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的日子&rdo;‐‐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同日本发生了致命的冲突。随后
发生了一场战争,战场遍及地球三分之一的表面,本书力求简要叙述这场战
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活动。中国、马来亚、缅甸、荷属东印度、菲
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阿留申群岛上发生的战斗,被视作一场大规
模战争的几个组成部分,尽管盟军之间发生过深刻的分歧,这场战争终于打
败了日本。本书回顾了日本的进攻在最初获得了令人膛目的胜利之后,如何
在澳大利亚的边境受到阻挠:回顾了后来在中途岛所取得的&ldo;令人难以置信
的胜利&rdo;,这次胜利使实力日增的美国海军得以发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
栖登陆作战,从而使美军穿过遍及太平洋的踏脚岛屿直捣日本本土。
&ldo;人类历史,&rdo;h&iddot;g&iddot;韦尔斯在一九二○年写道,&ldo;越来越成为教育和
浩劫之间的竞赛。&rdo;最能显示这个观察的睿智的,莫过于对引起太平洋战争
的种种历史力量来作一番研究和探讨。太平洋战争是以长崎、广岛上空腾起
令人作呕的蘑菇云而宣告结束的。今天,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导弹随时都可以
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整个世界仍然生活在最终的大规模核屠杀的恐怖之
中。保持这种远远超过需要的核屠杀力量的微妙平衡,成了超级大国双方决
心避免遭受对方核突袭的堂皇借口。
然而,甚至对于和我年龄相仿,只能隐隐约约地记得德国的空袭,和以
电台宣布对日作战取得胜利而宣告结束的那场战争的某些人来说,也不难理
解为什么多数四十岁以下的人,把珍珠港、薪加坡和科雷吉多尔发生的悲剧,
看作是由于在朝鲜和越南发生的更近的战争而显得相当遥远的&ldo;近代史&rdo;上
的一个模模糊糊的阶段。重要的不仅在于这些战争是由一个仍在演变的历史
进程所引起的,而且在于它们发生在世界第一大洋的边缘地区‐‐一个抚育
着世界上多半人口和蕴藏着宝贵自然资源的地区。在一个多世纪里,地球的
这一地区一直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国际竞争的焦点,大不列颠和美国同俄国和
其他欧洲国家,后来又同新兴的工业大国日本争夺在华商业和军事优势。随
着欧洲影响的日渐衰落,象西奥多&iddot;罗斯福、富兰克林&iddot;罗斯福、道格拉斯&iddot;麦
克阿瑟将军和约翰&iddot;f&iddot;肯尼迪这样一些美国领导人,奉行一项与英国、澳大
利立和其他西方强国一致行动,以便使太平洋边缘地区‐‐首先是中国‐‐
的广大市场永远向西方开放的政策。日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这个力量均势
中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