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点,李贽也颇有不少惊世骇俗之论。理学家说:&ldo;饿死事小,失节事大,&rdo;他说寡妇可以再嫁;卫道士说卓文君是&ldo;淫奔&rdo;,他盛赞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结合是&ldo;善择佳偶&rdo;,合乎自然之性;史学家说武则天是篡夺大权,他激赏武氏以女流而治天下,是了不起的女强人;统治者视百姓因无奈铤而走险是&ldo;大逆不道&rdo;,他却说官府的腐败&ldo;使豪杰抱不平之恨,英雄怀罔措之戚,直驱之为盗也&rdo;,是&ldo;官逼民反&rdo;,民不得不反;传统的观念是&ldo;男尊女卑&rdo;,女人永远是女人,他说:&ldo;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人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rdo;6在禁锢深重的封建时代晚期,李贽的呐喊给思想界带来一线光明。同时,他公然的离经叛道也使理学家们恼羞成怒,使统治者胆战心惊。他们围攻李贽,对他施加种种政治迫害,说他&ldo;狂诞不经,大逆不道&rdo;,加以&ldo;敢倡乱道,惑世诬民&rdo;的罪名。万历三十六年(1602),皇帝亲颁圣旨,缉拿李贽治罪,76岁高龄的李贽愤而以剃刀切喉自尽,结束了他的一生。
李贽死后,他的&ldo;异端&rdo;思想仍为统治者所畏惧。从明到清,统治者们总是设法禁毁他的著作。值得庆幸的是,李贽死后,其&ldo;名益重,而书亦传&rdo;,这大约是统治者和理学家始料未及的。
注释1《焚书》卷一《答焦漪园》。
2《焚书&iddot;自序》。
3《藏书&iddot;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4《焚书&iddot;答邓石阳书》。
5《焚书&iddot;童心说》。
6《焚书&iddot;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魏忠贤乱政明朝宦官之为祸,以熹宗时魏忠贤为最。
明初,设置宦官,仅为供奉内廷,备扫除之役而已。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前代之失,置宦官不及百人。后定为十二监及各司局,且定制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穿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并铸铁牌于宫门曰:&ldo;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rdo;1成祖以后,对宦官渐加委任,出伎、专征、监守、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始。及英宗宠信王振,武宗宠信刘瑾,宦官专权跋扈已不可制。及熹宗时,魏忠贤&ldo;挑斥异己,树立党羽,专擅宫廷,茶毒正士,其祸为有明一代之冠。
魏忠贤,肃宁(今河北肃宁县)人。少无赖,与群恶少赌博,不胜,为赌徒所逼,自阉,改姓名为李进忠。万历中,入宫为宦官。因与皇长孙朱由校之乳母客氏相好,深得皇长孙信任。
万历四十八年(1620),神宗死,皇太子朱常洛嗣位,年号光宗。光宗即位不及一月而暴卒,乃由长孙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熹宗即位,魏忠贤、客氏并受宠。登位未逾月,封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亦自惜薪司迁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恢复其姓,赐名忠贤。忠贤目不识丁,本不该入司礼监,因客氏故得之。魏忠贤性猜忌、残忍、阴险、毒辣。与客氏狼狈为奸,清理内廷,排斥异己太监,分置心腹太监于内廷各衙门,用&ldo;司礼监王体干及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为羽翼,宫中人莫敢忤&rdo;3。内廷实权乃为魏忠贤、客氏控制。
掌握内廷实权后,魏忠贤又阴谋染指朝政。其时熹宗年少,不爱过问朝政,乃&ldo;日引帝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rdo;。熹宗尤好木工作业。&ldo;斧、锯、凿、削,巧匠不能及。日与亲近之臣涂文辅、葛九思辈朝夕营造。造成而喜,不久又弃,弃而又成,不厌倦也&rdo;4。每当熹宗引绳削木,全神贯注于木工作业时,魏忠贤等往往上前奏事,熹宗厌之曰:&ldo;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rdo;于是魏忠贤辈乃得擅作威福,为所欲为。魏忠贤又&ldo;劝帝选武阉,炼火器为内操&rdo;5钲鼓之声,震撼宫禁,带甲出入,恣为威虐,魏忠贤气焰益盛。
天启三年(1623),魏忠贤兼掌东厂,操生杀大权。至此,嘉靖以来一度衰微之明代宦官专权局面又以魏忠贤为首再度出现。
东林党人对宦官势力之卷土重来深有疑忌。侍郎陈邦瞻、御史周宗建、王心一等,于熹宗即位之初即上言力请抑制魏忠贤及客氏势力:&ldo;请遣客氏外出。&rdo;结果非但不准,反而&ldo;俱被诘责&rdo;。刑部主事刘宗周弹劾魏忠贤误导熹宗不理朝政、终日嬉玩。熹宗大怒,幸有大学士叶向高力救,始免于难。魏忠贤、客氏有熹宗为后盾,东林党人抵制宦官之尝试均遭失败,而魏忠贤、客氏反设计奏驱逐内监王安出宫,加以杀害,以断东林党人与内廷之联系;又攻讦奏逐客氏之大学士刘一燥,刘被迫辞官。
初,神宗在位时,东林党人不受重用。光宗暴卒后,杨涟、左光斗等扶立熹宗登位。自此,东林党人始受重视。天启初年,内阁、都院、吏部、兵部、礼部等要职皆为东林党人把持。叶向高、韩圹、邹元标、赵南星、王纪、高攀龙等皆居高位;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等控扼言路6,东林权势,盛极一时。但东林党人失之偏激,难以容人。凡与东林党忤者,一概视之为邪党、异党,加以排斥。非东林党诸臣人人自危。及魏忠贤势盛,被视为邪党者,争附魏忠贤,欲仰仗魏忠贤以报复东林。一股以宦者为主干的邪恶政治势力逐渐形成,时人称之为&ldo;阉党&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