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还是依照这里的老习惯,初一到初三,连喝三天清水,祈求一年生活清净。
以前是清水溜菜包子,现在可就丰富多了,别人家不知道,反正舅姥爷家,还是三桌好菜,每桌十二个菜。
舅姥爷他们那桌吃的最慢,中午怕耽误扫雪,就喝了一瓶酒,晚上没事了,慢慢的喝开了,边喝边商量事情。
舅姥娘她们,收拾好了餐桌,就开始包饺子,初二初三连着两天,早上都得吃饺子,今天她们准备一次都包出来。室外的气温低,饺子包好端出去,一会就冻上了。
冻好的饺子放到后面的储藏间里,吃的时候端过来,方便极了。各家的年货,也都放在储藏间里。
楼房内温暖如春,储藏间冰的似冷库,韩屯村的人对新房子的布局,满意极了。
人们还在院子里挖了个大地窖,存放地瓜和白菜萝卜,爱国就给三家都挖好一个地窖,结果存放的白菜萝卜,大部分都给了食堂。
不过在地窖里存藕,还是比较好的,放半个月绝对没问题。
孩子们吃饱喝足了,都去了悠悠家三楼的大厅看录像,小王也跟着去了,录像在这个时期,还是相当稀罕的。
就在这时候,韩道伟陪着她母亲,过来串门。韩道伟来的时候,拿了两瓶酒,看到舅姥爷他们还没撤席,就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爷几个得喝几盅,还真赶上趟了。”
爱国赶紧让他入座,志远倒了一杯酒,放到他的面前。
舅姥爷举杯邀他:“道伟,咱爷俩喝个。”
韩道伟倒也痛快:“好,大叔,我先喝为敬。”说完嗞溜一口,就把酒干了。
韩道伟的娘,从悠悠姥姥开始收鞋垫开始,就和“老骡子”俩人,给悠悠姥姥帮忙,一直到现在。
大家整天在一起,她也不见外,坐下就帮着包饺子。上手就开了口:“我和道伟一块过来,主要是找红英的。冬梅这孩子,可是个好姑娘,在你们家里住了两年了,大家都熟悉。我们一家啊,都喜欢他。
这不道伟的二小子,自打见过冬梅后,一直念念不忘,我俩这是给孩子提亲来了。
二小子你们都知道,这孩子也没啥大出息,考了个专科学校,学的又是农业,毕业后也得回来,在家里找媳妇正好。
咱们都熟悉,我和道伟也就没找外人。红英你和爱国明天回娘家,问问你嫂子和冬梅,要是没意见,俺再找媒人,要是孩子不克服,咱们就当没这回事,省得外人知道了,孩子们尴尬。
二小子考上学,就催着我来提亲,可我怕冬梅万一不同意,再不好意思住你们家,就没提这事。
现在这不冬梅考上咱们村里的工人了,她就是不同意,也得来上班。”
她这话说出口,一家人都愣住了,冬梅过年就二十了,还真到了说亲的年纪。
都说侄女随姑,冬梅长得还真像红英,比智慧和智茹姐俩都像。
冬梅的性格也随红英,爽朗大方,干活也利落,整天乐呵呵的,让人一看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