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移动困难的原因是:甚至在集团军配属了大量补加炮兵和坦克兵器的情况下,在组织军队向战场开进时确定移动正面的宽度,仍然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为了移动方便、快速,为了便于宿营,为了更加合理和充分地使用现地器材,为了保持机动自由,应该尽可能以较宽的正面实施移动。移动的正面越宽,编组行军队形时各纵队就可越小,机动行军就越快,军队避开空中观察就越容易,宿营的麻烦就越少,就地取得的粮食特别是饲料就越多,因而后方的前送量就越小。宽正面移动能提供对敌人实施包围和迂回的更多机会。但是,企求很宽的正面,可能导致军队进攻力的全部丧失;贪图移动和宿营的方便,可能使军队变成不能遂行任何进攻任务的作战警备队。在编组重兵集团的行军队形时,应该找到移动正面宽度的极限,通过这一极限,可以不用浪费时间、不用进行多余的变更部署,就迅速确定该军队集团进攻能力容许的正面宽度。
上面已经计算过,为了在25‐30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需要有得到16‐20个补加炮兵团和8‐12个坦克营加强的大约3‐4个步兵军。这种密度是对预先转入防御之敌实施进攻时所需要的。在正面稳定的情况下,将如此众多的军队调到作战地区不会造成特别的困难,因为可以在几天内分批、按梯队进行调遣。在遭遇冲突中,或在逐次展开的各战役间隙(此时要求集团军整个正面同时移动),组织如此众多的军队向战场开进,则要困难一些。
在遭遇战役中及向新的战役展开地区开进时节,无论是行军正面还是开战正面,都可能比以后步兵主力和加强了坦克的炮兵主力展开(为实施主要冲击)的正面宽得多。为给突击集团军更大的行动自由,其编成内最好不是3个或4个军(按补加压制兵器数计算),而是5个军。这样,集团军就可根据情况给1个或2个军布置辅助任务,命令其余得到全部炮兵和坦克加强的军实施主要冲击。
我们举一个集团军作为例子,该集团军辖5个得到上述补加炮兵和坦克加强的步兵军。在遭遇战役中,这样的集团军在不大于50公里的正面展开(每个军平均10公里),能够建立密度足够大的步兵进攻集团。在行军中,集团军在距敌人1‐2个行程内,应保持一般不大于这一数字的移动正面。应该认为,在距敌人2个行程时,正面还可达75公里左右,因为在两天的普通行军中,仅靠缩小各军分界线就可将集团军的正面缩减至所要求的标准(50公里)。在远离敌人处,即距敌人3‐4个以上行程处,集团军的移动正面可能更宽,达90‐100公里。最后一个数字即便在远离敌人时也应视为极限。在如此宽的正面(90‐100公里)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集团军行军、宿营的便利,同时也使司令员有可能在该地带内组织机动,以便在临开战前采取有利的部署。为了便于司令员对兵力的战斗部署定下最终决心,必须把补加炮兵和坦克的基本兵力留给他直接掌握。为达此目的,极为重要的是要在第二梯队保留一定数量能够根据情况实施机动的师。
在距敌人3‐4个行程以上时,没有必要使军队在一条道路上拥挤。因此,这一时节应在集团军进攻地带利用一切适宜的道路进行移动。
在100公里宽的正面移动时,集团军行军队形的编组,即便在我国西部战区条件下也不会遇到特别的困难。如果打开大比例地图,就可在任何地区‐‐普里皮亚季河以北或以南,国界以东或以西(特别是在涅曼河、罗夫诺、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克一线以西)每5‐7公里正面找到一条道路,也就是说,在100公里正面上,可以给每个师至少提供一条独立的道路。诚然,这些道路多数由乡间土路组成,还要修筑桥梁。但是,在东欧战区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指望在比较艰难的条件下移动。也许,一些在特别不利的条件下移动的军,甚至在远离敌人时也只有两条道路可以使用,也就是说,一条道路上有两个师。
所有补加炮兵由于是骡马牵引,所以应该与各师同时移动。在司令员对兵力部署定下最后决心前,补加炮兵要分配到各军,每个军平均4‐5个炮兵团,只在移动时如此。
当军沿三条道路移动时,三个师中的每一个师都带一个补加炮兵团,第四个团则编成独立梯队在最好的道路上跟进。
坦克成独立梯队开进。它们由铁路输送到终点卸载站,在2‐3天后,再由那里用载重汽车或依靠自己行驶(快速坦克),以跃进方式随军队开进。通常不编进师和军的舟桥和工程部队,移动时编成独立梯队,但隶属各军军长。对军后勤实行平均分配,以便在军的各条道路上跟进。
在军沿三条道路开进时,每个纵队的长径达50公里(由警戒部队先头起算)。1在靠近敌人后,各军如被迫沿两条道路开进,则有两个师的编组不变,第三个师不带补加炮兵,编成特别梯队,沿两条道路在军后勤后跟进。原与该师一起开进的补加炮兵,编到师的其中一个纵队,与其他炮兵团一起在师后勤前移动。
1带一个补加炮兵团的步兵师纵队的战斗部队长径,由警戒部队先头起算可达25公里。军属或师属第四个炮兵团的长径为3公里。师后勤约15公里。战斗部队和师后勤的长径共约38公里,全部军后勤的长径为35公里。分配到3个师时,应该认为每条道路上的长径也有12公里。总计50公里。纵队各部分之间的距离都计算在内。‐‐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