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只笑着看着我,我装不知道,放下筷子了才看着他说:&ldo;你一口都不吃,看来刚才要凑份子就是应个景。幸亏没收你的钱,不然我还欠你的了。&rdo;全是双关之语。
他哈哈笑道:&ldo;你若说欠就是欠,你若说不欠就是不欠。&rdo;
我一笑说:&ldo;欠不欠的没什么关系,关键是需不需要还。&rdo;又想到这些都是因欠了谢审言,心中暗叹。
他又看着我笑着说:&ldo;你若欠了我,可是要还?&rdo;
我摇头说:&ldo;我还不了,无以为报,所以还是不欠的好。&rdo;对谢审言就说不出这么洒脱的话了。
他静下脸来说:&ldo;小姐这样的言辞,女子中少见,可是学过什么策辩之术?从师何人?&rdo;
我微笑,&ldo;我天生短记性,读了就忘,忘了还读。学过些商学知识,但现在大约全还给了老师。&rdo;
他叱了声:&ldo;商人……&rdo;
钱眼喜道:&ldo;难怪你一眼看透我,原来我们是同行!&rdo;
我瞥了钱眼一下道:&ldo;我看透你不是因为我和你一样,是因为我懂你这样的人。不明白就别插嘴。&rdo;别让他也搅进来,日后一起获罪。
那个&ldo;大约是&rdo;的皇帝轻哼道:&ldo;可见商人之心,路人可知。&rdo;
我突然有了个念头,古代中国都是重农轻商,如果给他讲些现代商业理念,也许他尊敬我的所学,就能放我一条生路。就笑着看着他说:&ldo;我对此倒别有体会,可不可以让我说说我的理解?&rdo;
他重看着我说:&ldo;小姐想说的,自然是有趣的。&rdo;
我忙摇头:&ldo;我为人十分愚笨,记不住圣贤之书。只能凭些自己的揣摩。你帮我看看对不对。人大多能干好一件事,那是其人之专长。比如有人最擅长纺织,如果她全天都纺线,可以得到三大筐。又比如有人最擅长磨面,如果她全天都磨面,可以得到三大缸面。可人无完人,她们不能两者皆精。如果她们又要纺线又要磨面,因为总要干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每个人每天只能得到一大筐线和一大缸面。如果你有安排她们工作的权利,你会让她们怎么工作才好?&rdo;
他带着宽容的微笑说:&ldo;自然是让擅长磨面的人天天磨面,让擅长纺织的人天天纺织。这样总得三筐纺线,三缸面,比她们身兼二职所总得两筐两缸要好。此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按圣人所云,诚如是,天下为治,王道乐土矣。&rdo;一副教导我的样子。
我笑了:&ldo;如此英明!那么广而及之,是不是该让擅长丝绸之人专长丝绸,擅长农作之人专长农作?&rdo;
他微点头说:&ldo;当是如此。&rdo;
我说:&ldo;那丝绸之地也需农作之物,那农作之地也需丝绸之品哪。&rdo;
钱眼得意地插嘴说:&ldo;那不就靠我们商人了吗!&rdo;
他脸色微变说:&ldo;商人谋利欺人,不事劳作,却取中间利润,坑害两头,肥己私囊。&rdo;
我笑着说:&ldo;那是因为商人不够多!&rdo;
他冷冷地看着我道:&ldo;何出此言?&rdo;
我认真地说:&ldo;东方不亮西方亮,山不转水转。试想,如果满地都是商人,他们必然互相竞争比价,农人就可以选择出价最高的人卖出他们的产品,而买家就可以选择去买最便宜的东西,中间的利润就不会那么高,商人所得就成了他们奔波劳苦的报酬。他们成了润滑之油,让两地的产品互换交流,允许大家都干自己擅长的事,天下的物产就比没有商人要丰富许多。&rdo;这些是现在生活的常识,但在古代就是奇谈怪论。
钱眼忍不住又说:&ldo;对呀!举个例子,谁现在还自己造绣花针?有那功夫不去干点别的?就是靠商人才能省了大家许多功夫啊。如果商人更多,那东西就更多呀。&rdo;
那个至尊宝说道:&ldo;要那么多商人何用?民众所需有限,何必让人欲求无度?!&rdo;钱眼似忽觉异样,马上低头,不再说话。
我看着他说道:&ldo;其实,商人的存在不是个道德问题,是个功利问题。如果因为有了他们,人人能尽力发挥所长,物资丰盛,让民众富有,国家税收就会增长,那么他们就起了利民利国的作用,为何要限制他们呢?&rdo;我简直就是资本主义的宣传员了,但现在只能顾一头,尽快把他辩倒,我能活命。
他半眯了眼睛说:&ldo;国家的税收,不是要凭商人之力才得增长。自古都是以重税增加朝廷收入。&rdo;
我微叹道:&ldo;苛税猛于虎,乱世起于民不聊生啊。所谓民富国才强盛。关键不是重税,而是民富。试想,如果民众有一百钱,抽税八成,国家才得八十钱,民众二十钱不能为生。可如果民众有一万钱,抽税二成,虽是轻税,可国家得两千之资,远胜八十之钱。民间尚有八千,足让人生活富足。人们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安康。&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