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引证一下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卷第472页中的话来结束我对外国人评论的引证:&ldo;目前正在战斗的潜艇是用一种通气装置装备起来的,通过一根管子吸入空气,同时可在水下充电。这仅仅是邓尼茨设计出来的潜艇战新方案的序幕。他打算采用观已制造了数量很多的新型潜艇,其中第一批已试航完毕。德国真正的胜利取决于这种潜艇能否立即大量投入战斗。他们的水下高速以新的困难威胁着我们,并且如邓尼茨所预言的那样,事实上对潜艇战进行了一场革命。&rdo;
我以为,这些评论是令人信服的。英美的整个防御几乎都是建立在对德国水面上的潜艇的测定和攻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反潜艇的水下窃听器一潜艇探索器的窃听范围很小,并且如同战争实践所证实的那样,这种仪器易受其他噪声和其他环境的干扰,所以它在英美的防御中只起到很小的作用。如果德国潜艇部队能象采用新型潜艇那样,采取一种崭新的方法,把作战、战术和攻击完全转入水下,通过能以高速进攻的潜艇而占优势,并能由此摆脱追击的话,那末,问题就很清楚了,英美的飞机、驱逐舰和其他监视部队几乎就会失去了它们迄今为止的防御作用。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新型潜艇在紧靠英国海岸的战斗中已证明了这一点,战后的试验和调查也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点。
在战争末尾,为什么这种新型潜艇未能及时地大量地投入战斗,其原因已由罗斯基尔海军上校在上述的1959年2月8日《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所持的看法中提到过了。
二十七、您对卡萨布兰卡会议有什么想法?
英美和他们的盟友苏联元首斯大林元帅迫切地希望协调他们的战略行动,以便这些盟国通过一项统一的计划,来取得最理想、最良好的战果。为此,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3年1月底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了会晤。斯大林未能参加这次会议,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允许他离开俄国。
这次会议的根本的战略观点是:英美应尽快地从法国北部侵入欧洲。会议确认,这一入侵将彻底改变德国的战局,因为这样一来,德国就不得不再次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尽管迫切需要尽快地进行这次入侵,但是,英国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甚至丘吉尔,都在这次会议上极其明确地指出,在1943年还不具备这次入侵所需的&ldo;物质&rdo;前提即海上运输所必需的船只。这是正确的。美国人被英国人的论据说服了。因此,他们决定,首先必须消除德国潜艇战这一主要危险。所以,反德国潜艇战应占&ldo;优先地位&rdo;。否则,在其他战场上的推进就不会成功。
这就是卡萨布兰卡会议的战略决定。会议所作的第二个决定是政治性质的。在这以前,这一决定已得到美国国务院和英国内阁的赞同,并由罗斯福于1943年1月24日正式宣布过。他声明说:德国及其同伙除了&ldo;无条件投降&rdo;外,盟国决不允许以其他条件来结束战争。
英美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是出于以下两个主要原因:第一,盟国在西欧开辟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二战场,当然是符合斯大林的最大利益的。只有这个第二战场才能从根本上彻底减轻俄国人在他们本土对德作战的负担。盟国尽快地实现入侵是符合俄国人的最大利益和斯大林一再明确提出的要求的。这时,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把开辟这个战场的日期又推迟了。为此,罗斯福和丘吉尔想作出一个能平息斯大林怒气的决议,作出一个如丘吉尔所说的&ldo;将鼓起全世界朋友的勇气的决议&rdo;。
毫无疑问,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
这个要求的第二个主要目的,就是宣布英美对战后年代所设想的和平世界的先决条件。盟国认为自己有能力创造一个和平世界,并且采取措施,想排除他们在这次战争中的敌国参与创造和平世界的一切活动。这就是说,他们想在缔结和约时使敌国处于完全瘫痪状态。这样他们就能把一切条件强加于它,而这个瘫痪了的国家就不得不逆来顺受。
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无疑也是对全体德国人民的一种歧视。斗争的矛头不是对准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而是对准了德国人民,并且要把他们彻底打垮,倒在地上起不来为止。
这个要求对德国人民在1943年的情绪和对我们继续进行战争的必要性的认识产生了什么后果,我在回答第二十八个问题时还将详细地谈到。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几个英国人和美国人对无条件投降的这一政治要求所作的政治评论:英国历史学家富勒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无条件投降的这一政策的结果,&ldo;使得战术上极其荒谬、战略上毫无意义的战争继续下去&rdo;。
轴心国加强了抵抗。由于一切实现有条件投降的道路都被堵死了,因此就不得不把战争进行到德国彻底崩溃为止。
英国部长汉基勋爵就无条件投降这一要求抨击了这一政策的炮制者的道德观。他说:&ldo;不幸的是,这一如此违背耶稣登山宝训精神的政策,并不适于加强盟国的道德地位。&rdo;
海军上将尼米兹在他的《大西洋上的胜利‐‐同轴心国的海上作战》一书第129页上关于无条件投降的这种要求写道:&lso;罗斯福总统在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的当天,向新闻界宣布了一项他本人与丘吉尔首相共同拟订的政策,这使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军界领袖大为震惊。这就是美英只接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既不提出条件,也不就条件进行谈判,就是拿破仑在他达到征服别国的顶峰时也没有把谈判的大门关得这么死。决定这样死板的政策已经够糟了,再把他公布于众那就更糟了。无条件投降的政策是与英美政治家过去的诺言‐‐他们不是与人民作战,而是与那些引导人民走上歧途的头目作战‐‐相矛盾的。这种错误的政策即使十七、十八世纪的政治家们也未曾犯过,他们比今天他们的某些后辈更懂得,今天的敌人也许有需要成为明天的盟友。而且追逐一场彻底胜利的战争,会使得战胜者和被战胜者同归于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