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脸一沉,轻斥道:&ldo;怎么你也变得这样嚼舌根起来,要是你也学着别人搬弄是非的话,我可不敢要你了。&rdo;
紫鹃忙道:&ldo;好姑娘,我不说了就是。&rdo;紫鹃瞅着黛玉不高兴了,再也不敢继续说下去。
黛玉见案上正放着字稿,那是早起的时候临的字,如今还差两篇就临完呢,便要下床来写。
紫鹃正想劝黛玉多休息时,却听见院子里有人说话的声音:&ldo;林姐姐起来了吗?&rdo;
紫鹃忙迎了出去,见是探春来了,笑道:&ldo;三姑娘早,我们姑娘才起呢。&rdo;
探春自个儿揭了帘子走了进去,见黛玉正立于案边,手扶着一把紫檀木的玫瑰椅。
探春手摇纨扇笑说道:&ldo;我还以为扰了林姐姐午休呢,没想到林姐姐今日身子倒好。对了,昨儿我听老太太说给林姐姐换个方子,不知林姐姐吃着新药可还习惯?&rdo;
黛玉忙将玫瑰椅让与探春坐,自己在一描金绣墩上坐了,含笑道:&ldo;还是三妹妹有心特意来问,多谢你记挂着。新开的药才喝了一次,效果什么的也还不知道,就是味儿又重了些。&rdo;
探春望着壁上挂着的一副欧阳询的(兰亭序)赞赏不已:&ldo;林姐姐屋里果然收着好东西呢。我就喜欢率更的楷字,只是当初学着写的时候没有学他,而学了赵孟頫的。&rdo;
林黛玉笑道:&ldo;这两人别具一格,欧阳的字笔力险峻,结构独异,而赵的字秀丽,飘逸。他们都说三妹妹有气魄,你又喜欢欧阳的字,看来真不差。三妹妹的字写得好,不如写个单条送我吧。&rdo;
探春倒也谦虚:&ldo;我那字写得也不怎样,是林姐姐高看了。哎,我还想着秋天了,又该做ju花诗了,哪知今年人这么的不齐全。二姐姐是有了人家,很难回来,就是回来了又能怎样。上次在太太房里偷偷抹眼泪,可不是让人心酸。说来还是二姐姐性子太弱,孙家太不是东西了。&rdo;
林黛玉听说迎春的遭遇不免心里生了些感慨。这有娘家势力的尚且如此,可怜自己无父无母,可叹孤女一个,将来的遭遇又能好到哪里去。
探春见黛玉眼中有泪,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忙忙的又说:&ldo;少了二姐姐倒也不觉得什么,她本也不大会作的。只是这宝姐姐有了新嫂子,如今是不上我们家门了,又听得史妹妹如今有了日子也是不来了。我这诗社开得不好,选在了秋天,看来注定是要流散的。&rdo;
&ldo;都是要散的,三妹妹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得么?&rdo;黛玉微微一叹。
探春被黛玉这句话堵得不知说什么好,正想岔开话题时,却见探春身边的侍书跑来急急忙忙的说道:&ldo;找姑娘好了好几个地儿也没见着姑娘,原来是在临姑娘这里。姑娘和林姑娘快去太太房里看看吧,据说宫里的娘娘抱恙了,太太正急着要去宫里探望呢。&rdo;
两人听说皆是一怔,黛玉又加了件衣裳便和探春携手前去王夫人房里。
且说王夫人听闻元春染恙之事心急如焚,忙忙的让彩霞等替自己妆饰起来。李纨和凤姐也赶到了,凤姐在跟前劝慰道:&ldo;太太先别急,或许是娘娘想太太了,传错了话。说不定没什么要紧的。只是让太太进宫去探望下娘娘。&rdo;
王夫人自然是六神无主,只得祈祷:&ldo;但愿是传错了话吧。&rdo;丫鬟们的协助下王夫人总算是穿戴整齐了,不曾落下一件。手上没帕子,正回身要帕子时,只见黛玉坐在那里。猛然间惊醒了王夫人的一些心事,暗想今天进宫必须去讨个旨意,要不然就晚了,省得日后麻烦。王夫人上轿前又嘱咐李纨、凤姐等在贾母面前要说得缓和些,别惊着老人家了。
元妃抱恙之事惊动了两府大小上下,尤氏听说了此事也急急的赶到了贾母的房里等候消息。王夫人于未末进宫,如今到了酉牌时分了还不见她回来。大家都聚在贾母房里,贾母毕竟是上了年纪之人,听说第一得意的孙女抱病身子自然也不大痛快,于是半卧在榻上,让玻璃等拿着美人捶给自己轻轻的捶腿。
林黛玉和探春围坐在贾母的榻前。惜春则一人在角落里显得有些孤零零的,也不和丫鬟搭话。宝玉从学里回来了,听说此事后也急急的赶到了这边。先是规规矩矩的给贾母请安,接着又向其他长辈们行了礼。然后悄悄的在黛玉身边低声问她:&ldo;妹妹今日可好?&rdo;
&ldo;好,多谢你想着。&rdo;黛玉身子不大舒适,加上元妃之事也无心兜揽,加上午睡不足的缘故身子愈发的不自在。
正当大家等得不耐烦时,贾琏走了来,向贾母禀道:&ldo;老太太,宫里传出话来,请老太太也进宫去。另外让媳妇也跟着去。&rdo;
凤姐听说只得与鸳鸯等人伺候贾母更衣穿戴。贾母年纪虽大,心里却明镜似的,总觉得今天这事有些不大对劲,娘娘到底得了什么重病。凤姐指挥了一回,同时也得回房换身衣服。她悄悄的将贾琏叫到一旁细问道:&ldo;到底要不要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