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拍手称快,钟淑琴最为高兴。
君初看看时间,&ldo;对不起,我得马上走了,昨天收到的电报,我母亲今天从老家过来,我得去接火车。&rdo;君初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湖南人,原配一直在老家住着,因为不讨父亲的喜欢。君初一直都在上海呆着,放假了偶尔回去一趟,母亲一见他就是哭,问姨太太们有没有打他。到这时候君初的父亲就会呵斥道,你看看你吧,谁敢打你的宝贝儿子,我都不敢。母亲便破涕为笑,拿君初最喜欢吃的糯米团子出来。君初的性格随父亲,并不厉害,但心里很有道道,不吃辣椒也随父亲,喜欢甜的、柔软的食品。
&ldo;真扫兴啊你小子。&rdo;王颖顺势捶了一下他的后背打断了君初的回忆。
&ldo;大家去玩吧,下次请大家到我家中做客,母亲这次一定带了许多湖南老家特产来。&rdo;
&ldo;好啊,给我多留点腊肉跟酱板鸭哦。&rdo;灯光师傅是最嗜辣的。
&ldo;没问题。那这样我先走了,各位辛苦。&rdo;君初戴好领巾,出了电影厂,这一条是后来新买的,仍是咖啡色,对于喜欢的东西君初总是重复地执着地喜欢着。
原来雪这么大了。大片的雪花飘洒着,君初想起四岁过生日那天,跟父亲一起堆的雪人还有个名字,叫阿呆,因为他不动的样子有点呆。
第22节:心中有鬼(22)
父亲用煤球给阿呆做了眼睛,胡萝卜做鼻子,扫帚做了手,手里还提了个桶。小君初把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给阿呆挂上,父亲不让。
&ldo;那阿呆不会冷吗?&rdo;小君初仰头看着父亲。
&ldo;哦,侬这么好心啊。&rdo;父亲抱着他,君初认真地将围巾围好,那时候小君初穿着母亲缝制的黑灯芯绒面子的棉鞋,憨憨的,脸蛋冻得像苹果,任哪个大人看了都想亲上一口。
小君初从父亲身上下来又道,&ldo;爸爸等一下子啊。&rdo;
父亲见小君初又跑到厨房拿了一根胡萝卜出来,问道,&ldo;不是有个鼻子了?&rdo;
小君初认真地把胡萝卜插在雪人的肚子下方,对父亲道,&ldo;阿呆是个男子吧?&rdo;
再看父亲,蹲在雪地里笑得肚子痛。
春天来的时候,雪人阿呆融化了,君初为此伤心了好一阵子。好的东西总是消失得太快,匆匆又匆匆,留不住的用来怀念,不被岁月冲刷的慢慢沉淀。
君初松了一口气,抬头看看候车室窗外的天空,雪仍然在下。还有母亲仍然健在,孝顺还来得及。
蓉妈眼尖,一眼就认出高高大大的君初,拼命地挥手喊道,&ldo;君少爷,这里,这里。&rdo;
廖金兰看着自己唯一的安慰,眼泪又不由自主地掉下来。
母亲老了,君初的鼻子也酸酸的。
十
被褥是新的。廖金兰道,&ldo;都是我,没在电报里说我带了被褥过来。本来想省几个钱,结果却去了个多的。&rdo;
君初看着帮忙的蓉妈,使了个眼色,蓉妈会意,&ldo;太太别埋怨了,君少爷也是一片孝心。&rdo;
廖金兰看着在旁边有点窘的君初,这才罢休,&ldo;也好也好,反正这些东西买了迟早都是用得着的。&rdo;
&ldo;是的,妈。&rdo;君初松了一口气。
廖金兰参观了下新房子,很是满意,坐在沙发上把大包小包一一打开,除了衣服,还有瓶瓶罐罐一大堆,有腊鸭、腊鱼、腊肉、腊兔、腊鸡、腊香肠,还有萝卜干、剁辣椒,新鲜辣椒装了满满一袋子。最后是个小包,君初好奇地凑过去看是什么宝贝,不看也罢,看了哑然失笑,里面尽是些葱头、蒜、生姜等佐料。
&ldo;妈,上海的菜市场里头也有这些卖的,赶明叫蓉妈买几斤摆在家里让您用个够。&rdo;君初哭笑不得。
&ldo;哎呀,你们上海的辣椒不辣,葱也不好吃,姜也没生姜味,什么都放糖。我上次住过一会儿又不是没吃亏,这次学聪明了,我自己带,反正都是乡下地里的,不花钱。&rdo;廖金兰总是说&ldo;你们上海&rdo;或者&ldo;你们上海人&rdo;,这让君初非常不爽,但想起老人家习惯难改,也就由她去了。
&ldo;妈,这次来就不走了吧?&rdo;君初蹲在地上拉着老太太的手,有点撒娇的意味。
廖金兰心里很舒服,但嘴上道,&ldo;你们上海我住不惯,到了清明节我还是得回长沙老家给你父亲扫坟去。&rdo;
&ldo;那您就要在这里陪我过年了。&rdo;君初像个小孩一样高兴地跳起来,蓉妈慈爱地看着。晚餐蓉妈本来是要自己做,君初执意要在外面请客,廖金兰老太太也禁不住软磨硬泡,只得答应了。
为了顺应廖老太的口味,君初提议去家湖南馆子,老太太也有点不好意思了,&ldo;算了,赶这么老远的来还是吃湖南菜挺不划算的,去吃你们上海菜吧。&rdo;
君初吩咐司机,&ldo;到老上海餐厅。&rdo;
那是最著名的上海餐馆,要了个包房,进去倒是见到些熟人,影视界的与商界的,纷纷过来跟君初打招呼,廖金兰很高兴,觉得儿子在上海混得不错,对蓉妈耳语道,&ldo;不少人认得他。&rdo;
蓉妈点点头,&ldo;是啊,君少爷倒是吃得开,这点跟老爷很像。&rdo;
廖金兰叹口气,&ldo;除了嘴巴笑起来随我,其他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