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洞,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淡水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我并非危言耸听,现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环保,并采取措施。古人说:&ldo;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do;犹未为晚。
中国或者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哲学基础是&ldo;天人合一&rdo;。宋人张载说得最简明扼要:&ldo;民吾同胞,物吾与也。&rdo;&ldo;与&rdo;的意思是伙伴。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我们的行为没能跟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ldo;征服自然&rdo;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前不久南北的大洪水不是很能发人深省吗?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唐朝张公艺的&ldo;百忍&rdo;是历史上有名的例子。
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ldo;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rdo;,庶几近之。
1998年11月17日
牵就与适应
牵就,也作&ldo;迁就&rdo;和&ldo;适应&rdo;,是我们说话和行文时常用的两个词儿,含义颇有些类似之处;但是,一仔细琢磨,二者间实有差别,而且是原则性的差别。
根据词典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注&ldo;牵就&rdo;为&ldo;迁就&rdo;和&ldo;牵强附会&rdo;。注&ldo;迁就&rdo;为&ldo;将就别人&rdo;,举的例是:&ldo;坚持原则,不能迁就。&rdo;注&ldo;将就&rdo;为&ldo;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rdo;。举的例是&ldo;衣服稍微小一点,你将就着穿吧!&rdo;注&ldo;适应&rdo;为&ldo;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rdo;。举的例子是&ldo;适应环境&rdo;。&ldo;迁就&rdo;这个词儿,古书上也有,《辞源》注为&ldo;舍此取彼,委曲求合&rdo;。
我说,二者含义有类似之处,《现代汉语词典》注&ldo;将就&rdo;一词时就使用了&ldo;适应&rdo;一词。
词典的解释,虽然头绪颇有点乱,但是,归纳起来,&ldo;牵就(迁就)&rdo;和&ldo;适应&rdo;这两个词儿的含义还是清楚的。&ldo;牵就&rdo;的宾语往往是不很令人愉快、令人满意的事情。在平常的情况下,这种事情本来是不能或者不想去做的。极而言之,有些事情甚至是违反原则的,违反做人的道德的,当然完全是不能去做的。但是,迫于自己无法掌握的形势,或者出于利己的私心,或者由于其他的什么原因,非做不行,有时候甚至昧着自己的良心,自己也会感到痛苦的。
根据我个人的语感,我觉得,&ldo;牵就&rdo;的根本含义就是这样,词典上并没有说清楚。
但是,又是根据我个人的语感,我觉得,&ldo;适应&rdo;同&ldo;牵就&rdo;是不相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常使用&ldo;适应&rdo;这个词儿的。不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习而不察。我手边有一本沈从文先生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汪曾祺先生的&ldo;代序:沈从文转业之谜&rdo;中有一段话说:&ldo;一切终得变,沈先生是竭力想适应这种&lso;变&rso;的。&rdo;这种&ldo;变&rdo;,指的是解放。沈先生写信给人说:&ldo;对于过去种种,得决心放弃,从新起始来学习。这个新的起始,并不一定即能配合当前需要,惟必能把握住一个进步原则来肯定,来完成,来促进。&rdo;沈从文先生这个&ldo;适应&rdo;,是以&ldo;进步原则&rdo;来适应新社会的。这个&ldo;适应&rdo;是困难的,但是正确的。我们很多人在解放初期都有类似的经验。
再拿来同&ldo;牵就&rdo;一比较,两个词儿的不同之处立即可见。&ldo;适应&rdo;的宾语,同&ldo;牵就&rdo;不一样,它是好的事物,进步的事物;即使开始时有点困难,也必能心悦诚服地予以克服。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常不断地遇到必须&ldo;适应&rdo;的事务,&ldo;适应&rdo;成功,我们就有了&ldo;进步&rdo;。
简截说:我们须&ldo;适应&rdo;,但不能&ldo;牵就&rdo;。
谦虚与虚伪
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iddot;大禹漠》中就已经有了&ldo;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rdo;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ldo;天道&rdo;的水平,可谓高矣。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ldo;谦&rdo;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ldo;谦卑&rdo;、&ldo;谦恭&rdo;、&ldo;谦和&rdo;、&ldo;谦谦君子&rdo;、&ldo;谦让&rdo;、&ldo;谦顺&rdo;、&ldo;谦虚&rdo;、&ldo;谦逊&rdo;等等,可见&ldo;谦&rdo;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ldo;真诚的谦虚&rdo;?什么又叫&ldo;虚伪的谦虚&rdo;?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ldo;地&rdo;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ldo;拙作&rdo;或&ldo;拙文&rdo;。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ldo;洁治菲酌&rdo;,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ldo;不丰盛的宴席&rdo;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ldo;粗品&rdo;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ldo;精品&rdo;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ldo;自我感觉良好&rdo;,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