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三国正史上三国第一谋士是谁 > 第34章(第2页)

第34章(第2页)

贾诩不用猜都知道他要玩一招暗度陈仓,先假意要刘备,公孙瓒哪里会肯放自己这有大才的昔日同窗走,而且刘备这一走,他那两结拜弟弟定也随着离去,他战线吃紧,正是需要这等将才的时候,怎么可能同意自断臂膀。

等他恨吕布等人挟恩图报,偏偏又缺不得粮糙,不知如何应对这狮子开大口,百般为难时,再故意松口,勉为其难地改要些不如刘关张的旧日白马义从当个添头,公孙瓒定会觉得是占了老大的便宜,立即答应,等刘备等人从战场脱身,察觉心爱的赵子龙已被送走时,也为时已晚。

贾诩听得眼皮跳了跳,好笑道:&ldo;不过一初出茅庐的小卒尔,重光会否过于慎重?若真开口要了,承此厚情的公孙伯圭也不会小气至此,吝于将赵子龙借出。&rdo;

燕清认真道:&ldo;小心驶得万年船。况且相中子龙之才的,绝非只有清一人尔,若不是那慧眼如炬的皇叔大人自己也正寄人篱下,空有识才爱才之心,无己身立足之处,早由不得我等下手了。&rdo;

燕清说得是大实话,却叫贾诩嘴角一抽,根本懒得问不过是一个送信的,怎就成了他口中遭万人争抢的香饽饽了,直接道:&ldo;一切听从重光吩咐便是。&rdo;

燕清笑道:&ldo;就等文和这句话了!&rdo;

贾诩没好气地抱怨:&ldo;你却狡猾,不与元直说,单来寻我。&rdo;

燕清理直气壮道:&ldo;清于元直眼中,尚是个正人君子,倘若说了,岂不是又要多一人对清之所作所为横眉冷对?&rdo;

贾诩:&ldo;……&rdo;

等他们能心平气和地坐在官邸的议厅里讨论正事,已是次日。

见吕布脸色阴沉,一副余怒未消的模样,作为首要从犯的张辽贾诩默默颔首、眼观鼻鼻观心,未参与进来的高顺徐庶则不明情况、一副想问又不好问的模样,身为罪魁祸首的燕清唯有深吸口气,先将事先备好的舆图挂了出来。

&ldo;诸位请看。&rdo;

这张地图远比吕布军中之前所有的那张要完善具体得多,也的的确确是得来不易。先是燕清按照记忆中的那张东汉末年地图,对旧图做了一些修整,又在过去数月里派出百来行商去实地考察印证,才绘制出的最终成品,可谓是这世上绝无仅有的存在,一下就劫取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但凡是个行军打仗的将领,都深知有张精准地图的珍贵,高顺等人赞不绝口不说,就连面色阴云密布的吕布都被有些着迷,不由自主地抚着它,瞧了又瞧。

燕清也不拦着他们对这初次见到的新鲜地图动手动脚,等他们过完瘾了,才清清嗓子,开始道:&ldo;依清之见,既天子有诏,主公向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未尝忘君,亦非骄矜忘本之徒,自是非奉不可。然寒天地冻,远途征战,是不恤百姓,腾与遂兵势大,贸然发兵犹如以卵击石,届时不仅不起震慑之作用,且叫朝廷与主公颜面大失,是不智之举。既不便正面与敌,何不尝试以言止戈?&rdo;

徐庶凝眉道:&ldo;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上策,只是不知重光欲从何处着手?&rdo;

燕清微微一笑,却未立即作答,而是点了若有所得的贾诩的名:&ldo;文和乃凉州姑臧人士,对当地的局势,想必要比我要清楚得多吧?&rdo;

史上这计策,可正是贾诩想出来的,他就不乱抢风头了。

贾诩挑挑眉道:&ldo;马韩面和心不合,可离间二人,使其内斗。&rdo;

燕清含笑颔首,戳了戳地图上凉州的位置,比划了下马腾与韩遂势下的地盘,思及有几位武将在场,不再咬文嚼字,尽可能说得浅显易懂一些:&ldo;正是如此。出兵勤王,顶多损其皮毛,马韩二人见势不妙,自可缩回凉州去休养生息,我等却将元气大伤,可谓得不偿失。万一关中此时有人趁我势后方空虚,率兵偷袭,不但腹背受敌,难以为继,且一个回援不及,就连后路也被断了,百姓亦将再陷涂炭绝境,又指望谁能护得天子安全?除非已兵临长安城下,绝不可出兵。&rdo;

&ldo;然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rdo;一不小心就习惯性地将下半句给带出来了,感觉到气氛那一瞬的凝固,燕清尴尬地轻咳一声,假作若无其事地继续道:&ldo;偌大凉州,唯马韩两家独大,又离得如此之近,哪有不发生摩擦的道理?他们若因利而合,亦会因利而分,即便是血亲骨肉,因权相煎者亦不计其数,更遑论是已成气候的两派人马?&rdo;

燕清信心十足地笑道:&ldo;古有二桃杀三士,清虽不才,也愿做这向圣上进言之人,定马到功成,叫一职顺离二虎。&rdo;

就在众人缄默,陷入沉思之际,一脸漠然,心里却始终警惕的吕布忽然灵光一现,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蓦然拍案而起,大怒道:&ldo;重光昨日所言岂不是又在戏布,否则怎会刚一回来,就又要为那两头公老虎的破事自请去长安面圣!&rdo;

燕清:&ldo;……&rdo;

你所关注的重点似乎才大有问题吧?

第40章虚心好学

燕清没想到的是,对他本人亲自跑一趟的事持有反对意见的,不止是在他眼中堪称无理取闹、非常应该被直接叉出去的主公吕布,就连其他人,也是半点不赞同的。

&ldo;军中怎长久离得重光坐镇?&rdo;徐庶蹙眉道:&ldo;此计甚好,可既是通过陛下下达旨意,另择一妥当明理、能言善道之人去劝便是,若诸事都需重光亲力亲为,还要吾等何用?&rdo;

前不久分明还与徐庶吵得面红耳赤的贾诩也不计前嫌,毫不犹豫地跟他站在了同一战线上,眯眼盯着一脸坦荡的燕清,阴测测地道:&ldo;诩亦认同元直之见。重光且将章程写下,此事便可转给诩或是元直,不必亲自前往。&rdo;

一般无条件听从燕清话语的高顺也明确地表示了反对:&ldo;有强敌环伺,不可不慎,主公身边断不可缺了重光辅佐。&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