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百度 > 第212章(第1页)

第212章(第1页)

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居然同意一些官员的建议而考虑立宪问题,并在第二年宣布预备立宪。这看起来,好像比百日维新的光绪皇帝还走得远一些。所谓预备立宪的真象如何,将在下文去讲,这里要说的是,清朝的朝廷,在度过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难关之后,依靠帝国主义者的支持,才得以重新回到北京,它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危机。这时,不但被剥削被压迫的下层群众感到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而且统治者和剥削者也感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慈禧太后从表示决心变法到开始预备立宪,既是为了向帝国主义讨好,又是统治者已经感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形势的反映。

--------------------------------------------------------------------------------

1《义和团档案史料》,页914-916。

2同上书,页1327-1328。

12《义和团档案史料》,页924、931、933。

34同上书,页1256、1342。

12《义和团档案史料》,页915、914。

3《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十二,1928年刻本,页9-29。

4《义和团档案史料》,页1328。

1《养寿园奏议辑要》卷三十五,页2-3。

1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页641。

1《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页5251。

1《警世钟》,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此书以后简称《辛亥革命资料》)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页113。

--------------------------------------------------------------------------------

--------------------------------------------------------------------------------

(三)孙中山的早期活动

第三次革命高潮紧跟着第二次革命高潮到来了。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是第三次革命高潮开始的标志,它和义和团运动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相隔只有五年。

经过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国的内外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加倍激化起来了。这些矛盾主要的就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同封建主义统治势力的矛盾。由于清朝统治者已经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面前唯唯诺诺的奴才,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和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也就集中表现于反对清朝统治者的斗争。

前文已经说过,在第二次革命高潮中,走上政治舞台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表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及其以后的社会政治形势,迅速地把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推进到爱国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中。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表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带来了在第一次革命高潮和第二次革命高潮中所没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革命理想和革命组织。它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这是第三次革命高潮的根本特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孙中山(1866-1925)。

孙中山,原名孙文,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现称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租种别人的几亩田地,还兼充更夫。童年的孙中山参加家庭的农业劳动。比他大十二岁的哥哥孙眉(孙德彰)曾不得不到地主家里当长工,并在同治十年(1871年)出国到檀香山去谋生。孙中山在光绪四年(1878年),十三岁时也到檀香山,在这以前,他只在家乡的旧式书塾读过几年书。

檀香山(火奴鲁鲁)是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的首府。美国殖民主义者,以传教士为先锋在十九世纪初叶开始侵入这个岛国。当地原有的居民在残酷的剥削下大量死亡,人口不断减少(十九世纪初叶有二十万人,1850年左右就降到十万人,1893年仅余五万八千人左右)。由于缺少劳动力,从1865年起开始从中国输入&ot;苦力&ot;。也有些中国人去经商。孙眉到了那里先是做农业工人,积了一点钱后独立开荒,经营农场,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间渐渐发展为一个农牧业资本家。那时夏威夷虽然名义上还是独立国,但已在美国势力支配下。后来,在1898年,美国帝国主义终于并吞了夏威夷。

孙中山在夏威夷五年,依靠哥哥的资助,先后攻读于英国教会和美国教会办的两个中学校。他在学校里信奉了基督教,遭到他的哥哥极端反对。因此他只能辍学回国。这时他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已经由于孙眉的原故而发生根本变化。他的父亲不再当更夫,有了土地,而且雇工帮助耕种。孙中山也就能继续求学。光绪十年到十一年(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他在香港英国人办的拔萃书院和域多利书院攻读。这以后,他开始学医,先是在外国教会办的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医校,继又转入香港的雅丽医学院,这个医学院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英籍华人何启办的。

由此可见,孙中山在青少年期间,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少。他所受的是西方国家培养殖民地知识分子的教育,但由此他接受了与封建思想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经验比同时期的康有为多得多。他的出身也同来自官僚家庭的康有为不同。

孙中山青年时期对他的前辈广东人洪秀全的事业表示敬仰。他在广州和香港学医时常同一些同学和朋友议论时事和政治。孙中山在广州的一个同学郑士良(他在离开博济医院附设学校后到惠州开办了一个药房)同洪门中人交往很多。孙中山在广州时还结识了在广州舆图局任测绘生的尤烈,他也同洪门有联系。洪门是天地会、三合会系统的江湖秘密结社,洪门中传统的反清思想对孙中山是有影响的。在香港和孙中山交往密切的有陈少白(美国人在广州办的格致学院第一期毕业生,又转入雅丽医学院学习)、尢烈(这时到了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任书记)、杨鹤龄(澳门的一个大商人的儿子)等人。这四个年青人被他们的亲友称为&ldo;四大寇&rdo;,是因为他们敢于讲些反对清朝腐朽统治的议论的原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