母?
可笑至极,好好的一份封赏,却被他说成了&ldo;怜悯&rdo;,他景燚立的明明是功劳,却成了他做戏的手段。
他的父皇,还真是无耻!
明明就是想借永州之事将自己当做制衡李家的一颗棋子,却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老皇帝见景燚低着头迟迟没有开口谢恩的意思,眉头一皱,带着些不耐和危险的意味道:&ldo;宁王景燚,怎的还不领旨谢恩?&rdo;
景燚抬头,面色平静,轻掀官袍跪下道:&ldo;谢陛下。&rdo;
众人闻言面色都变了不少,大皇子怎的如此放肆,竟然这般同皇上说话,看来,大皇子和陛下生疏的谣言怕是不假。
老皇帝看着景燚如此平静的样子心里便不舒坦起来,自己都给他封了王了,为何他面色上竟没有一丝欢喜?
心中自然是气的,但老皇帝也没有办法,就这么两个儿子,景彧背后有李家,而李家却愈发势大,必须得有人来制衡李家,如若不然,这大周恐怕都要变成李氏的天下去了。
老皇帝面色不耐地看着景燚道:&ldo;起来吧,还跪着做什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