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这个岁数的男人只要见到官兵入村,就纷纷的朝树林里躲去。只要不被抓住,就不会被拉去当壮丁。那些官兵为了完成任务,只要见了男人就用锁链拷住,哪怕未满十四岁,活着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
洛阳惨,长安何尝又不惨。
安禄山大肆烧杀掳掠,妇女。整个洛阳怨声载道。
李隆基,也好不到哪去。不顾周围百姓的死活,硬是强行的拉来当兵。根本就不管这些人的岁数。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就算未成年的三弟和年迈的父亲也被逼着参军。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就算上了战场,又能怎样?能抵挡的住安禄山的大军吗?一群羊,再多又能抵挡住狼群吗?
不能。
何况,拉这些老弱之人参军,又有什么用?肩不能挑,手不能抗。最重要的是不会舞刀弄剑。这样的部队,人数再多也是乌合之众。
哥舒翰深深的知道,这样的部队,与其要,还不如不要。现在的情形,已经容不得分心去训练这些老弱之兵。而且这些人厌战,怕战,逃战,会在军中产生非常坏的影响,严重的动摇军心。
虽然现在长安只有十多万将士,但是御林军还是非常的骁勇善战。边疆不少能征善战之士都被调回来成为御林军。五万余御林军,足以当得了洛阳那些二十万废物兵。
而且从洛阳活着回来的将士,都是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洗礼,已经完全蜕变成为合格的战士。这十多万人,远远比洛阳三十万人要强大的多。想要守住长安完全没有问题哥舒翰在大殿上对着李隆基言道:&ldo;皇上,收回成命吧。末将保证死守住长安。绝对不让安禄山大军跨过长安的城墙。&rdo;
唐玄宗李隆基冷言道:&ldo;将军无需多言。给我退下。兵是一定要争,而你也一样一定要给我守住长安。&rdo;
李隆基丝毫不相信哥舒翰的话。如果真能守的话,洛阳还不是一样的丢了。要不是手中真的无人才可以用,又岂会重用哥舒翰等人。此时李隆基突然想起柴瑞。柴瑞在云中郡,可以以区区万人抵挡十多万回鹘大军的攻击。而且回鹘大军,准备的非常充分的情况下,竟然无法撼动小小的云中郡。要不是有内应的话,云中郡怕是打上一年,都还在柴瑞手中。
李隆基对于柴瑞在云中郡的事情还是非常的了解。前线来的奏折完全不是这回事,李隆基也不相信那些奏折。那些人只会在夸大自己的功绩而缩小柴瑞的功劳。李隆基所知道的真相,完全是李可馨口述的。
李隆基心理暗暗的想到:&ldo;如果柴瑞这个年轻人在长安的话,该有多好。&rdo;于是李隆基冷冷的看着自己身边的高力士。
高力士被这冷眼看的莫名其妙,但是又不好问什么。高力士不明白自己到底做出了什么事情。
李隆基还是说了出来:&ldo;高将军,你看看你把柴瑞举荐到了剑南道上。现在我都无人可用。&rdo;
高力士这才明白,心理暗暗的不爽,&ldo;那个时候,你也没打算重要柴瑞。要不就不会任命那个京兆尹。四年十任京兆尹。那个京兆尹,谁当谁倒霉。&rdo;不过不爽归不爽,高力士对于李隆基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ldo;不如皇上下个诏书,急诏柴瑞回京。&rdo;高力士在李隆基耳边低声的说。
&ldo;好,就这么办。高将军快去准备,要准备上等快马,就是连夜奔袭也要尽快的把诏书送到柴瑞的手中。&rdo;
第一百五十章哥舒翰
柴瑞一脸无辜的看着急诏。
去还是不去?
柴瑞一时还无法抉择。去,等于是去送死。柴瑞可不认为现在是正面对抗安禄山的时机。
不去,那就是抗旨。那也是死。
李可馨静静的站在柴瑞旁边,此时的她非常希望柴瑞能够回长安。不过李可馨也知道回长安太过于危险,又不太希望柴瑞回。
一个是自己的父亲,
一个是自己爱慕的男人。
两个人,她都不希望有事。
好吧,死就死吧。如果长安现在有事的话,自己益州也难保。安禄山一定会大军南下横扫天下。
柴瑞决定回长安。
柴瑞不是想回,而是不得不回。如果公然抗旨的话,老顽固杜甫肯定第一个来游说自己。接着李白也会来不停的想说服自己。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老头,岂会看着大唐百姓深陷于水深火热当中。李白别看一副狂妄潇洒的样子,每天都在那鄙视大唐官吏,讽刺李隆基,可是真的大唐有事的时候,反而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这些人骨子里就是流淌着忠君爱国的思想。
如果柴瑞不去,在他们眼中柴瑞马上就变得和安禄山没什么不同,都是乱臣贼子。
去……
只能去。
高仙芝、哥舒翰二人对于柴瑞的到来,非常的反感。二人认为,这是对他们二人能力的质疑。
他们打了多少年的仗。
柴瑞才打了多少年?柴瑞的一生还没他们在战场上的时间多。论威望,高仙芝、哥舒翰哪个不比柴瑞高。想当年,哥舒翰在漠北的时候,上百人就敢冲进敌军中斩落敌酋,一时间无人不知哥舒翰武艺之高。
自从王忠嗣被贬以后,无人再敢忤逆唐玄宗开疆拓土的心愿。王忠嗣攻打石堡城失利,差点被唐玄宗斩杀。如果不是朝中大臣极力阻止,怕是已经死去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