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吃饭。”蒋满谷一连给妻子夹了好几块肉,让周氏终于又重展笑颜。
见气氛终于好起来,蒋满谷那是松了一大口气,开始聊起了大女儿的事:“待会先去绣坊看看,转了一圈,大概也就只有绣坊靠谱一些。”
周氏也同意:“这做衣服、绣花她也该学起来了,之前是我太忙,一直没有时间教她们,现在家里有了条件,自然要学一些更好的手艺,以后在娘家也不会像我一样,只能干农活,受苦受累。”
“说什么呢……”妻子三句不离苦调,让蒋满谷噎了噎,淡下了谈话的心情。
倒是旁边桌的客人,颇有兴趣的插进话题:“怎么,你们想把孩子送到绣坊去?”
蒋满谷见对方穿着富贵,登时挺直了腰背,露出个笑:“是啊是啊,这位大哥您是知道些什么吗?”
“我姓苏,叫我苏兄就好。”苏兄手中一把折扇,颇有几分文人墨客的样子,“我虽然是读书人,但家中姐夫正是开绣坊的。”
“苏、苏兄,真是太巧了,太巧了!”蒋满谷热情地想去握他手,被眼疾手快的水芹一把拦住。
“爹,读书人之间都说幸会,幸会,不兴握手。”她低声提醒。
蒋满谷连忙改口:“幸会、幸会,读书人就是不一样,看着就、就有文采!”
“……”
水芹在一旁默默吃饭,这有文采还能看出来的吗?
万幸读书人苏兄并不介意这些,反倒很是好心道:“据我所知,绣坊一般不收学生,只收日后要在绣坊做活的绣娘,你们倒不如请个绣娘回去,让她单独教你们女儿。”
“原来如此”蒋满谷恍然大悟。
苏兄上下打量了他几眼:“你们是住在镇上还是乡野?”
蒋满谷讪讪:“住在村里头,要坐一个时辰的牛车才能到镇上。”
苏兄叹口气:“那可就麻烦了,我妻子倒是认识位绣娘,只可惜人家只教住在镇上的人家,不仅她,大部分绣娘都不愿意去乡下教人,你要是真有心,赶紧在镇上买处宅子吧。”
“能、能租吗?”蒋满谷在心里算了算钱,今年赚了八十五贯,加上原本的积蓄十几贯,大概有九十七八贯,去掉买田的十二贯,建房的三贯,加上今日的开销,近期大概花了有十贯……这么一看,最近确实太过大手大脚。
这样一算,现在家里只剩下七十多贯,能动用的也就六七十贯钱,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镇上买房。
现在买小的可不太划算,要买就买大的,如果买不了大的,那就租一间吧,到时间就让小慧带着孩子来镇上,学完再回去。
“这我倒不知,但按理说你只要付得起请人的钱,绣娘也不会管你这宅子是租的还是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