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而停止向它购买,从而吸收他们的硬币。1808年,拿破仑得知路易颁发了
一些向英国出口的特许证,他宽恕了他,条件是,什么也不买英国的:&ldo;要
他们付现款,决不容许以商品交换,绝对不能,明白了吗?&rdo;
然而,拿破仑绝不放松对中立国的严厉控制;当他知道杰佛逊的禁运令
时,他在1808年4月17日的巴荣纳敕令中宣布,美国此项措施意味着完全
取消美国的航运,因此一切自称来自美国的船舶都应视作为假冒,并应宣告
为合法的捕获品;他没收了这些船舶,1810年3月23日,朗布依埃敕令规
定把这些船舶连同船上货物一起卖掉。中立国的船舶被排斥后,法国的出口
商缺少船舶:他们的出口货必然减少了。可能最初这个矛盾并没引起他的重
视,他的目光首先注视着法国,他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比如,波罗的海的农
业国的出口问题怎么解决;即令整个欧洲都被征服了,法国还是帝国的主要
部分,而硬币正是应汇集到法国来;大陆封锁使法国得到了大陆的市场,因
此,只要控制住这个市场,法国就能保持、甚至增加它的销售额。但是,法
国资源是否足以在大陆市场上取代英国商品呢?靠陆地运输和内河运输的货
物供应能否增加到使海上运输成为多余的程度呢?事实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而且,如何处理小麦的问题还无从解决。
实际上皇帝的大部分亲信并不赞同他赋予大陆封锁的那种性质,他们都
希望恢复1806年以前的制度。夏普塔尔的意见是众所周知的;先后出任内政
大臣的克雷特和蒙塔利韦都同棉织业主和港口商人有联系,愿意满足他们的
要求。这些人并不打算要求取消柏林敕令和米兰敕令;但是他们暗示,仿效
英国人颁发出口特许证是有利的,让中立国也可以得到特许证,而无需还给
它们贸易自由也是合宜的。为满足海军和陆军的需要,政府要求在回程时运
来某些商品,其他的出港船货只能以硬币付款,这样就可保证获得一个可观
的现金顺差。难道科克贝尔&iddot;德&iddot;蒙布雷在1802年不曾建议在补偿的基础上
进行交易吗?难道拿破仑在1807年不曾一度考虑颁发以等量的再出口作为
条件的进口特许证吗?与他的《回忆录》所叙述的相反,莫利昂反对这种计
划,他指出,即使拒绝准许出口商以实物偿付,他们‐‐或许用欺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