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神的职能无非是满足人的需要。有什么样的人和人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神。古希腊奥林帕斯山上的&ldo;诸神&rdo;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呢?也就是打情骂俏寻欢作乐捎带着争风吃醋罢了。中国的神、神王或先圣就辛苦得多。比如伏羲要发明捕鸟兽的网和捕鱼的罟,神农则要发明种地的耜和耒。反正得想办法让老百姓把肚子吃饱,老百姓才会尊你为神为圣。这就叫&ldo;民以食为天&rdo;。
世界上还有比天大的吗?没有。中国人既然以食为天,则&ldo;悠悠万事,唯此为大&rdo;,甚至&ldo;普天之下,莫非一吃&rdo;。
难怪中国人要把什么都看成吃,说成吃了。
泛食主义
的确,中国文化有一种&ldo;泛食主义&rdo;倾向。
首先,人就是&ldo;口&rdo;,叫人口。人口有时候也叫人丁。或者男人叫丁。女人叫口。但不管女人男人,也都可以叫人口。人既然是口,谋生也就叫&ldo;糊口&rdo;,职业和工作也就是&ldo;饭碗&rdo;。干什么工作,就叫吃什么饭。修鞋补锅是吃手艺饭,说书卖唱是吃开口饭,当教书匠是吃粉笔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儿。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自己不谋生,靠积蓄过日子,就叫&ldo;吃老本&rdo;,粤语叫&ldo;食谷种&rdo;。老本总有&ldo;吃&rdo;完的一天,就叫&ldo;坐吃山空&rdo;。老本吃完,或并无老本可吃,就只好&ldo;喝西北风&rdo;,粤语则叫&ldo;吊砂煲&rdo;。砂煲是用来煲饭吃的,居然吊了起来,显然是无米可炊,文雅的说法叫&ldo;悬磬&rdo;。
当然,最让人羡慕的还是&ldo;吃皇粮&rdo;。吃皇粮的人,捧的是&ldo;铁饭碗&rdo;,吃的是&ldo;大锅饭&rdo;。铁饭碗打不破,大锅饭不定量,可以放开肚皮吃,不怕&ldo;吃空心汤圆&rdo;。最让人看不起的则是&ldo;食拖鞋饭&rdo;。所谓&ldo;食拖鞋饭&rdo;,就是靠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女人出卖色相过日子。男子汉大丈夫,原本应该&ldo;养家糊口&rdo;的,居然堕落到&ldo;食拖鞋饭&rdo;,岂不可耻?
和&ldo;食拖鞋饭&rdo;相关的是&ldo;卖生藕&rdo;和&ldo;吃豆腐&rdo;。&ldo;卖生藕&rdo;是广州话,意思是女人把自己白嫩的中国当生藕卖;&ldo;吃豆腐&rdo;是上海话,意思是男人把女人白嫩的中国当豆腐吃。前者指女人卖弄风情,或者指男人心怀不轨,但语气比调戏妇女略轻,大体上属于性骚扰的擦边球,因此叫&ldo;吃豆腐&rdo;。豆腐白嫩,使人联想到女人的中国;豆腐又是&ldo;素&rso;,的,意思是并无真正的性关系。所以,吃吃豆腐,在许多男人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但如果碰到特别洁身自好的正派女人,也可能让他&ldo;吃耳光&rdo;,甚或让他&ldo;吃官司&rdo;。即便不会&ldo;吃官司&rdo;,一个钉子碰了回来,也是&ldo;吃瘪&rdo;,很没有面子。
不体面的还有&ldo;饭桶&rdo;。一个人没什么用,是个&ldo;饭桶&rdo;,广州香港叫&ldo;食塞米&rdo;,北方叫&ldo;白吃饭&rdo;;受冤枉背黑锅,广州香港叫&ldo;食死猫&rdo;,北方叫&ldo;吃冤枉&rdo;;被老板或上司申斥,广州香港叫&ldo;食猫面&rdo;,上海叫&ldo;吃排头&rdo;;如果挨打,在上海就叫&ldo;吃生活&rdo;,而开车开到路口过不去则叫&ldo;吃红灯&rdo;。红灯尚且可&ldo;吃&rdo;,还有什么吃不得?
其实不但民间话语说&ldo;吃&rdo;,官方话语也说&ldo;吃&rdo;。比如孔子说《韶乐》之美,就说&ldo;三月而不知肉味&rdo;;孟子说义利之辩,就说&ldo;熊掌与鱼不可得兼&rdo;;中国说实践的重要,就说&ldo;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rdo;;焦裕禄说创新的可贵,就说&ldo;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rdo;。西汉初年,曾爆发了一场关于&ldo;汤武革命&rdo;是否合理合法的争论。道家的发言人黄生认为商汤周武以下犯上,是&ldo;弑&rdo;。儒家的发言人辕固生则认为是&ldo;受天之命&rdo;。主持讨论的汉景帝左右为难,完全无法表态。肯定黄生,则高祖皇帝代秦而即天子位也不合法;肯定辕固生,则等于承认自己这个皇帝也可以由他人取而代之。最后只好宣布: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懂味道吧?意思是说讨论这个问题,如食有毒之马肝,还是绕过去算了。反正大家都是美食家,马肝又吃不得,不如一起去喝排骨汤。
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思索叫&ldo;咀嚼&rdo;,体验叫&ldo;品味&rdo;,嫉妒叫&ldo;吃醋&rdo;,幸福叫&ldo;陶醉&rdo;,司空见惯叫&ldo;家常便饭&rdo;,轻而易举叫&ldo;小菜一碟&rdo;,学风浮躁叫&ldo;浅尝辄止&rdo;,理解深刻叫&ldo;吃透精神&rdo;,广泛流传叫&ldo;脍炙人口&rdo;,改变处境叫&ldo;苦尽甘来&rdo;。此外,如吃苦、吃亏、吃不消、吃不准、吃得开、吃里扒外、吃不了兜着走、不吃那一套,以及生吞活剥、囫囵吞枣、秀色可餐、食古不化等等,都是见惯不怪的说法。反正好事也好(吃小灶),坏事也好(吃官司),有利也好(吃回扣),没利也好(吃功夫),都能吃、可吃、该吃。即便什么都没吃到,也是&ldo;吃&rdo;,比如&ldo;吃哑巴亏&rdo;,&ldo;吃闭门羹&rdo;。
看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ldo;食的文化&rdo;,也没什么大错。
头等大事
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依我猜测,多半是饿出来的。
想来我们的先民对于饥饿一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时候谋生有多难啊!刚刚走出森林那会儿,赤手空拳的人(或者说古猿)真是有些走投无路。坐享其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与平原上的动物竞争又没有本钱。没法子,只好自己拿自己开刀。一是改革饮食结构,由单纯的素食改为杂食,也就是逮住什么吃什么,不挑嘴。二是改革饮食习惯,由一天到晚吃个不停改为定时定量一日三餐。三是改革饮食方式,由茹毛饮血改为用火加工。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事实上人类早期的工具都是用来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类是用来获取食物的,比如掘取块精的木棒,采集果实的藤篮,追击野兽的石球,捕捉鱼鸟的绳网。一类是用来加工食物的,包括用于初加工的石刀和用于深加工的炊具。还有一类则是用来储存食物的,包括篮筐、陶罐和简易粮仓。不要小看这些棍棍棒棒、坛坛罐罐,它们可是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是文化呢!
于是人类便由自然的生存状态进入了文化的生存状态。
这倒是中外一律的。那么,为什么咱们的祖先对于饥饿格外地记忆犹新呢?大约也就是人家放牧而咱们种田之故。游牧民族是不大容易挨饿的。因为好歹有奶可吃。实在饿急了,拖一头羊出来宰了就是。所以游牧民族都比较乐观和潇洒。反正牧糙不用种,牛羊也自己会吃,用不着操什么心,满可以悠然地骑在马背上,唱那&ldo;蓝蓝的天上白云飘&rdo;。
咱们农业民族就麻烦多了,得等庄稼熟了以后才有饭吃。从春耕、夏耘到秋收,那日子是何等的漫长。这当中,就保不定哪天要饿肚子。何况还有灾年,哪能年年都风调雨顺?洪灾、旱灾、风灾,防不胜防。眼看麦子熟了就要开镰,一场冰雹砸下来,就会功亏一篑颗粒无收。所以农业民族就会有一种&ldo;忧患意识&rdo;,老担心哪一天会没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