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宛秋再一次叮嘱:&ldo;如果等会太后要把孩子抱走,你可得帮我要回来。&rdo;
赵佑熙拍抚着她说:&ldo;放心,我们的孩子只会在我们身边长大。&rdo;
&ldo;将来你离开南都领兵去外地,也让我们母子俩跟着好吗?我不想留在一个没有你的地方。&rdo;
&ldo;当然!&rdo;分离的痛苦,他早就受够了。可那时候她大腹便便,实在无法随行,现在孩子生下来就不要紧了。
说他恋家也好,自私也好,他有种外人听了可能会觉得残忍的想法:如果新成立的赵国最终为朝廷所灭,他这个统帅也无法幸免于难,他情愿跟妻儿死在一起,也不愿把他们留在这世上受人欺凌。
慈懿宫的正厅里,不仅太后和皇后在,皇上新册立的妃子也在,俞宛秋一眼望过去,发现人数不少。竟有十几位之多。皇后形容憔悴,这些女人反而一脸幸福,她们在做了多年地下情人后,有一天不仅可以见光,还得到了如此尊荣。这结果,可能是她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吧,所以喜气洋溢。
一家三口刚在门口现身,太后就兴奋地喊:&ldo;怀袖,快把孩子给我抱来看看。&rdo;有了重孙,她连最爱的孙子都视而不见了。
俞宛秋抱着孩子作势要跪下见礼,太后忙道:&ldo;免了免了。&rdo;
俞宛秋心里暗笑,她就知道,有了小尧儿,她今儿要少受许多罪,果然,连跪礼都免了。
皇后和各位皇妃一起涌过去看孩子,赞叹声不绝于耳:&ldo;长得真好,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眼如点漆,鼻如悬胆,一看就是福相。&rdo;
&ldo;还用你说,出生十天就被封为郡王,天生就大富大贵。&rdo;
&ldo;长得好像太子哦。&rdo;
&ldo;是啊,尤其是那眉眼,太像了!&rdo;
&ldo;鼻子和嘴巴像太子妃。&rdo;
正七嘴八舌地品评新生儿,门外通报说:&ldo;皇上驾到。&ldo;皇上的笑声老远就传了过来:&ldo;听说咱们家的小郡王回来了,朕特地赶过来看看。&rdo;
太后马上献宝:&ldo;他跟你小时候也有几分像呢。&rdo;
皇上笑得更大声了:&ldo;朕的皇孙,肯定像朕啊。&rdo;
被人遗忘的小两口在大厅中央站了一会儿。自己坐到旁边喝茶去了。
这种热闹气氛一直持续到皇上和太子相继离开,太后才把孩子交给奶娘,开始给俞宛秋介绍在坐的各位。
皇上的妃子介绍完后,俞宛秋知道,今天的会晤,该要进入正题了。
太后首先指着随仪仗队去接她的两位说:&ldo;她们俩你见过了吧,一个是吴昭训,一个是曾奉仪,要论起亲戚来,她们还是太子的表妹呢。&rdo;
城门口见面时人多嘈杂,俞宛秋隐约听见了她们的姓氏,当时就猜到可能与太后和皇后有关,没想到还是太子的亲亲表妹。
看来太后和皇后在给太子纳妃这件事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一家封一个,省得攀比。以前她们之间好像也争得厉害,太后曾自作主张,派人去吴家提亲;皇后更狠,直接把娘家侄女送到太子床上。
她们争来争去,没想到一个庶女横空出世,霸占了太子妃位置,她们痛定思痛,决定一起联手?还是,想用这种方式。在宫里求得一种平衡,让太子身边既有吴家人,也有曾家人,以长久保有吴曾两家的荣华富贵?
不管太后和皇后怎么想,她只管装糊涂,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声:&ldo;表妹好。&rdo;
&ldo;太子妃万安!&rdo;两位表妹赶紧上前见礼。
太后脸上泛起慈爱的笑意:&ldo;这样就好,以后大家和和气气的,一起侍奉太子,哀家还想多抱几个孙子呢。&rdo;
见俞宛秋没吭声,又把另外几个叫过来说:&ldo;她们都是皇上钦点的良家子,等会你回东宫的时候一起带过去。&rdo;
良家子。好像没有正式品级,但也是太子的女人,一旦得幸,就可以册封。唐朝那位有名的沈珍珠,就是以东宫良家子的身份生下了一个儿子,被皇帝封为皇太孙,立刻问鼎太子妃宝座。
良家子一共有八位,刘红芙,吴清瑶都名列其中,再加上吴昭训和曾奉仪,也就是说,太后一下子就为太子纳了十个女人。
‐‐俞宛秋后来才得知,太后想塞进太子东宫的女人,本来有二十个,十个没品级的良家子,十个有品级的: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各两位。皇帝那只老狐狸,既不肯得罪老母,又怕惹火儿子,自己折衷了一下,把人数减半,品级降低,只册了两个低品级的昭训和奉仪。当太后表示不满时,皇上承诺说,只要她们得到了太子的宠幸,一定马上加封。若一开始就封一堆,结果太子根本不喜欢,岂不白白占着名额?以后太子再有新宠时,反而没得封了,太子的妃妾数目也是有限度的。
互相妥协的结果,是吴、曾两家各封了一个,吴家姑娘品级略高于曾家,以示对太后的尊重。
当然,这是题外话,姑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