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巴阡山脉‐杜克拉山口进攻战役,具有重大的政治和战役意义。
在战略战役方面,在喀尔巴阡山脉一杜克拉山口战役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加强的第38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步兵军,与近卫第1集团军协同,打败了阻挡我们往东贝斯基迪山脉去路的庞大的敌&ldo;亨里齐&rdo;集团军群;夺取了喀尔巴阡山口,使希特勒匪徒失去了从东面掩护斯洛伐克的战略地区。同时,&ldo;亨里齐&rdo;集团军群遭到了重大损失。很多师被击溃,它们的残部编成了战斗群。
9‐10月,在喀尔巴阡山脉作战的时候,我军部队抓获31,360名俘虏,缴获了912门火炮和迫击炮,40辆坦克和强击炮,以及许多其他军事装备。
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从克罗斯诺地域向普雷肖夫实施进攻,以及乌克兰第2方面军部队在德布勒森和克鲁日方向上同时发展进攻,造成了合围和消灭整个喀尔巴阡一特兰西瓦尼亚敌军集团的威胁。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军在巴尔干山脉的进攻。
德国法西斯统帅部明白,苏军部队在东贝斯基迪山脉的进攻,正在构成对他们战线整个南翼的威胁。因此,它被迫从&ldo;北乌克兰&rdo;集团军群所拥有的有限的兵员中,往杜克拉地域调集一切可能调动的兵力。
我应该说,在喀尔巴阡山脉牵制住希特勒军队的大量兵力,不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的主要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快速进攻,并与起义者会合。但是,复杂的山地条件和敌人激烈的抵抗,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推进速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独立的方向上实施的山地战役,是很少的。
在山地实施进攻,没有相邻平原区域作战部队的支援,是困难的。因此,只要有可能通过广泛的机动完成战略和战役任务,我们总是尽量绕过山地。1944年9‐10月,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38集团军在独立战役方向上的进攻,大概是一次例外的情况。然而,战役的政治日的证明进攻是正确的。战役过程中,出现了部队在山地战斗行动的困难。进攻带有持久的性质,然而,战役没有停止,因为10‐11月,敌人往这里调集了大量兵力,而牵制住他们是合理的。
喀尔巴阡山脉‐杜克拉山口战役,是在山地条件下战斗使用适于平原条件作战的技术装备和编制的一次少有的例子。
1944年9‐11月,参加第38集团军进攻的,共有5个步兵军,1个突破炮兵师,3个坦克军,1个骑兵军和4个航空兵军。
在喀尔巴阡山脉一杜克拉山口的战役中,仅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38集团军作战地带内50‐60公里宽的正面上,双方投入交战的就有30个师,近4,000门火炮,500多辆坦克,约1,000架飞机。在山地条件下,部队如此集中,在战争史上是没有的。
喀尔巴阡山脉一杜克拉山口战役的经验表明,通常的,可以说是平原编制的部队,在喀尔巴阡山脉这样的山地条件下,能够进行顽强的战斗。喀尔巴阡山脉的军事行动,为在新的复杂情况下合理运用各种部队,提供了许多新的经验。与此同时,山地战经验清楚表明,应该根据山区特点训练部队,应该给他们配备登山装备,轻便的战斗技术装备,山地器材,特别是输送工具,火炮牵引车和通信工具。
在准备和实施喀尔巴阡山脉一杜克拉山口战役的时候,有许多复杂之处:用于准备战役的时限非常紧迫,在胜利完成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后,我们部队很疲劳,面临着在不习惯的山地条件下作战。这次战役的特殊性在于,在战役实施的时候,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军作为大的联合兵团,首次在苏德战场投入战斗。除此以外,这次战役的特点还在于,它要求与起义者和游击队协调和配合行动。
所有这些困难和特点,方面军和集团军首长,既要在战役准备时,也要在战役实施时节加以考虑。
我们的部队,无疑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善于有组织地、巧妙地实施机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打击敌人,但是,在山地条件下,这种经验还不够。
因此,在训练部队的时候,特别重视在短期内掌握山地部队指挥的组织和战斗的实施方法,学会在山地条件下使用步兵、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的战术。
在使用炮兵中,我们遇到了特殊困难。请看突破炮兵第17师师长c&iddot;c&iddot;沃尔肯施泰因是怎样描述使用炮兵的问题的:
&ldo;炮兵第17师,是配属给第38集团军的唯一的一个炮兵师,它不仅装备有曲射弹道的榴弹炮,而且有低伸弹道的加农炮兵连。我们马上发现火炮的最低表尺(遮蔽角加上对自己军队的保险系数)与确定目标表尺距离时得到的射角极不适应。
通常,解决这种不适应的办法是&iddot;:将炮兵连移到较高的新阵地上去,以此来减小它的遮蔽角。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也并不容易,因为不仅轮式火炮牵引车爬不上山的陡坡,而且连一台火炮牵引拖拉机也爬不上去,只得每两台拖拉机牵引一门炮,而加农炮的轮子,则由炮班的士兵用手去推,因而炮兵连的转移就很慢。士兵们常常自己将炮弹用背囊背到这种新的发射阵地上去。为了取得良好的射击条件,顺利完成自己连的射击任务,连的所有炮手都要紧张地工作。
加农炮兵连尽管实施的是低伸射击,但很快学会了从遮蔽阵地消灭敌火力点……&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