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无耻的还在后面,清剧导演要把几千万明朝子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悲剧史拍成轻喜剧《七品李剃头》--
电视剧《七品李剃头》的背景就是满清撒王爷带队入川,推行&ldo;剃发留辫&rdo;四川人拼死反抗几十年,几百万川人被满清屠杀,剩下全川几万人,后来满清从湖广,两广移民几百万到四川‐这就是湖广填四川。
这就是朱德祖籍广东,郭沫若祖籍福建的原因,这就是今天90以上的四川人祖先是从湖广和两广迁到四川的原因
满清为了把屠四川的罪恶洗脱掉,由满清的御用文人彭遵泗编撰一本《蜀碧》嫁祸张献忠,说张献忠立七杀碑,上书&ldo;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rdo;来表明他屠杀四川人的志向,但是解放前在发现的&ldo;圣谕碑&rdo;(七杀碑)上书&ldo;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rdo;,没有一个杀字!
张献忠死后几十年,四川人还在和满清抵抗,难道被张献忠屠杀了的四川人用鬼魂和满清战斗?张献忠死后,老百姓在他战死的地方建了祠堂秘密祭祀直到现在四川南充还有张献忠的祠堂
一部几千万中国人被屠杀的历史,一段几十万汉人为保存衣冠发式被屠杀的历史,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四川省被屠杀到只剩几万人的悲剧,竟然用《七品李剃头》轻喜剧来描绘,是黑色幽默还是集体失忆?
我们的勇敢祖先,为了反抗满清入侵,反抗满清抢占他们的土地家园,反抗满清抢掠他们的儿女为家奴,反抗无耻的满清用屠杀来改变他们的衣冠发式,就被伟大的编剧捏造为&rdo;土匪&rdo;‐天下哪里有在自己家园里当土匪的神话?满清抢窃了土地反倒成了正义善良的拯救者当成都被满清占据后,汉人被满清赶出市中心,满人便占据市中心为满城,禁止汉人进入‐这种□裸的种族隔离统治,竟然被描绘为美丽善良!
人不能无耻到连尊严,情感,正义和真理都不要!我们究竟怎么了?无视正义尊严仁爱真理!粉饰屠杀野蛮血腥为英明盛世皇恩浩荡!宣传做奴才做贪官做二奶的秘笈!难道辛亥革命近100年后的我们还要《一生为奴》?还要为满清的黑暗血腥歌功颂德?有人性有尊严有真理的任何一个现代人都应该抵制为满清吹嘘的违背史实电视剧!
现在的一些人,其见识,远不如几百年前的明末古人,良知更是泯灭。看见有人指摘满清暴行,揭露清廷愚昧落后专制的丑态,就坐卧不宁,奋袂而起,就要抛出一顶大汉族主义的帽子,破坏民族团结的帽子,咆哮恫吓不已。
在这些东西的荒谬头脑里,似乎为满清空前绝后的种族屠杀的暴行极尽掩盖辩护粉饰之能事,为满清极端黑暗愚昧的统治贴金美化,反倒成了维护民族团结,其无耻程度,昏聩程度,确实登峰造极。莫非他们以为现在依然是三百年前满清愚民专制之天下?
这些人所不明白的是,对满清倒行逆施的严厉谴责,决非民族主义!仅仅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上,对满清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禽兽政权,就应该给予不留任何余地的谴责声讨!满清的建立是野蛮代替文明,是中国历史一次空前的大倒退,任何尚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加以谴责。这和什么民族没有任何关系!
那些在明末反抗满清的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同样也是捍卫文明进步的人类的英雄;那些甘于成为满清爪牙鹰犬,为异族效命卖力,倒行逆施还自以为得意的人不仅是中国的败类,也是世界文明的败类!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本文转载自&lso;《七品李剃头》,滚蛋!(转载)-真的是个态度问题&rso;)
闯王灭了大明朝后,吴三桂借多尔滚的军队剿灭闯军报轼君之仇,但是老奸巨猾的多尔滚一边表演着复明的伎俩为崇祯厚葬,一边偷偷地向南方欢迎清军的南明举起屠刀‐中华帝国就这样被满清窃取
满清皇帝用被宣传成&rdo;好皇帝&rdo;来达到他统治的正统,好皇帝要安稳地统治不能只靠吹嘘,屠杀从江南到四川遍布中国,大明的1亿多人到清初只剩下一半
野蛮的屠杀最容易让文明人屈服,文明人不会让兄弟姐妹父母被屠杀的!因此只有臣服!多尔滚不要汉人成为臣民,要汉人成为奴才,于是&ldo;剃头令&rdo;(&ldo;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rdo;、&ldo;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rdo;、&ldo;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rdo;)
狡诈的多尔滚在刚入关时下了告示:&ldo;天下臣民照旧束缚各从自便。&rdo;来欺骗笼络汉人,但是当汉人慑于屠杀愿意臣服时,他却又下令:&ldo;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rdo;
用彻底的剃头易服来毁灭汉人的精神,永远做大清的奴才!&ldo;剃头令&rdo;激起全国汉人的反抗
孔子后人衍圣公孔闻謤听说&ldo;剃头令&rdo;后上奏满清朝廷:近奉剃头之例,四氏子孙又告庙遵旨剃发,以明归顺之诚,岂敢再有妄议。但念孔子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莫要于冠服。……惟臣祖当年自为物身者无非斟酌古制所载章甫之冠,所衣缝掖之服,遂为万世不易之程,子孙世世守之。自汉、唐、宋、金、元以迄明时,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诚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遗规,不忍令其湮没也。即剃头之例,当时原未议及四氏子孙,自四家剃发后,章甫缝掖不变于三千年者未免至臣家今日而变,使天下虽知臣家之能尽忠,又惜臣家未能尽孝,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本等衣冠,统惟圣裁。&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