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底,乌克兰第1方面军部队在结束了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并占领了维斯瓦河的重要登陆场之后,把目标转向柏林战略方向,其左翼同乌克兰第4方面军部队一起在喀尔巴阡山山前地带作战。
方面军各集团军部队在桑多梅日登陆场击退敌军坦克凶猛而密集的反冲击的多次激烈战斗之后,已相当疲劳,需要补充和休息。在部队、兵团和后方各勤务部门中,必须进行大量的组织工作。需要调拢各后勤机关,整顿方面军各交通运输线的工作,运送弹药、燃料和食品,为部队配备战斗技术装备,训练部队、实施伟大卫国战争的最后战局。
战斗行动间歇十分需要。
当然,由于我们在维斯瓦河对岸建立了一个大的、战役方向有利的登陆场,我们便打算向布雷斯劳、柏林总方向继续实施进攻。至于第60集团军和第38集团军行动的方面军左翼,我们认为,他们应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协同下,沿着喀尔巴阡山山前地带向克拉科夫方向实施进攻。
我有这样一种意见,既然我们拥有如此辽阔的机动战场、非常有利的波兰地形和维斯瓦河对岸的登陆埸,那么我们就应该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主力展开在柏林战略方向上,任务是粉碎盘踞在波兰的德国法西斯的基本集团,然后将战斗行动转向德国领土并最后结束这埸战争。这一主张是根据当时的局势得出的,并且同总参谋部的战役企图相吻合。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拟制战争最后战局计划时,选定柏林和维也纳为战略进攻的基本方向,企图从南面迂回喀尔巴阡山,将敌军合围并消灭于山中。使巨大的兵力陷入喀尔巴阡山的持久战斗,对我军是不利的。经验证明,在山地实施进攻将是艰苦的。实施防御的德军依托山地,占有比我们有利的态势。我非常清楚,只有当没有任何迂回或机动道路,除进行山地战斗别无他法时,才不得已实施山地战斗。在我方面军的计划中,也来规定在喀尔巴阡山展开战斗行动。但是,当时的局势是,乌克兰第l方面军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支援已于1944年8月29日开始的斯洛伐克人民武装起义。
我不准备详细叙述那时斯洛伐克事件的全过程,关于这些,古斯塔夫&iddot;胡萨克在《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的见证》(Г&iddot;胡萨克:《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的见证》,捷译本,莫斯科,1969年俄文版,第333‐384页。)一书中已有很好的记述。我只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方面军的战事是如何展开的,我们了解那些斯洛伐克局势,以及我们是怎样对待斯洛伐克局势的。
当回忆斯洛伐克事件时,应该指出,这次起义的历史特点是,一方面,游击队和游击运动司令部派遣的破坏侦察空降小组行动积极,另一方面,地方游击队迅速成长并十分活跃。两方面的人数发展很快,其战斗力也不断提高。还向斯洛伐克派遣了总数有几百人的24个游击指导小组。这在当时的有利条件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由人数不多的游击小组迅速发展成了一些拥有成百成千战土的大游击队。
1944年8月中旬,确定了领导斯洛伐克武装斗争的各种方针。所洛伐克共产党和斯洛伐克民族议会的任务是,坚决协调斯洛伐克爱国力量同红军的行动,准备发动全民武装起义,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驻莫斯科领导机构也主张广泛吸收劳动人民和斯洛伐克军队的士兵参加游击队,开展大规模的游击运动。驻伦敦的领导机构却坚持另一种立埸,不吸收人民群众、共产党人参加,不同红军合作,只依靠斯洛伐克军队开展军事行动。
当时局势的复杂性,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人为首的爱国力量同贝奈斯资产阶级政府(驻伦敦)的拥护者之间的分歧,毫无疑问,阻碍了动员反法西斯力量准备民族起义工作的开展。
Г&iddot;胡萨克在书中指出,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的发动并不像斯洛伐克共产党和斯洛伐克民族议会所想象的那样顺利。
起义的主要缺点是,斯洛伐克爱国力量未同红军的行动相协调,未同莫斯科进行具体协商。当时,红军部队还在远离斯洛伐克领土的北面和南面,斯洛伐克爱国力量未能及时地同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驻莫斯科领导机构建立直接联系,也未同他们商定联合行动。
当时,由苏联派出的游击指导小组对斯洛伐克游击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斯洛伐克民族起义爆发前,游击队约有5,000人。到3月20日,有许多由各民族战俘组成的反法西斯小组和斯洛伐克军队的一些部队参加了游击队。当时流亡政府和受其影响的斯洛伐克资产阶级人士把斯洛伐克军队当作起义的基本力量,希望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在分析起义的准备工作时,应当指出,斯洛伐克军事中心制定的民族起义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这个计划带有防御的性质,没有考虑正觇军同游击队(它是人民的战斗先锋队)的协同动作问题,也没有制定如何组织同苏联军队协同的实际步骤。
而在当时,由于苏联红军的进攻,斯洛伐克的革命事件不断增多,游击队的行动日趋活跃。希特勒当局预感到可能失掉重要的战略基地,决定结束斯洛伐克的虚假独立。8月23日,希特勒德军将部队推进到了斯洛伐克边界,占领了斯洛伐克并在东部边界构筑牢固的防御正面,阻止苏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