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江山社稷的稷子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ldo;梦中身&rdo;对人有什么影响呢?

张玄良认为祸福相倚,智如庄周者,能够在真实虚幻中启发思考,最终使二者无分彼此,明心见性,发现最终的本我,即道之所在,这就是破障,非悟心超卓之人不可达也。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散落的记忆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ldo;梦中身&rdo;过于真实,就是&ldo;梦为真&rdo;了,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梦幻与现实存在强烈的反差,容易令人行为失措、迷失自我。张玄良主张,若人生来具有&ldo;梦中身&rdo;的现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即道家所说的&ldo;归常&rdo;,不为外物所扰,&ldo;不以物损真&rdo;。

在李青筠看来,&ldo;梦中身&rdo;的说法不难理解,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容易产生人格分裂之类的心理疾病。

好比李青筠自己的经历,从二十一世纪三十多岁普通大叔到千年多前大家族里的小屁孩儿,能没有落差吗?心理年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无一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自我的认知与别人的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一般人真的适应得了吗?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得到认同是人的基本需求,你是自己心目中的李思云,还是别人眼中的李青筠?长此以往,渐渐地可能会形成两个不同的人格,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至于李青筠为什么没有出现心理隐患,呃,因为他是主角呗!

李玉成一脸神秘地说:&ldo;据闻,玄良天师隐世之前,曾与太祖皇帝详谈,内容不明。不过此后即有了&ldo;还真&rdo;之说,各大世家也积极响应。此事世家之中只有家主及核心子弟才能与闻,原来,玄良天师有言,凡&ldo;梦中身&rdo;达到&ldo;梦为真&rdo;地步的人,其实为仙灵或妖孽转世之身,生而知之,在人间修行以得道,每个修行者必占尽家族之灵气,是以在此之前那些生而知之者,身后家族必定败落!&rdo;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李青筠简直无语,这玄良天师也太能扯了吧!这么忽悠居然让人相信了。这也主要是有先例于前,数百年来的穿越者,只有李青筠这样的同类人方能清楚分辨出来,比如公子高就不为世人所觉,而世人们发现有别于常人的都是生而知之者,那些人打小就显露出有别于常人,巧合的是这些人所在的家族最终均走向了衰灭。

与李玉成的一番话,非但没有消除李青筠的困惑,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穿越者,从小接受过的无神论教育或有些动摇,但对事物的理性判断还是不变的。张玄良的话只能骗骗不知道的人,李青筠自己就可说是生而知之,怎么会变成妖孽、仙灵了?况且历史上混得不错的穿越者还是有几个的,只是他们都更善于保全自己,没招人所忌。

李玉成见李青筠沉思不语,补充道:&ldo;事情就是这样,还真殿就是根据玄良天师的指点建立起来的,以甄别出生而知之的幼儿,各世家心忧家族存亡,均赞成此礼,就连皇族弟子都不例外。&rdo;

李青筠问道:&ldo;&lso;还真礼&rso;时,发现这样的幼儿如何处理?&rdo;

李玉成笑得有些勉强:&ldo;这个……据说如果是仙灵转世就礼送一番,打哪儿来还回哪儿去,妖孽的话会被镇压在功德塔中,功德塔其实就是镇妖塔,将妖孽镇压在那里可保江山气运。而今还真塔经三百年现已全相筑成、功德具显,使常佑下民,世人无需再行&ldo;还真&rdo;之礼,实乃天授无上功德!&rdo;

还真塔指的是一个塔林建筑群,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几百年前了。大汉自建国之初,就开始起建还真塔,每年一座小塔、十年一座大塔,直到近几年才停止兴建。有意思的是,还真塔并不是佛家的墓塔,而是道门法塔,世人称&ldo;无量寿福功德塔&rdo;。

李青筠眉头紧锁,张玄良是不是看过《封神演义》之类的呀?连镇妖塔都出来了,这事感觉跟听评书似的‐‐邪乎!此事必定还有什么,只是再难打探到更多了。这个张玄良也是不简单,竟能扯出如此弥天大谎,骗得天下人相信了整整三百年。一个&ldo;还真礼&rdo;,民间、世家、朝庭竟有三种不同的说法,藏的越深,人们越相信自己后来听到的事情才是真相。

不过打探到现在倒有一桩好处,起码知道,这世上多半没有其他的穿越者了,自己只要不说,不会有人再升怀疑之心。想到这里,他看看李玉成,这小子心眼儿多多,不能让他起疑,于是继续皱着眉头说道:&ldo;你也知道,我现在用的身份是五叔家里的长子身份,我这个堂弟据说&lso;还真礼&rso;后没几天就送到了道观里,你说他不会有什么不妥吧?五叔自小就待我极好,要真有什么……&rdo;

原来少爷打听&ldo;还真礼&rdo;是为了这个呀,李玉成暗暗松了一小口气笑道:&ldo;少爷多虑了,据小人所知,只要发现有疑的幼儿断不会让他从还真殿中出来的,五爷家的少爷既然出来了,就一定不会有问题的。&rdo;

李青筠点头道:&ldo;如此我就放心了,此事已经清楚,无需再打听了。&rdo;

注1:&ldo;方死方生、方生方死&rdo;出于《庄子内篇&iddot;齐物论》

注2:关于李青筠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想在心理成因方面浪费太多笔墨,读者估计也没兴趣,各位书友见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分析一番。这一节,就这样放……过去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