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年,大友氏的宿敌毛利元就病逝,大友宗麟大大地舒了口气,以为自此天下无事矣。因为大友家积极从事海外贸易,领内不但有很多欧洲商人,许多天主教的传教士们也不远千里,到日本传道。在他们的影响下,大友宗麟于1577年背弃佛教,改信天主教,并起了个洋名francis。从此大友宗麟醉心传道,对政事不闻不问,渐渐导致许多家臣不满。更让家臣们沮丧的是,大友宗麟的元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极其反对宗麟和亲属们与天主教士们的密切来往。为了皈依天主教,大友宗麟竟然不惜休弃元配另取。这无异又是大友氏内部的一场政治地震。
1577年,日向藩国的领主伊东义佑逃到了丰后,请求大友宗麟庇护,并出兵助其复国。原来木崎原之战后,岛津氏的势力开始深入日向,伊东氏原有的48座城池渐渐被蚕食。1577年12月9日,岛津军包围了伊东义佑的居城佐土原城。同时,割据日向藩国北部松尾城,原本附属大友氏的豪族土持亲成也起兵呼应岛津军。伊东义佑见大势已去,只得放弃居城,带领一干亲族重臣杀出重围,逃往丰后。
伊东义佑的儿子伊东义益是大友宗麟的妹夫一条房基的女婿。有着这层姻亲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啊,)大友宗麟自然不好意思拒伊东义佑于门外。更重要的是,新兴的岛津氏越来越强大,已成为大友氏向南九州岛扩张之路上最危险的敌人。为了趁早灭此后患,大友宗麟决心全力出击,迎击岛津军。另外,大友宗麟还有个如意小算盘,光复日向以后,将其建设成日本第一个天主教国。
但是,大友宗麟的出兵计划遭到了包括立花道雪,高桥绍运和军师角隈石宗在内的诸多家臣的反对。大家的理由都是周围的各路豪族虽然表面上服从大友家,但暗地里还都心怀鬼胎,就像不久前背叛的土持氏。这次贸然出兵,留守兵力必然空虚,说不定就为这些豪族所乘。如果前线稍有不利,他们不群起造反才怪呢。更何况,后方还盘踞着毛利氏和龙造寺氏,对大友氏的领地虎视眈眈。军师角隈石宗试图借用天象来劝阻出兵。前一年曾有彗星袭过,其尾朝西。角隈石宗称如果这次往西南方向出兵,必然不利。
只可惜角隈石宗忘了大友宗麟是信主耶稣的,怎么会被这些天象占卜的鬼话骗倒?现在的大友宗麟,一门心思就是再来一次&ldo;十字军东征&rdo;了。(角隈石宗那个笨啊!只配去给杨秀清提拖鞋。咱们的东王假装天父上身,把同是信耶稣的洪秀全可是唬得一愣一愣的啊。)
1578年4月,大友氏出动大军4万3千,兵分两路。北路乃是主力,主将由大友宗麟的嫡子大友义统亲任,从丰后藩国直接侵入日向藩国。另一路由志贺亲守,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统领,会同肥后藩国的相良氏,从西边攻入日向。两路夹攻,大友氏这次对日向藩国是志在必得!同时,大友军水军也出动攻击大隅藩国沿海,骚扰岛津氏后路。
作为家督的大友宗麟则偕同新婚妻子,和一干天主教洋和尚,从臼杵港出发,悠哉闲哉地从海路开往日向藩国。与其说是作战,自信满满的大友宗麟根本是在度假兼传教罢了。8月底,大友宗麟进驻无鹿,并以此地为大本营,遥领全军。
作为建立天主教国的第一步,大友宗麟命令大友军所到之处,必须捣毁当地所有佛教寺庙。此项苛刻的宗教政策极其不得人心。大多日向藩国的人民都是佛教徒,对大友军的烧杀抢掠暴行恨之入骨,纷纷逃亡。
大友军北路主力兵锋首先指向叛徒,投靠岛津氏的土持氏。土持亲成兵微将寡,急向岛津氏求援。但还没等援军赶到,大友军便已接连策反了松尾城之南的门川城,潮见城和山阴城,切断了土持氏南撤的后路。紧接着,大友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粉碎了土持军的抵抗。土持亲成战死,土持氏灭亡。
为了对抗大友军的攻势,岛津氏决定主动出击。6月,岛津军7000余骑攻打大友氏在日向藩国北部的石ノ城。但在大友伊东联军的顽强奋战下,岛津军无功而返。受到石ノ城战胜的影响,上野城(穗北城)也脱离岛津氏独立。8月,岛津军兵围上野城。激烈的攻防战持续了一个多月,上野城终因弹尽粮绝而陷落。9月17日,岛津军1万余众再次包围石ノ城。29日,石ノ城终于抵挡不住,开城投降。
石ノ和上野两城之战如此惨烈,但大友氏的援军却在哪里呢?据后人的猜测,大友军此时大概正忙着拆庙毁佛,建立理想中的天主教国,已无暇顾及两城了。如此重要的据点先后落入岛津军手里,仿佛预示了大友军此战悲惨的结局。
10月20日,姗姗来迟的大友军终于渡过耳川,3万大军杀奔高城。左翼大将乃是佐伯惟教,右翼田北镇周,中路主将田原亲贤,盔甲鲜明,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好不威风。高城守将山田有信见大友军来势汹汹,赶紧深沟高垒,严阵以待,并同时派出使者,向萨摩告急。
驻守高城附近佐土原城的乃是岛津义久的四弟岛津家久。接到急报,岛津家久立刻带领所有部下星夜进驻高城,协同山田有信守城。同时入城的还有都於郡城守将鎌田政近等等。守军加上岛津家久的援军,共有3000余人。同时,驻守饭野城的岛津义弘也闻讯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