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人心不服,董卓遂欲以严刑酷法震撼人心。在一次宴会中。董卓将数百反叛者断其口舌,有的斩去手足。有的挖去眼睛,有地用镬烹煮,与会大臣惊骇得连筷子都掉地了。又滥用刑罚,但有人举报,莫不严刑处置被举报者,因诬陷而死的人数以千百计。又因细故,笞杀韂尉张温,挝杀司隶校尉赵谦,于是,人心更是不服,道路以目,暗地里都很是恨董卓不死。
初平三年春,连续下了六十天雨,王允与士孙瑞、杨瓚登台祭天,来请求天晴。趁此机会,王允与士孙瑞便又提起了前议,谋诛董卓。
当时,吕布因为小事,触怒了董卓,董卓顺手便用短手戟掷他。其后虽然和好,吕布却已怀恨在心。加之,吕布常随侍在董卓身边,出入内事,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董卓发觉,心里总是不安。
吕布和王允是同乡,都是并州人。为了讨好董卓,王允平日里没少与吕布往来。吕布是把王允当成了朋友,就把自己担心与他说了。这正是磕睡碰到了枕头,王允便把吕布发展成内应了。因为前述原因,吕布便半推半就应了下来。至此,反董的小集团具备了武力基础,使成功的可能性大为提高。
四月里,献帝生了一场病。待到四月下旬,献帝病愈,司徒王允秘密将此事表给了献帝知晓。
四月二十三日,献帝在未央殿举行了大朝会。在骑都尉李肃的帮助下,吕布将自己地十几名亲兵伪装成了卫士守卫北掖门,自己则怀藏诏书。董卓一到,内外一起发动,当场将董卓格杀。吕布所持的诏书却是假的,是尚书仆射士孙瑞伪书。献帝虽恨董卓,却不会以身犯险的。
董卓既然死了,他的全族自也难逃一死。在长安以西的郿县,董卓曾筑有郿坞,坞墙类似于长安城,此刻却是没有半点作用,其中储藏的无数稻谷钱财,这一回也都便宜了别人。
董卓之死,大快人心。长安人不分上下,载酒相庆。有好事的人,将董卓的尸体……
司徒王允主持了诛董事宜,内连公卿,外结吕布。吕布没有掌控天下的雄心,长安自然而然便落入了王允地掌握之中。
常言说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话就是在说王允之流。王允没有心胸,才智也平常,本不过是机缘巧合,因人成事。这一独揽大权,立刻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每每以为他运筹帷幄,诛除了国贼,看谁都带着三分鄙薄之意。诛杀董卓,吕布的功劳最大,王允待他却如同一剑客。
王允为人苛刻,他将朝中阿附董卓者都下狱处死。朝中大事,王允自己说了算,丝毫听不进人言。而且,王允为人又贪财。董卓地敛才无数,缴获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縠纨素奇玩堆积如山。吕布建议,将董卓的财物赏赐给公卿和将校,以安抚人心,激励众将士。王允断然拒绝,他不明时事就到了这种地步。
也是,董卓死了,并州军控制在吕布手里,董卓地女婿牛辅也死了。中郎将牛辅打败了李肃,却自赴死路‐‐听信一巫师的话,斩杀了大将董越,令军心大乱,牛辅见势不妙,立刻卷了钱财,带着几个亲信跑路,结果死在亲信手上了。于是,王允就以为天命在身了。
观大汉国这最后几个掌权者,只能说,大汉国气数已尽。董卓虽去,董卓的部曲尚在,就兵力、战力看,都远远超过了长安的军队。王允&ldo;手握王爵,口含天宪&rdo;,不肯赦免董卓部曲,反而要遣散凉州军。
那时候,长安有传闻说,要将凉州人全部杀光‐‐这未尝不是王允的心意。所以,当董卓的部曲们要求大赦的时候,王允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说:&ldo;凉州军本来就没有错,哪里需要什么赦免?!&rdo;苜蓿
苜蓿
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回答,就把董卓的部曲逼上了绝路。出于暴发户的心理,董卓对名士素来厚待,其中难免有一二与董卓有了点儿交情。王允连这样的名士都杀掉了,这个回答如何能够让凉州军上下安心。于是乎,董卓在关中的部曲,都拥兵自守,不肯从命。
一切的条件都已经准备就绪,贾诩就粉墨登场了。也许有人会说,贾诩这人不够忠心,但张涵非常理解他。无关乎仁义道德,贾诩全家都在关中,稍微退让,立刻便是全家死光光。王允的屠刀都已经高高举起来了,贾诩是断然不肯束手待毙的。换了谁在那个位置上,他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然后,事情的发展就自然而然了。李傕、郭汜起兵,凉州军本就犹疑不定,闻知此事,没有不参与的,待到长安城外,竟聚兵十五万众。凉州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又是为了自家的性命,无不拼死力战。而长安军原也隶属董卓,内外勾连,长安城就破了。
吕布战败跑了,王允留下被杀。从四月二十三日诛董卓,到六月一日长安城破,不过四十几日。献帝刚出虎口,又入狼窝,境况并没有改善,依然还是个傀儡皇帝。只不过,这一回做主的,由董卓一个人,变成了董卓部曲将李傕、郭汜、樊稠三个人。
大汉十三州。张涵已拥有三州六郡国,又在图谋并州。这些地方加起来,接近五州之地,足有大汉国地三四分天下。张涵需要时间消化吸收,巩固战果。换言之,深根固本才是正途‐‐整训精兵,安民屯田,民心归附了。才是再次进攻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