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谈到死亡。他不惧伯死亡。它虽然同他作为文化的整个生活是对立的,但说到底这是向自然的回归并肯定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人既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又是一个失败的成功者。用萨特更喜欢的话说,人既是一个赢了的输家,又是一个输了的赢家。
萨特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这在具有深厚天主教传统的法国,是被视为异端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这种思想从小就有,一生未变,并随着他的哲学观念的形成而巩固。萨特把自己的一切都归之于人‐‐他和别的人‐‐活动的结果。在他看来,上帝只是一种预制的人的形象,说到底,它不过是一种人同自我的关系,是一种不真实的因而应该受到抑制的关系。
萨特在自传《词语》结尾处总结自己说,他赤手空拳,身无分文,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用工作和信念来拯救自己。这种纯粹的选择并没有使他凌驾于他人之上。一无装备,二无工具,他全心全意投入使之获救的事业。如果把那些不切实际的救世观念束之高阁,还剩下什么呢?一个完整的人,他由所有的人造成,具有他们的所有价值,而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是跟他相当的。当我们读完摆在面前的这部书,掩卷回顾萨特的一生,应该更能深刻领会他说这些话的意思。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他总结丹麦哲人克尔凯郭尔的话来概括他:他是一个&ldo;单个普遍的存在&rdo;。
(三)
波伏瓦在回忆录前言中说,她尽可能地少谈自己,她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即使如此,作为同萨特朝夕相处、有着五十余年患难与共的人生经历的伴侣,她的形象在本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她对萨特的感情和理解上。
1975年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萨特:&ldo;你如何看待你和波伏瓦四十五年的关系?&rdo;他的回答是:&ldo;这不仅是一种友谊,这是你在婚后状态所能有的一种感情。&rdo;从回忆录记述的情况看,波伏瓦的确是他实际上的妻子,虽然他们没有结婚,经济上各自独立,各有自己的住处,而且萨特还有其他的女人。
波伏瓦像一个妻子关心丈夫那样关心照顾着萨特的生活起居各个方面。自从萨特第一次疾病大发作、他的动脉和小动脉先天性狭窄被发现,二十年来,她一直在为他的身体担心。她常常因他的病情而偷偷伤心痛哭。波瓦尔在回忆录中毫不掩饰地写了这种也许是女性的软弱之处。
这种刻心铭骨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我。而且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爱情。
萨特最后那几年,围绕他的女人反而多了,他也以同女性交往特别是同年轻女性交往为乐事。波伏瓦不但没有介意这种事,反而还高兴萨特能有这些交往活动,只要它们能激发起他的生之欲望和乐趣。他们两人的关系早已超出通常意义的爱情关系,进入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之中;从而达到无他无我、亦他亦我的境界。在波伏瓦身上,温柔体贴和豁达开朗这两种素质融合在一起,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性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在支持着他。这话应在萨特身上也是非常贴切的。萨特一生中有过许多女性,但波伏瓦对他来说仍然是独一无二的。正像他自己所说,她有着他要求于女性的最重要的性质,这样就把其他的女性放到一边去了。虽说她们当中也有人一度同他有着很深的卷入,但从整体来说都无法同波伏瓦与他的关系相提并论。
回忆录还让我们看到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最亲密的人也可能是对自己造成伤害最大的人。我指的是&ldo;维克多事件&rdo;。
萨特同维克多有一个长篇谈话,波伏瓦在它发表前一个多星期读到这个谈话。她异常震惊。她认为这个谈话表现的完全不是萨特的思想;对话者维克多利用萨特年老体衰,不是帮助他去发挥自己的思想,反而对他施加压力使之在厌倦于争论后抛弃自己的思想;这个谈话带有明显的&ldo;逼供&rdo;性质。因此,波伏瓦坚决反对发表这个谈话,并说萨特的朋友们《现代》编辑部的全体成员都跟她的看法相同。萨特为这种反应深感惊讶。他原以为可能受到某种适度的批评,没有想到遭受这样激烈的反对。这反而更加促使他马上发表这个谈话。
这事对萨特的刺激很大。他和波伏瓦一直是亲密无间的。她是他唯一看重的评论者,他们一向都是相互&ldo;签发&rdo;出版许可证,每一本书都要经过对方认可才拿去公之于世。而这一次他却发表了她不同意的作品。萨特十分难受和伤心。
此后不久萨特的病急性重度发作,住院后二十多天即去世。显然,他的病情发作和急剧恶化,同他因此事受到的刺激不无关系。
波伏瓦在回忆录中承认了这个事实:萨特住院以后还想着这个事情,他希望能早点出院去旅行,&ldo;这样我们就可以忘掉所有这一切。&rdo;(所有这一切是指同维克多的这次谈话以及它产生的反应。)
波伏瓦的本意是要维护萨特的思想不受他人歪曲,实在没有想到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死者死矣,而生者那颗淌血的心如何能够平复呢?读书至此,我惟有长长叹息,竟无一语可说!
在亲密的关系中人的两难处境显得更加突出。萨特曾要求波伏瓦,不论他得的是癌还是其它不治之症,都要告诉他。然而波伏瓦未能这样做,而是向他隐瞒了病情的严重性。她这样做是对的吗?一直到萨特死后好久她都还在问自己。不告诉他真相,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违背了他的意愿;告诉他真相,又怕在他最后的日子里给他的精神蒙上一层阴影。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做得对;另一方面,她又感到内疚,有一种为自己的抉择辩解的欲望。实际上,她是把这样的事情看得很重,也许是过于重了;想过去想过来,似乎怎么着都不能令人满意。
回忆录中这种情感和思想的两难境况随处可见。萨特在疾病的打击下发生的变化让波伏瓦既感动又难过。他能够一改常态随遇而安,这使她感动;而他那一向叱咤风云的劲头消失了,又让她难过不已。同样地,她当然不愿意萨特早死;但她从医生那里获悉,萨特如果晚死两年,大脑会受到严重损伤,萨特也就不再是萨特,她又感到萨特是死得其时。
那些希望深入体味人生的人会从这本书中得到许多东西。
本书的法文名是lacéréoniedesadieux,应译为&ldo;永别的仪式&rdo;。这一书名体现了作者波伏瓦对萨特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里面还有个典故:1971年,萨特同养女和另一个女友万达要在一起呆五个星期,而波伏瓦同她的女友一起去意大利度假,他们分别时波伏瓦十分伤感,而萨特给了她一个无法形容的微笑,并说:&ldo;那么,这是永别的仪式了!&rdo;从此这句话和这一情景就作为定格永远留存在她的脑海中。时过十年,她拿来做了这本书的题目。
从内容上看,本书是一部关于萨特的重要传记,既有波伏瓦对于萨特最后十年生活的详细记录‐‐这是可以作为信史看的,又有萨特对于自己一生作总的回顾的口述自传,这更是难得的第一手传记材料。因此,中译本定名为《萨特传》,我想这应该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