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县有李刀三领导的奴变,&ldo;李刀三故大家奴,以黠称。乘间煽诸毒怨于大家者揭竿起,而己搆兵其间,势汹汹。&rdo;(68)
广东的奴变称为&ldo;社贼&rdo;,&ldo;贼皆人奴,忿杀其主以叛。始于顺德县冲鹤村,延及新会、开平、高要。皆杀逐其主,掘其坟墓,踞其妻室,连年屠毒,至顺治十五年乃止。&rdo;(69)
奴仆们在自发的斗争中,还清算了主子的罪恶。这点在有关金坛奴变的记载中,叙述得很清楚:
&ldo;若有憾于主,则曰:&lso;吾受汝扈若干年矣,城隍神令我酬汝。某日,汝棒我,请偿棒。&rso;则掣神签以数棒,曰:&lso;痛乎?&rso;其主曰:&lso;痛!&rso;则曰:&lso;若棒我时,何为不知痛也?某日,汝锥我,请偿锥。&rso;曰:&lso;痛乎?&rso;其主大号。则曰:&ldo;若既知痛,向何为锥我也?&rdo;……有一绅,性严正,独留城。诸奴絙其项,徇于市,令大叫曰:&lso;为主慎无若我之谿刻也。&rso;不叫,则棘鞭竞鞭之。是绅老,几毙。有数诸生不胜楚挞,亦几毙。&rdo;(70)
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风声影响下,南方的奴仆们所掀起的人身解放斗争是完全正义的。毛泽东同志在分析湖南农民运动时指出,农民们&ldo;为所欲为,一切反常,竟在乡村造成一种恐怖现象&rdo;,这&ldo;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自己逼出来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才有这种很大的反抗。凡是反抗最力、乱子闹得最大的地方,都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为恶最甚的地方。&rdo;(71)这段话虽然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说的,对于认识明末的江南奴变,以至于整个明末农民战争,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江南的奴变是在明末农民战争的感召下爆发的,也是这场社会大变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各地的农民起义在清初仍然此伏彼起一样,南方的奴变也延续到清朝初年。在清兵南下、弘光朝廷覆亡之后,一些地方的奴仆曾经趁改朝换代起事,甚至幻想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他们显然错了。清王朝在各地支持的,是依附于它的汉族官绅地主,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秩序。史料清楚地表明,各地的奴变都是在清政府同当地豪绅勾结下遭到镇压的。例如,金坛著名的削鼻班,就被清政府将为首数人捕去,&ldo;截其鼻,悬之市衢,曰:班名削鼻,鼻削示众,遂斩之。众乃大服。&rdo;(72)安徽黟县的奴变先后坚持了两年,清政府在当地的统治稳定之后,&ldo;邑之士大,走乞师于郡,始执首叛诸奴,磔市以狥。诸素谨者贷其死,就仆舍执役如初。&rdo;(73)又如江苏太仓州的奴变,也是在当地士绅控告之后,清政府&ldo;斩一人,重责四人,又悬示不许复叛,而主仆之分始定。&rdo;(74)在奴变被清政府镇压下去后,一位官绅不无得意地评论道:&ldo;奴辈谓奴不当与天地同休,是则真奴语也。夫有天地,斯有君臣、有父子、有主仆。天地不变,则君臣、父子、主仆亦不变。主仆之义,天地同敞。……假使鼻不居于眼下,而忽居额上,讵可名人乎哉!&rdo;(75)他套用&ldo;天不变,道亦不变&rdo;的陈腐教条,论证主仆之义将与天地同休。这正好说明了农民的受奴役,是同封建制度相终始的,不推翻地主阶级的封建制度,农民就不可能求得解放。
注释
1李天根《爝火录》卷一○记:&ldo;弘光既失国,时人咸恨不立潞王。太常少卿张希夏语大理寺丞李清曰:&lso;吾尝奉敕奖谕潞王,亦中人耳,未见彼善于此也。王居杭时,常命内官下郡邑广求古玩。又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筒护之,其为人可知矣。&rso;大理少卿沈因培常曰:&lso;使潞王立而钱谦益为相,其败坏与福王、马士英何异?&rso;人是其言。&rdo;又见李清《三垣笔记?附识》卷下。弘光朝廷覆亡之后,潞王朱常淓曾在杭州监国,为时不过几天就投降了清朝。可见,所谓&ldo;立贤&rdo;,不过是南京官场派别斗争中的借口。
2见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卷一;《石匮书后集》卷二四,《史可法列传》。陈贞慧在《过江七事》中说,史可法和马士英开初定议拥立桂王,不久马士英变挂,改拥福王。
3顾炎武:《圣安本纪》卷四。
4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卷八,《弘光失德》条。
5同上。
6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一。
7姚廷遴:《历年记》上,引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清代日记汇抄》第五五页。应廷吉:《青燐屑》卷上记:&ldo;南都人复书《西江月》一词于演武场云:有福自然轮着,无钱不用安排。满街都督没人抬,遍地职方无赖。本事何如世事,多才不若多财。门前悬挂虎头牌,大小官儿出卖。&rdo;
8引自顾炎武《圣安本纪》卷二。夏完淳《续幸存录》作:&ldo;京师谚云: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相公止爱钱,皇帝但吃酒。&rdo;《思文大纪》卷三作,&ldo;尔来南京有:&lso;都督量成斗,职方地下走&rso;之谣。&rdo;
9陈贞慧:《过江七事》。
10《国榷》卷一○一。
11史可法:《请遣北使疏》,见《史忠正公集》卷一,《奏疏》。
12张怡:《謏闻续笔》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