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480),第18卷,第12页。
注21《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500),第18卷。
注22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105页。
注23《直隶总督李鸿章平壤诸军退至安州情形并自请严议折》,《清光绪朝中日交 涉史料》(1649),第20卷,第31-32页。
注24《军机处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650),第20卷,第32页。
注25《清史稿》,列传249,《叶志超传》。按:叶志超于1900年出狱,次年病死。
注26《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年十二月,第225--227页。
第二节 黄海海战
一 北洋舰队护航大东沟
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先是当各路日军渐逼平壤之际,叶志超以兵力不敷,后路空虚,屡次电请益师。九月七日,叶电李鸿章:&ldo;接各营探弁自阳德报称,现到日兵三千余名,尚有多兵续向平壤进发。阳德、安州、平壤势如犄角,安州为平壤后路,现仅马步六营,殊嫌太单。&rdo;注1若安州一失,将会切断平壤清军的后路,李鸿章不能不予以重视。于是,他
一面告诫叶志超&ldo;仍督同各军镇静严守,勿涉张皇&rdo;注2,一面决定调刘盛休率铭军填防平壤后路。八日,李鸿章给驻守金州的刘盛休发出电令:&ldo;平壤日兵三路渐逼,后路空虚,续调之兵皆远不济急。叶提督屡电,后路安州距平百七十里,最为紧要,现仅卫、左、马、丰等马步六营,殊嫌太单。似就近调铭军精锐四千人,乘船往安州一带扼要驻扎,既壮平壤声援,又断元山抄袭。务望迅速整备,五日内船到即行。当令丁提督海军大队护送前去。其守炮台兵不应动,各营仍留新募一哨守营。&rdo;注3九日,李鸿章命盛宣怀将此任务通知丁汝昌,以便做好护运铭军的准备。同时,为了避免铭军调离后金旅一带兵力过于单薄,又从山海关调总兵赵怀业率怀军五营到大连湾填扎。
十五日上午,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主力抵大连湾。舰队一面补 充煤水,一面等待运兵船搭载陆兵及辎重。当天午夜,诸事已毕,丁汝昌不敢耽搁,当即下令起航。十六日凌晨一时,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大小舰艇十八艘,护送分乘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五艘运兵船的铭军十营四千人注4,向大东沟进发。北洋舰队的十二艘主要舰只情况见下表:(表略)
另外六艘舰蜒为炮舰镇南、镇中和鱼雷艇福龙、左一、右二、右三。十六日午间,北洋舰队护卫运兵船抵大东沟口外。由于港内水浅,并为了保证陆军安全登岸,丁汝昌令镇南、镇中两炮舰和四艘鱼雷艇护卫运兵船进口,平远、广丙两舰停泊口外担任警戒,定远、镇远、致远、靖远、来远、经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十艘战舰
距口外十二海里下锚,以防止日舰袭击。当天下午,运兵船进口后溯流而上,至登陆地点陆续上岸。由于登陆地点离江口甚远,又辎重甚多,卸运费时,整整一个下午才有少半土兵上岸。于是,丁汝昌下令连夜渡兵卸船。直至次日早晨,十营铭军及炮械、马匹等全部登岸。这样,北洋舰队也就完成了此次护航的任务。
十七日上午八时,&ldo;主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准备返航。&rdo;注5九时许,丁汝昌传令进行&ldo;巳时操&rdo;。这是北洋舰队每天都要操练的一种舰队常操,主要是为了训练阵法:&ldo;时或操火险,时或操水险,时或作备攻状,时或作攻敌计,皆悬旗传之。&rdo;注6因为‐上午的舰队常操多在巳时进行,故海军中习惯上称之为&ldo;巳时操&rdo;。据参加操练的洋员美人马吉芬记述:&ldo;是日,朝暾晖晖,轻风徐来。晨间,舰中服务一如住昔,自午前九钟起,各舰犹施行战斗操练一小时,炮手并复习射击不辍。……舰员中,水兵等尤为活泼,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土气旺盛,莫可名状。&rdo;注7约十点半钟,舰队常操结束。此时,北洋舰队广大将士尽管有欲战之心,但还没有料到这场震惊世界的海上鏖战即将发生。
当北洋舰队正在演习常操之际,日本联合舰队也正从海洋岛向东北方向航进,并在航进中进行操练。日本十二艘军舰的航行序列及各舰情况如下表:(表略)
上午十时二十三分,正在航行中的吉野发现东北方水平线上有黑烟一缕,但不能辨认是军舰还是商船,便一面向本队发出&ldo;东北方有船只&rdo;的信号,一面继续航进。
十一时许,北洋舰队也发现了日舰。原来,丁汝昌下令午饭后返航。按北洋舰队的秋季作息时间,上午十一时五十五分开午饭。此时,各舰伙夫正在准备午餐,了望兵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黑烟簇簇,立即用信号报告。丁汝昌登上甲板,&ldo;遥见西南有烟东来,知是倭船&rdo;。注8他立即决定升火以待,&ldo;挂&lso;三七儿九&rso;旗,命令各舰实弹,准备战斗&rdo;。注9于是,&ldo;备舰皆发战斗喇叭,音响彻乎全队。
瞬息之间,我队各舰烟筒皆吐出浓黑煤烟。其服务于舰内深处之轮机员兵,已将机室隔绝,施行强压通风,储蓄饱满之火力汽力,借为战斗行动之用。先是我由敌吐煤烟以见敌,今也我队各舰煤烟如是,敌队当亦明我队之所在,毫无疑焉。&rdo;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