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大王英明。&rdo;
经过与韩峰和张衡商议,最终确定于三日后举行封后大典,并且韩峰还提议,让廖武王邀请在廖国为质的池砚来观礼,只是这旨意下达之后,池砚并未能接到。
因他身体内余毒未清,又舟车劳顿地追到廖国,本就伤了根基,最近廖国昼夜温差大,他又感染了风寒,于子夜之时,便去了。
池砚病逝,廖国王与韩峰等人闻言,十分不敢置信,还亲自去查看,确定他是真的死了以后,心中不由惋惜不已。
&ldo;池砚年纪轻轻便去了,真乃天妒英才呀。&rdo;
廖武王在朝堂上说拖载,不过是一时气话,他并不愿意见到大晋国内一派和谐的景象。
此刻,池砚这个与七公主云罗能分庭抗礼的人去了,他心里憋气无比。
&ldo;大王,池砚当初杀了大王的影子,并将其送回了我廖国,如今我们不如也如此将其送回晋国。&rdo;韩峰道:&ldo;有时候后,死人比活人更好用。&rdo;
廖武王是个聪慧的君王,他一听韩峰的意思,便了然一笑道:&ldo;池砚为了晋昌王牺牲,这会让他愧疚终生,永远铭记他的恩情,而池砚被七公主刺杀才中毒而死这件事会宛若一根刺一般种在他心里,每当他看到风光无比的七公主妣云罗,那刺便会冒出来,令他心怀疼痛。&rdo;
&ldo;然也!&rdo;韩峰点头,与廖武王相视一笑。
池砚在廖国,不过是一个人质,他的死并不影响廖武王的封后大典。
不过为了避免秽气,在韩峰的安排下,池砚的尸体被提前送回了大晋。
这时,天气已经由夏转入了秋,天气炎热不堪,池砚的尸体按理说应该保持不了几天,但是一个月后,到了下邱,崔俊远接到城门口,打开棺盖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尸身并没有腐烂。
&ldo;池公子因为身中剧毒,所以才得以尸身不坏。&rdo;送棺的领头之人同崔俊远解释,眼中含了泪滴道:&ldo;我虽然是廖国之人,但曾蒙池公子大恩,如今他人生的最后一程,还望崔将军允许我将他一直送回到晋都。&rdo;
崔俊远用手指探了探池砚的鼻息,发现他气息全无,身体僵硬,已然是死相,不由心中一痛。
他一路与池砚并肩作战,早就将他当成了好兄弟,他想起水淹下邱,百姓生灵涂炭地场面,不由心中一颤道:&ldo;若这真是上苍的责罚,他崔俊远也有参与,为何却独独降罪于池砚身上。&rdo;
崔俊远守在下邱已久,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便正好同护送池砚,一起回朝。
池砚在将士们心中,有些不可逾越的地位;在大晋的士人之中,也颇有好评,而朝堂之中,更是有黎、公、郗、韶、崔等五大世家的人提议为他追封。
&ldo;池左徒于国于君,功不可没,寡人今日封他为定国侯,其尸身葬入祁山。&rdo;
晋昌王也是个感性的人,他下旨封完了池砚,便当着群臣的面痛心疾首地哭了起来,当即要为池砚披麻戴孝。
由此可见,池砚在他心中有些超然的地位。
头上的君王哭得伤心无比,下面的大臣也随着哭天抹泪。
妣云罗听着一群男人呜呜咽咽,作妇人之态,心中很是无语。
&ldo;明日,池左徒的灵堂便设立好了,就在涂畔宫正殿,届时,有无数士人来吊唁,大家先省点力气,要哭,把眼泪留到明天吧!&rdo;
妣云罗说话不徐不缓,十分冷淡,众臣包括晋昌王,都以斥责地目光望向妣云罗。
&ldo;七姑姑,子墨曾为了救你,身中三箭,险些丧命,如今他去了,难道你就一点都不伤心么?&rdo;晋昌王虽然在大事上听从妣云罗,也十分敬佩她,但是对于她的私生活和情感方面,却并不认同。
妣云罗听了晋昌王的话,却道:&ldo;师兄子墨去世,我自然十分伤心,但于内,我爱护着他所效忠的君王,于外,他费心打下的城池,我用尽心机地替他守住了,自认对他没有任何亏欠。&rdo;
池砚那三箭,她许他一个承诺,而那个承诺在收到那封血书时,便已经被用掉了。
听了妣云罗的话,晋昌王和群臣不由面呈羞愧之色,赶紧将眼泪给抹掉。
被七公主妣云罗狠狠上了一课后,他们打定主意,在涂畔宫灵堂前,当着众士人的面,绝不流泪,要整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下完早朝之后,众臣都回家思考怎么在灵堂表现一番,而涂畔宫学报和晋都官报则提出一种新风尚。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纪念一个人,无须丰厚铺张的葬礼。池左徒生为俊杰,死亦为大晋的表率。为了超度他,我们必须完成他生前的遗愿。
一、他有两名授业恩师,一位是器造间的工伊陈玉,一位是令伊郗哲。池砚徒然离去,令两位白发人送黑发人,请大家一起为定国侯池砚进孝,支持两位老师的思想。
二、池砚曾经于垓下学宫讲学,授业解惑,定然希望我大晋人才辈出,举国接有盛学之风,对此,大家对于去晋都以外的地方修建涂畔宫分校,有什么表示?
三、池砚西征廖国,连夺四城,但却发现,我大晋的将士武功确实不如廖国,对此,身为大晋下一代,你们是不是该反省?是不是该有所行动?骊山军校,乃是池砚师傅陈玉所督建,望各位有雄心壮志之人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