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儿惊道:&ldo;他竟已到了这种无力自制的地步?这……这……他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如此多愁善感、心志软弱?&rdo;
&ldo;那还不算什么呢。去年六月六日,皇上忽然下诏,恢复李建成的太子称号,又将李元吉改封为巢王。&rdo;
&ldo;老天!&rdo;吉儿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含意,面上不由得现出恐怖之极的神色。
蕊儿点点头道:&ldo;当年&lso;玄武门事变&rso;之后,皇上强行剥夺建成的太子称号,改封为&lso;隐王&rso;,这&lso;隐&rso;字真是太&lso;妙&rso;了,这王号一封,便似建成真的给&lso;隐&rso;去了、不存在了。李元吉则改封&lso;刺王&rso;,这&lso;刺&rso;字便是暗指他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有如一根毒刺。事隔这么多年,这世上还记得这件事的人早已不多,皇上正该避免谈及这伤心往事才是。他却突然主动的下此诏令,不是愚蠢之极吗?他如今忽又承认建成的太子之位,那他自己算是什么?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不啻是将早已愈合的伤疤又挖开来。&rdo;
&ldo;世民不该是这样糊涂的人,除非是因为……&rdo;
&ldo;除非是因为他正在受到良心自责的折磨,不这样曲折地表示愧疚就无法安心!&rdo;蕊儿抢过她的话头。
吉儿大叫道:&ldo;不!他这样的人怎会良心自责?我才不信。&rdo;
蕊儿面上现出奇怪的神色,道:&ldo;为什么你这样说呢?他受这折磨,早已不是去年才开始的事了,而是……而是自你出走的那一天始。&rdo;
&ldo;什么?&rdo;
蕊儿便将当年吉儿离开长安往突厥去后李世民接连三晚作噩梦,以致要她入宫、尉迟恭和秦琼守夜的事说了一遍。
吉儿听罢,只觉直如天地都翻了个个儿似的,骇然道:&ldo;我……我真的不知道他对我竟是这般痴迷!若我早知是这样,我便……我便……&rdo;可是她便会怎样呢?难道她会愿意回到他身边?不,不可能的!她需要的是突利那样的丈夫,而不是李世民!
&ldo;他那次这样发作,对你痴迷固是主因之一,但并不仅仅如此。他对于自己亲手射杀兄长之事,其实一直不能释怀。只怕这天下所有人都忘记了这桩惨剧,至少他自己就不能淡忘。那次他心中的惊恐虽发作了出来,但那时他还年轻,又正值新登帝位、百废待兴之际,满腔雄心要干一番前无古人的伟业,这份隐痛便暂且搁下了。可到了如今,他名成业就且不待说,又逢轮到他自己遇上改立太子的麻烦,难免勾起昔日的伤痛。况且他人已衰老……&rdo;
吉儿吃了一惊,道:&ldo;衰老?你怎么这样说?他今年才多少岁?五十不到吧?&rdo;
&ldo;嗯,四十五六的样子吧。他年纪是不算大,但心境已老了。他成功得太早,二十岁上下就已是统军元帅、东征西讨,三十岁不到已君临天下、位极至尊。这些年里接连受到皇后去世、储位更迭这种种风波,难免现出心力交瘁之态。&rdo;
吉儿呆了一呆,忽道:&ldo;他心志变得如此脆弱,那长孙无忌却是这等柔韧不屈之人,那岂不是……岂不是……&rdo;
蕊儿颔首道:&ldo;所以,皇上得不到长孙无忌的首肯,决不能立得了李泰!那李泰也明白这一点,害怕皇上最后竟真的去立李治,那他这一场辛苦岂不成了为人作嫁,白白的便宜了李治?他既承继了皇上的聪明伶俐,自然少不了将那份陰险深沉亦全盘受了下来。他竟去恐吓李治说:&lso;你和那跟着李承乾犯上作乱的汉王李元昌平日不是颇有交情的吗?他已被治以谋逆大罪处死,哼哼,你以为你逃得过这同谋之罪吗?&rso;李治那孩子平日就胆小怕事,又天真幼稚,将他二哥这番说辞全当成是真的,吓得魂不附体。他自小就体弱多病,平时有事没事都要病上一场两场,这时一吓之下,竟是吓出病来,面上发烧、神不守舍,好似马上就要死掉。服侍他的宫人一见他这样子,自然是吓得鸡飞狗跳,忙不迭的就去向皇上报告。皇上忙赶去问他缘故,那孩子从来不会撒谎骗人的,一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将李泰吓他的话全都倒了出来。皇上一听这话,便如五雷轰顶一般,怅然若失。他自来宠爱那李泰,何曾想过自己的儿子会是这种人?他若当真立了李泰为太子,以他这样陰狠的为人,日后登基,又怎能放得过李治?除非真如长孙无忌所说,得他自己先杀了李治,否则李泰不免会重蹈他自己当年弑兄杀弟的旧路。&rdo;
吉儿骇然道:&ldo;莫非这弑兄杀弟是一种会传承的病症?世民自己跳不出这循环,他的子孙也跳不出去?&rdo;
&ldo;平心而论,皇上诸子之中,那李泰确是最象他。可是他自己陰沉,他当然不以为意;他的儿子陰沉,他可就受不了啦。长孙无忌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自知自己决计控制不了李泰,便无论如何都不容他当得了太子。即便是没有李治这件事,长孙无忌也一定会另生主意来阻挠皇上此举,就如他一定会竭力阻止皇上改立恪儿为太子!&rdo;
&ldo;恪儿为太子?&rdo;吉儿失声惊呼,直觉便有大难临头之感,&ldo;不,决不可以!&rdo;
蕊儿神色凝重的道:&ldo;不错!决不能让恪儿卷入这储位之争中,成为下一个李泰!&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