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去背诵就非常糟糕了。没有哪一个音乐家或作曲家会死
记硬背谱子,要知道,真正的音乐是在心中生根发芽的。同
样,也没有哪一个做大学问的人去死记硬背,他们只是理解,
永远不做记事员。试想想,没有理解的话,即使能够倒背如流
那又怎么样呢?我们注意到,有辉煌成就的人从不死记硬背,
他们都是理解力很强的人。
从穆勒的话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记忆非常重要,但
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来的。父亲在教穆勒读书时,除了引导穆勒在
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外,还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即反复记
忆。许多人读书总是逐字逐句地看,渴望记住书本上的每一个句
子,每一个单词。但父亲却从不让穆勒这样,而是让穆勒快速浏
览。父亲认为,快速浏览有益于帮助儿子把注意力放在理解书的
内容上,而不是将读书变成仅仅是认字的过程。有一天,穆勒正
认真地捧着希罗多德那部厚厚的《历史》阅读。或许是因为看见
穆勒很久都没有翻页,父亲便走到穆勒的书桌旁。
&ldo;孩子,你在看什么呢?看得那么仔细。&rdo;父亲问道。
&ldo;是《历史》。&rdo;穆勒回答道。
&ldo;哦,这可是一本有趣的书呀!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能帮助你
学习希腊文。&rdo;父亲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
&ldo;爸爸,我看的是英文版,不是原版。&rso;&rso;穆勒立刻纠正他的错误。
&ldo;哦?!原来你是在看英文版呀!,
父亲停了停之后说:&ldo;在我的印象中,你的英文水平已完全达
到了阅读这类书籍的程度,为什么还看得那么慢呢?,
&ldo;爸爸,我看得慢并不是因为我不认识英语,而是想记住书中
的内容。&rdo;穆勒解释道。
&ldo;既然这样,我现在考一考你,看看你记住了没有。&rdo;说着,父
亲便开始问他书中的内容。使穆勒吃惊的是,他不但没有记住书中
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期,连某些重要的内容和情节也都没有记住。
&ldo;唉,这是怎么回事,&rdo;穆勒奇怪地看着父亲说,&ldo;我刚才明明
很认真地背诵过呀?!&rdo;
这时,父亲又考穆勒以前读过的那些文学作品,奇怪的是,那
些穆勒从未去有意背诵过的东西现在都回忆起来了。看见他吃惊
的模样。父亲&ldo;哈哈&rdo;大笑起来。
&ldo;爸爸,你笑什么呀?&rdo;
&ldo;我笑你太傻了。&rdo;父亲笑着问穆勒:&ldo;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你刚才背诵过的内容转眼就忘了,而以前读过的书反而都
记得很清楚呢?&rdo;
穆勒摇了摇头。父亲说:&ldo;因为你在看文学作品时很随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