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史的角度看,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ot;七七&ot;卢沟桥事变开始,日军经过大约1年半的时间,倾其主力只是占领了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和交通干线地区,其占领是零星的、分散的,更是处处遭遇抗击的、不稳定的,根本没有达到日本大本营原计划的吞并整个中国的目的。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谈及城市之得失时,曾经说,&ot;于必要时机放弃某些可不再守的城市,不但是被迫不得已的,而且是诱敌深入、分散、消耗与疲惫敌人的积极的政策&ot;。
武汉一战,某种程度上,日军在华战略进攻达到了其顶点,之后其战争实力和潜力已难以支持对该顶点的超越,于是被迫调整作战方略,对此,毛泽东有过精辟论述。他在《论新阶段》中指出,武汉会战后,开始了&ot;一个由旧阶段转向新阶段去的过渡期间&ot;,即站在中方的立场看,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而从侵略者的立场看,日军开始由速决军事战略向持久军事战略转变。
武汉会战期间和之后,我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力的抗日军民在敌占区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敌后战场不断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日军有生力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难以自拔,终于自1940年下半年起,在中国战场改采持久性作战方针,转入长期作战态势,为我几年后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从这点上看,与松沪会战、徐州会战等一样,武汉会战也从正面吸引了大批日军主力,为我创建抗日根据地、不断开辟敌后战场准备了外部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那样,&ot;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ot;。
武汉会战还充分调动起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各方人士、各个党派和团体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爱国热情,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公务人员、工商企业者等等,有一分力使一分劲;募捐、游行、演出、演讲、慰问等等,活动层出不穷,众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不仅在大武汉地区掀起了保家卫国的高潮,而且带动了全国各地抗日运动的蓬勃兴起。
武汉会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作出了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会战迟滞了日军在迅速结束在华战争之后,北犯苏联、南侵东南亚以及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展开全面争夺的侵略和战争计划,在一定时期内牵制了日军的后续侵略步骤。正如毛泽东在会战爆发前夕所判断的那样,&ot;日本打了中国之后,如果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日本还有足够力量的话,它一定还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甚至两头都打&ot;。此外,会战期间,中华儿女迸发出的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赴国难,以弱敌强,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热情极大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不少国家和友好人士纷纷表达了支持和同情,苏联航空志愿队还直接来到中国,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谱写了一曲共同反侵略、抗外敌的国际主义壮歌。
---------------
失利原因
---------------
毛泽东曾指出,&ot;国民党在1937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ot;、&ot;所有前线的军队,不论陆军、空军和地方部队,都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ot;。这自然包括了1938年间发生的武汉会战。
但是,尽管国民党军事当局在武汉会战中投入了自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兵力、中华儿女为保卫大武汉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武汉会战最终还是失利了。1938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达了弃守武汉的指令。
会战失利的原因多方面,归结起来,大致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客观上看,中日当时在战争力量对比上处于敌强我弱的总体态势,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增长迅速,工业逐渐发达,技术水平提升很快,战前年产钢已达640万吨、生铁309万吨。并且日本实施多年的对外军事扩张政策,特别是自甲午战争之后从中国搜刮了大量战争财富和资源,既极大地削弱了对方,又充实壮大了自身的侵略力量,因此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言,&ot;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ot;。与之相比,中国&ot;依然是一个弱国,我国在军力、经济力、政治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ot;。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在大敌压境、外敌虎视眈眈的情形下,竟然声称&ot;攘外必先安内&ot;,致使大量的国力耗费在内战上,军费开支巨大,债务负担沉重,人民民不聊生,国内经济难以得到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现代工业仅有萌芽,基本属于农业国,只能生产步枪、小口径火炮等轻型武器,根本无力建设和发展国防,年产钢不足千吨、生铁不足10万吨,坦克、飞机、军舰等重型装备没有自主研制能力,军队战斗编制中所配备的重型武器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以及作战训练水平、战术思想与长期进行侵略战争准备的日军相比,更是落后许多,海空军实力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因此,自&ot;七七卢沟桥&ot;事变以来,尽管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并不居劣势,但技术装备体系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在正面战场上依然节节败退,失地丢城,大好河山沦陷于日军蹂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