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昺、谢贵两人的卫士从属多人在王府门外等了许久,都认为两人和王爷饮宴,稍稍散去。不久,听说张、谢两人被燕王杀掉,包围王城的明军群龙无首,顿时溃散。
只有北平都指挥彭二比较沉着,单人匹马于市中大呼&ldo;燕王造反&rdo;,集兵士千余人,猛攻端礼门。正指挥间,燕王手下两个健卒乘乱进前,把彭二砍落于马下,乱刀杀死,众兵逃散。
朱棣急忙下令,命张玉等人率兵乘夜突击,攻夺北平九门。由于事起仓猝,八个门楼被一举攻下,只有西直门兵士顽强,一直死守。
燕王派指挥唐云单骑谕降:&ldo;你们别自找多事,朝廷现在已经答应燕王自制北方。现在投兵,一概不问,稍有延迟,定斩不饶!&rdo;守门官兵一时惶急,不知真假,也都一哄而散。
仅仅两三日内,燕王朱棣已经搞掂整个北平城,朝廷派来的都指挥使余瑱和马宣身边士兵寥寥无几,一个退守居庸关,一个逃往蓟州。
明将宋忠率兵三万自开平奔至居庸关,深惧燕兵勇猛,这糙包竟然退保怀来。
至此,燕王朱棣援引明太祖《祖训》:&ldo;朝无正臣,内有jian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rdo;,并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称其军为&ldo;靖难之师&rdo;,正式举兵反叛。
建文君臣闻变,下诏削夺燕王属籍。双方开打。
朱棣起兵后,进军非常顺利。
大军甫至通州,据守的明将房胜就举城降附。燕将张玉很快攻陷蓟州,杀明将马宣;又破遵化,下密云。不久,又攻陷居庸关,明守将余瑱因援兵不至,弃城奔往在怀来扎营的宋忠。
龙虎决斗‐‐&ldo;靖难之役&rdo;的六次大战
朱棣毕竟不是笼里养出的娇鸟。他自少年时代起就随朱元璋征战,成年后又独当一面,是久娴军旅的帅才。击走余瑱后,审时度势,朱棣认定明将宋忠拥数万兵于怀来,必会在建文帝诏旨催促下进据居庸关。因此,朱棣下令军队进前主动出击。
诸将不解,言道:&ldo;彼众我寡,难与争锋。不如乘关据守,待其来犯。&rdo;
朱棣力排众议:&ldo;宋忠部伍新集,军心不齐。应以智胜,不能力取。而且宋忠为人刚愎自用,轻躁寡谋,乘其犹豫首鼠之时,击之必破!&rdo;
言毕,朱棣率八千骑军精锐,卷甲倍道而行,直趋怀来。而且,他据鞍指挥,面有喜色。这些表现,均说明朱棣显然是成竹在胸。
本来,宋忠先在军中玩心理战,放言说明军在北平的家属皆为燕兵所杀,积尸满路,想藉此激怒属下将士死战。朱棣早已得知情报,他先派明军在北平的一帮子弟高举大旗为先锋,隔老远就呼兄唤弟,告知全家安康,阖门无恙。
朱忠手下北平籍的兵将皆心中大喜,相互传语:&ldo;宋都督骗我们。&rdo;很快,绝大部分北平籍明军倒戈跑掉。
宋忠无奈,只得率余众仓猝列阵。阵形未稳,朱棣的燕军已呐喊鼓噪冲过来,大呼向前。明军都指挥孙泰非常勇猛,策马迎着燕兵猛冲,杀伤不少燕兵燕将。朱棣忙找几个神she手上前,迎头就she,把孙泰she得遍体流血。孙将军一腔忠勇,不顾血流遍甲,奋呼陷阵而死。
孙泰一死,本来心里就发虚的明军见势不妙,纷纷溃逃,返奔入怀来城。燕军尾随追入,攻陷怀来,把宋忠、余瑱以及都指挥彭聚三人活捉,送至燕王马前。
此三将打仗虽不得力,却都是忠义之士,皆不屈被杀。见主将如此,被俘的一百多明军中级将校皆不肯投降,慷慨就死。
明初将士,多忠义之人,绝对不像明末的武将已被太平岁月腐化了意志,逮谁降谁。他们虽然被朱明同姓的燕王所擒,也能保持效忠中央朝廷的大节,确令后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