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王莽篡汉 > 第149章(第1页)

第149章(第1页)

王闳惊诧万分:

&ldo;堂兄,新都那地方有神医吧?几年不见,您还修成了医道!我真服了您了!&rdo;

王莽作个鬼脸儿:

&ldo;什么医道?我是医不好瞎医,道不好胡道!得了,不说这个了,你还是跟我聊聊丞相王嘉吧!&rdo;

&ldo;好。王丞相为董贤封列侯的事触怒了龙颜,让天子狠狠克了一通,按说您就消停会儿吧?他不介,不接受教训,打定主意要跟董贤死磕。这不,前几天皇上要益封董贤两千户食邑,又惹得王丞相引经据典将古比今弄了一骡车的反对意见,气得皇上直拍桌子,我看哪,早晚有一天王丞相得栽在董贤这件事上!&rdo;

王莽叹息一声:

&ldo;唉!太刚则易折!王丞相也算是个血性男儿、骨鲠之臣!不过,他这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能理解他!当年为了宫中宴会的座位问题,我不也是得罪了傅老婆子?有时候,道理都明白,真做起来就没那么冷静了,要不怎么说,有三种人不能当官儿呢!&rdo;

王闳请教:

&ldo;哪三种人?&rdo;

王莽望着车外:

&ldo;第一种,有脾气的人,第二种,有脾气又有眼力的人,第三种,有脾气有眼力又有正义感的人!特别是这第三种人,当官儿没有长久的!&rdo;

王闳刚入仕途没几年,正在虚心好学阶段,不花钱的补习班不上白不上:

&ldo;哦?这是为什么呢?&rdo;

王莽挺耐心,向他免费施教:

&ldo;第一种人,不管对错,见着不顺眼的事就发脾气,所以他会得罪所有的人;第二种人,能分出对错,但分不出对方是有心还是无心犯错,见着不对的事就发脾气,所以他会得罪所有做错事的人;第三种人,不但能分清对错,还能分清有心无心,见着故意干坏事的才发脾气,所以他得罪的,只是那些居心不良的人。不怕得罪所有的人,也不怕得罪做错事的人,怕的就是得罪心肠歹毒去干坏事的小人!这种小人,害起人来能搞到炉火纯青、天衣无缝的地步,得罪了他们,你的官儿还做得长久吗?别说官儿了,怕是连身家性命也保不住呢!&rdo;

不幸的是,王嘉王丞相正是王莽说的不宜当官儿的第三种人!

就在王莽奉诏回京后没多少日子,皇太太后傅仙音咽下了她最后一口气。

哀帝真是把董贤爱到了极点,亲奶奶的死,并没有让他怎么伤心,反倒为他提供了一个向董贤表示爱心的绝好机会!

他拿唾沫弄湿了眼圈儿,趁着还没干透,跑到王政君宫里:

&ldo;呜呜大皇太后,呜呜呜,皇太太后崩了,呜呜呜鸣,她崩得不安心哪!&rdo;

尽管王政君跟傅仙音之间有那么多的芥蒂,但死了死了,一死百了,素称心地善良的王政君总不忍心看着博仙音就这么带着心病睁着眼睛走哇?阴曹地府也没有好大夫不是?

&ldo;皇太太后有什么未了之事?皇上不必如此悲伤,说出来,看我能替她做什么不能?&rdo;

哀帝要的就是这句话:

&ldo;呜呜,她老人家有遗诏哇!要给董贤益封,可是还没等她付诸行动呢,她,她,她就蒙主召唤了!呜呜,我可怜的奶奶,这么点心愿孙子都没能满足您,孙子真是哭着进门儿‐‐不孝(笑)到家了!呜呜!&rdo;

趁王政君低头擦眼泪,他又抹了两把唾沫到眼皮上。

&ldo;益封他多少?&rdo;

&ldo;不多不多!才两千户!呜呜!多乎哉?不多也!呜呜……&rdo;

王政君被哀帝&ldo;呜呜&rdo;得心烦:

&ldo;皇上龙体要紧,别&lso;呜呜&rso;了,不就两千户吗?朕就替我那老妹子完了这桩心事吧!&rdo;

哀帝蹦了起来:

&ldo;敬礼!皇孙替她老人家向您表示十二万分的感谢!嘻嘻……啊不,我是说呜呜……&rdo;

哀帝这两下子,蒙得了王政君,却蒙不了&ldo;第三种人&rdo;丞相王嘉。

王政君的诏书送到了丞相、御史办公桌上,王嘉冷冷一笑:

&ldo;哼!皇上啊皇上,您这种把戏只好去哄董贤那样的黄口孺子!什么太后遗诏!我好歹也是丞相,还能看不出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do;

拽过封条,把诏书封了个严实,还盖上了丞相的大红戳,这是规矩,意思是不予公布。

不但不予公布诏书,王嘉还又写了一道封事,去谏劝哀帝:

&ldo;老臣听说,爵禄之地,都归上天所有,古书上写着呢,&lso;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rso;,就是说,是上天用不同的制服或者制服的不同花纹,来分别授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五种有德之人,而由君王代替上天执行这种爵位的颁发,能不慎之又慎吗?割出国家的土地,去封赏臣下,一旦所封非人,全国上下都会心中不服,甚至因此影啊了阴阳天道的调和,给天子本身造成严重的灾祸。如今您龙体久病不愈,老臣琢磨着,这跟您封赏不得当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对高安侯董贤这种佞幸之臣,您把最高的爵位给了他,使他尊贵,用尽了财物封赏他,使他富有,甚至不惜伤害自己至尊的身体,来宠幸他!帝王的尊严不复存在,内府的收藏已经竭尽,您还嫌不够?还要益封!皇上,财富可是老百姓创造的!当初孝文皇帝贵为天子想建一座露台,心疼百金的花费,都忍下没建。而今董贤大手大脚,拿国家的赋税去施个人的恩惠,有时一家就有受他千金之赠的,这是前所未有的!他的行为早就纷纷扬扬惹起了多少人的不满甚至怨恨!街面上有句话,叫&lso;千夫所指,无病而死&rso;,背后戳他脊梁骨的,其实又何止于夫万夫!老臣都替他担心,真怕他不知什么时候就让老百姓给活活骂死!如今太皇太后降诏,说永信太后有遗命,让臣等为董贤增益食邑,这臣就不明白了。这阵子山崩、地震、日食,分明是阴气侵阳的戒兆,怎么还要再助长董贤这股阴气?他这叫&lso;臣骄侵罔,阴阳失节&rso;,对您是大大的不利,您病体总不见好,又没立下继嗣,正应当思正万事,顺天之心,应民之意,以求福佑。怎么还不把龙体当回事,在董贤身上下那么大功夫!难道您就一点儿也不想想,高祖皇帝创下大汉基业多不容易!您就不打算让江山社稷一代一代往下传?孝经上说得好,天子有净臣七人,就算无道也不至于失去天下,臣不敢说您无道,但倒想做做净臣!所以,臣把太皇太后的诏书封了,不敢让它被别人看见。这倒不是臣怕得罪人,不愿意自己出头来反对益封,实在是臣不敢再冒犯皇上龙颜,惹您病上加气。臣话说到这份儿上,全凭您掂量着办了!&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