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第一首诗时,他的功名心尚未彻底死去,因此,颇有些悔意&ldo;自恨不才还自庆&rdo;。但经过宁王之劫后,他便觉得眼前的生活都是一种快乐并觉得&ldo;如此福缘消不尽&rdo;。唐伯虎具体改诗在何时,目前无法考证,但应是在宁王之劫功名心彻底断绝之后,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两位妻子,想到了妹妹和外甥,更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们都已成过去,而自己仍然在世上。
&ldo;半生无事太平人&rdo;是40岁时他对自己的评价,那个时候,他过着平民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无惊无险。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样生活下去,尽管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对自己的爱好没什么不好,颇有些自得其乐。
到了这时,即将奔五十的光景,他却觉得自己很悲哀。因为自己不顾家,造成了家人的不幸。最明显的是妹妹和沈九娘的死,他难辞其咎。做男人做到这个地步绝对是一种失败,因此,他才发出了&ldo;半生落魄&rdo;的慨叹,而&ldo;太平人&rdo;在此时却是一种反讽。
唐伯虎我们早就说过他是一位天才,天才与俗人的区别就在于:世俗不能战胜天才,尽管战胜了也仅仅是暂时的,只要时机成熟,天才的心就会喊出或做出一些令你吃惊的言论或事情来。果然,唐伯虎在50岁时,写了一首《言怀诗》。诗中又恢复了他的常态,再次显现了天才的本质。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由此,我们不得不向唐伯虎致敬!天才就是天才!
4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时光飞逝,唐伯虎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祝允明和文徵明等朋友远在他乡,张灵、徐祯卿、朱存理等朋友死的死病的病,其他的朋友混得比他还惨,唯有都穆衣锦还乡,但二人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不太走动了,至于吴宽等长辈们则基本上全都去了极乐世界。&ldo;百年强半&rdo;的唐伯虎,经常觉得&ldo;来日苦无多&rdo;。
天才踏花而去
自从科场弊案后,游戏人间又20多年了。孤独的唐伯虎穷病交加,迎来了他最为落魄的时刻。唐伯虎在嘉靖二年(1523年)完成了他的名作《桐阴纳凉图》。他拖着孱弱的身体来到了桃花林中。
此刻深秋的冷风已让桃花纷纷落地,像风烛一般即将熄灭的唐伯虎站在残花败叶上沉思,他忽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做。那就是女儿的婚事。年幼时,自己少不更事,尚未孝顺双亲父母却已先亡;尚未懂得夫妻贵在相知相爱,爱妻徐氏已亡故;尚未得膝下之欢,爱子爱侄却已夭折;尚未挺起胸膛对妹妹说:&ldo;别怕,有大哥呢!&rdo;而妹妹却已悲愤上吊。这一切使唐伯虎在行将就木之时觉得一阵剧烈的心痛。
他不能死,至少也要女儿的亲事定下方可。想到这里,唐伯虎捶了捶腰,咳嗽了两声,迈着艰难的步伐前往好朋友、书法家王宠的家中。王宠家境不错,书法也很好,他比唐伯虎小25岁,与唐伯虎是忘年交。王宠的书法在全国的知名度仅次于祝允明,和文徵明比肩,他此时再处于书法艺术的巅峰时刻,所以时常来桃花庵和唐伯虎交谈,也时不时地接济唐伯虎。
唐伯虎知道,王宠很喜欢自己的女儿,想要她作儿媳。而如今自己即将变成朽木,该是做完这件事情的时候了。王宠对唐伯虎到来并不感到惊讶,还以为和往常一样,或者交流书法或者来借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东西。二人答礼之后,客人唐伯虎先入王宠跟在后面。落座喝茶片刻之间,唐伯虎便将来意说明。王宠自然非常乐意,一一答应。二人商量好了儿女婚事的诸多事宜之后,唐伯虎便在王宠家中饮酒吃饭。当晚回家,极为高兴的他,立刻做了《自寿诗翰册》。
唐伯虎的身体日渐衰落,一个月后的十二月初一夜,唐伯虎怎么也睡不着。当唐伯虎孤身躺在冰冷坚硬的床上,思忖着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候,他不禁有一种冲动。他想跳下床,高声地对着空旷的原野高喊着:我不服!并写下了下面一首诗。
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十场。
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
然而,不服又能怎样!
第25章半作痴呆半作聋(6)
父母、妻儿、妹妹、侄儿一个个身归地府,唯一的女儿也将离他而去嫁作他人妇。&ldo;我当怎样?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rdo;想必此时的他,会发出如此疑问,这个疑问纠缠了人类数千年,而且仍将继续延续下去。
作为个体,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女儿有了幸福的归宿,也有了嗣子,下一代延续的任务已经完成。
作为精神个体,他同样完成了任务。他相信自己的诗词歌赋、书法图画将永存世间,尽管其中有许多人会对自己的&ldo;德行&rdo;产生质疑,但他不在乎,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他又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被关在北京的大牢中,父母妻儿和妹妹还有侄儿、沈九娘等都前来看望他。他感到非常纳闷,&ldo;他们怎么跑到一起来了?&rdo;这时,大牢门开了。凶神恶煞一般的狱卒,身穿红衣红裤,手持大砍刀拥了上来,不说一句话便将他拉了出来,任凭亲人们呼唤。这时,唐伯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