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县衙已经成为颜伯焘的行署,璞鼎查放过来送信的清军俘虏刚刚退下去。兴泉永道道台在一边问道:&ldo;大人,英夷来信,大人作何答复?&rdo;
&ldo;这英夷,恁的无理,两军交战,焉有敌方供应饮食的道理?&rdo;
&ldo;如若不给,他们便要攻打同安县了。厦门只是海岛,丢了还可说我大清不擅海战,同安丢了,我们如何向朝廷交代。&rdo;
熊石头帮助颜伯焘转进,加上水师覆灭,他也就成了总督大人的信重之人,也在堂上议事。这时,他说道:&ldo;大人,我们陆战不也打不过吗。&rdo;
道台说道:&ldo;老弟,糊涂啊。厦门远离京师万里之遥,我们怎么说,朝廷便会怎么信。而朝廷那边,对英军不擅陆战深信不疑,我们顺着朝廷的意思上奏,自然能将厦门之败,变成水师之败。&rdo;
可是,一旦英军打下同安县城,那颜制台就犯了两难。如果说英军不擅陆战,福建绿营却丢了同安县城,那颜伯焘便有教训不严,玩忽职守之罪。如果说英军擅长陆战,那颜伯焘便有查敌不明的罪过。
想清楚了这一层,熊石头便向颜伯焘道:&ldo;我向敌军供给饮食,自然不可,但若是用来赎城,或者赎回被英夷掠去的兵丁,也可以商量。&rdo;
颜伯焘道:&ldo;对,赎城,只要他们担保还我厦门。&rdo;便派了兵勇去回话。
璞鼎查非常实际:&ldo;告诉他,我们在厦门暂住几日,很快就会离开。&rdo;
双方心照不宣,在战争敌对状态下,同安县征集粮食淡水,送到厦门。
璞鼎查嫌管理麻烦,将被俘的清兵都放了回去。
两更,红票,收藏
正文19战报
更新时间:2010-10-159:37:59本章字数:2374
英军在厦门休整了五日,西历3月11日,便全军北上,直扑舟山岛。
在厦门失陷十五日之后,京师得到了福建方面的奏报。
&ldo;英夷的兵船果然犀利,颜伯焘在厦门经营日久,居然支撑不了半日。&rdo;曹振镛中堂抚了抚自己稀稀拉拉的白胡须,不紧不慢的说:&ldo;这该如何是好。&rdo;
&ldo;我看颜督的意思,&rdo;同为军机大臣的王鼎沉吟道,&ldo;英夷只是仗着炮船凶猛,上不了岸,围攻同安县城三日三夜,硬是没有打下来。&rdo;
军机大臣隆文又翻出奏报看了一眼:&ldo;同安血战三日三夜,毙敌悍将大卫碧咸,击沉兵船三艘,小艇不计其数。有都司熊石头者,坚猛果毅……&rdo;
&ldo;颜伯焘特地为这熊石头请赏啊。一个五品武官,他做总督的提拔了就好,还专门写进奏折了,真是。&rdo;
&ldo;丢了厦门,却守住了同安,这算是功啊,还是过啊?怎么给皇上回话?&rdo;穆彰阿开始说正题。
&ldo;皇上要听什么?&rdo;
&ldo;皇上要听的有三,其一呢,是这厦门之战中英夷到底有多厉害,英夷有多少人,多少船,多少炮。其二呢,厦门花了将近两百万两白银,怎么三天就被攻破了,提督、总兵俱战死,同安怎么就守住了。其三呢,英夷在福建没能上岸,那他们下一步会去哪里?&rdo;
几位大人合计了半天,又找了京营中还靠谱的武官参详了一番,便集体去面圣回话了。
&ldo;皇上,厦门失陷,那英夷的炮船果然了得。&rdo;
&ldo;颜伯焘上本子,说英夷有八万,炮船无边无际,可信么?&rdo;
&ldo;回皇上,俗话说得好,人上一万,无边无际,何况是在海上。英夷即使没有八万,看颜伯焘这奏折中的势头,五六万总是有的。前段时间,南边朱雀军和广东巡抚怡良上奏说,英夷有三万人,我看是报少了。&rdo;
&ldo;英夷人多炮猛,丢了厦门也难怪,可同安也靠海,怎么就守住了呢,厦门守将是谁?&rdo;
&ldo;回皇上,厦门是颜伯焘亲自守的,同安也是一样,若要追究厦门的守地官,那便是水师提督窦振彪,此人已经殉国了。&rdo;
&ldo;颜伯焘在厦门经营日久,三天就丢了,可同安三日,英夷却没有攻下来。同是颜伯焘守城,同样是守了三日,结局却大不相同,其间可有什么蹊跷?&rdo;
&ldo;同安血战三日,可见英夷只是炮船厉害,上不得岸。以京营副将瑞鑫的推测,厦门水道被英夷切断,孤悬海外,断水断粮,才得失陷。&rdo;
&ldo;厦门水道被断?那颜伯焘怎么能退到同安县城?&rdo;
&ldo;皇上,颜伯焘的奏折里,对这一点语焉不详,以奴才等人看来,想来他败退同安,心下有愧,不敢明言。不过在他的奏折里,别人不提,单单保举一个四品都司熊石头……&rdo;穆彰阿很有条理的分析,&ldo;定是这熊石头在万分危急的时候,驾了一艘孤船,单枪匹马杀进重围,将颜伯焘等人救了出来。皇上,您看这奏折上写,他们为熊石头用师船救出厦门岛,定是这个意思了。至于详细的情形,还需专程派人去厦门打探。&rdo;
道光大气的一挥手:&ldo;这等小节,不用管了。当前的要务,是弄清楚这英夷要去哪里,他们在福建碰了钉子,没能上岸。会转攻哪里呢?&rdo;
&ldo;以微臣看,广东、浙江,江苏都有可能。直隶也要加紧防范。&rdo;曹大人是实诚人,能列的都给他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