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指奌江山 > 第130章(第1页)

第130章(第1页)

黄名秀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ldo;君果好客乎?唯揽士求名尔!&rdo;

也不知他所指的是孟尝君还是陈二公子,或者兼而有之?

且听他继续言道:

&ldo;世人有喜明珠琼玉,存于幽匣;有好瑶草奇葩,栽之芳庭;或将龙渊太阿,赏观架上;或纳妍姝佳丽,藏置宫室……而这位陈二公子,其所好却是将良材美栋,束之高阁!&rdo;

黄名秀的意思当是说,陈家二公子不过图的好士虚名,将门下之士当作了收藏品,却并不真正爱重贤能,更不能做到人尽其用。

这番话可谓诛心之语,黄名秀平时给人的感觉略显轻浮,李青筠真没想到这样一语破的之言竟出于他的口中。

回想登封映日楼中,顾长风悒郁于怀的情景,此话确是有理!

李青筠不由点了点头,又问道:&ldo;然则希仁兄所言的隐情却又为何呢?&rdo;

&ldo;如只如此也便罢了,可惜此人私欲极重,收揽人才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令人不齿!

&ldo;颍川之地素慕高士之风,不是每名士子均以功名为念的,如冯谖那样弹铗于高门,更不为孤洁之士所取!可是这位陈二公子,凡入了他眼的贤才,必想方设法揽于门下,名士大隐他碍于其声名不敢恣意为之,普通小有名气的士人若为他看上,不论本意如何,皆逃不了他的彀中!&rdo;

李青筠眉头一皱,&ldo;果如此言,那为何他在士林中向无此等风评?&rdo;

&ldo;如此有损声名之事,他又岂能令他人知晓,自当秘而不宣。&rdo;

黄名秀突然叹了口气,&ldo;若非愚兄亲历其事,又怎知此人有此行径?今日也不会投靠于陈家大公子门下了!&rdo;

黄名秀的神情萧索悲伤,还带着些许遗憾,从他的口中李青筠听到了一桩不为人知的往事……

~~~~~~~~~~~~~~~~~~~~~~~~~~~~~~~~~~~~~~~~~~~~~~~~~

昔日黄名秀有位名为方孝信的同窗好友,性格孤僻冷漠,却文章出众,更习得一笔好字。此人知交寥寥,大约是因黄名秀为人赤诚热忱,得与他亲近,交往愈深。

后方孝信在颍川声名鹊起,陈家二公子陈佑贤听闻其名,厚帑礼聘,被此人推谢辞拒。而后陈佑贤又多次礼求,甚至亲往登门拜访,士人皆言陈二公子礼贤下士,果然名下无虚。

黄名秀听说此事,就跑去询问他这位好友。

方孝信则对此报以冷笑,根本不屑于陈二公子的一番作态。他语气坚决,对陈佑贤的为人更是贬低不堪。

黄名秀心中隐约有些担忧,他的朋友屡次扫及陈佑贤的面子,陈佑贤岂会就此作罢?

没过几日,他却听得方孝信有感于陈二公子的一片诚挚,终于答允为其效力的消息,士人均赞叹不已,更有人羡慕向往。

黄名秀颇觉奇异不解,去找方孝信时却发现他人已不在家中,据闻是搬入了陈二公子府中居住。黄名秀心中怅然,倒也省却了对他的担忧。

后过了不到半年,陈府却传出方孝信为感陈二公子礼遇,殚精竭虑以报效,却因劳累过度,加之偶感风寒,不幸辞世的消息。据闻陈二公子为此悲痛不已,亲书祭文以致哀意,并素服斋戒数日悼之。世人皆言其德。

可是,深知方孝信的黄名秀却又如何信得此事?以方孝信之为人,肯为陈佑贤所用本就蹊跷,而且此后自己再未能与之见过面,况不到半年时间,好好的人怎么就故去了?

黄名秀自有不甘,多方暗中打听,陈二公子府中之人却对此讳莫如深,没多久坊间却有了自己与已故的方孝信曾有宿怨的传言,黄名秀自感不妙,心中一番计较后,干脆投入了陈长公子陈佑良的门下,却求自保。

……

&ldo;希仁兄,云青有一事不明!&rdo;听完黄名秀的讲述李青筠问道:&ldo;陈家两位公子素有嗣位之争,希仁兄既已入大公子门下,何不将此事报说与陈大公子,以做攻讦之柄呢?&rdo;

&ldo;陈大公子为人质朴敦厚,素来对这个弟弟多有忍让。况且一者这只是我的判断,苦无证据,陈大公子以此发难,只能被当作相互毁誉之举,如何为人采信?二者……&rdo;黄名秀苦笑一下说道:&ldo;云青兄弟当看出,黄某本就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只图安逸,平日赏花弄月、说道谈玄,才是适意之事,便入了陈大公子门下,也不过做个闲散卿客,对豪门争斗之事向感厌憎,自不愿涉入过深。&rdo;

言及此处,黄名秀脸现惭愧,&ldo;陈二公子之势根深叶茂,而我黄名秀却只是一介无权无势的读书人,能奈他如何?不过苟全于世,随波逐流罢了。说起此事,确是愧对亡友多矣!&rdo;

他倒也坦率,自承有亏。

或许有义气深重之士誓为友人报仇,不惜血溅三尺;又或有才智高绝之士长于谋算,忍一时之辱以图异日还报。然而这两样人黄名秀都不是,他看重朋友情谊,却少了一腔热血,更不具备坚韧不拔之心志……

常人大抵也是如此吧,不过多矫辞以饰,羞于承认而已。

也许正因如此,他这番话多半不会有假。

早先季云子不就是因在颍川之地,不肯为陈氏公子所用,方才逃到了长安的吗?(参看本文第一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