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进宫两年,德妃娘娘待她也是极好的。
据她观察,这后宫一共分为两派,德妃身居高位又掌管后宫,是贤良淑德的表率,以其为首,云嫔,妍嫔,仪贵人,还自动算上她这个谨贵人为一派,大多出自书香世家和文官家族。
而贵妃娘娘那边,大多是新贵家族出身,当年站队的时候选对了边。这种家族就很直接了,挑容貌最好的女孩往宫里送。
说不上哪一边更讨皇帝喜欢。都说皇帝陛下在朝堂上雷厉风行,上位之后迅速铲除了两个大家族,起初得了个暴君称号。吓得慕长安的母亲把她送到了外祖家去躲了半年,生怕新帝登基秋后算账,整个家族遭了秧。因为这事,慕长安是十分怕皇帝的。而后几年,皇帝没有再杀人了,至少没有一杀杀几十口了,才好些。
但是慕长安对着皇帝的时候还是十分谨慎,幸好他每月只招幸她一两次。
进宫第一年,给皇帝祝寿,宴席之上让在场的众人都说吉利话祝寿,说的好的有重重有赏,跟她同时进宫的魏宛当时也是贵人,她父亲还只是个职位不高的武将。结果她祝词说得好,直接升了嫔位。慕长安斟酌再三,看着悠然坐在主位上的皇帝,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全程吃桌上的葡萄,足足一个时辰,其他妃子都说了一圈,她什么也没说,所以什么赏赐也没得。
那个月皇帝招幸她,居然跟她提起这件事,他说&ldo;你的祖父原是太傅,你们家是书香世家,听说你家连女孩都三岁就启蒙了,出阁之前日日都要读书的,读的还是四书五经。你怎么连一句祝寿词都不会说呢?&rdo;
说到读书,慕长安也来劲了&ldo;陛下所闻不错,臣妾入宫前确实日日都读书。读书分两种,有认真读的,也有偷懒着读的。臣妾就属于后者。&rdo;
皇帝当时轻推她的额头&ldo;那你家怎么不送个才女进宫,把你给送进来了。&rdo;
&ldo;臣妾虽然读书不好,可也有其他长处呀。&rdo;
&ldo;什么长处,朕可未发现。&rdo;皇帝半靠在木塌上问她
&ldo;认真找,总还是是有的。&rdo;慕长安有些不高兴道。
说完这句话,慕长安才反应过来自己太过放肆了,她怎么可以让皇帝给她找优点呢,立马噤声。后来,她总结下来,皇帝似乎很爱训他,大概是因为她的祖父以前是太子太傅,皇帝明面上是对着她说教,实则是借此在她身上撒气呢。
然而贵妃是明面上、暗地里都不敬德妃,可无奈贵妃有个好爹,在皇帝还是皇子之时就忠心耿耿,反倒是德妃娘娘家是站太子那边,德妃的堂姐还是当时太子的侧妃呢。
今天德妃的寿宴,贵妃就没有来,甚至没有派人来送礼。
&ldo;慕长安,你说奇怪吗?&rdo;身边的妍嫔凑过来道。
慕长安喝着茶呢&ldo;奇怪什么?&rdo;
&ldo;德妃生辰,皇帝陛下再怎么忙也得来一趟吧。到现在,连送礼的人都派来,发现没有?&rdo;
这么一说确实有些奇怪的。
&ldo;听说。&rdo;妍嫔还想接着说,却被门外的声音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