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淑慧长公主闭口不言,完全不想回答的样子,明夷道:“你不说,我也有办法查得到,瞒着没有用。万一我让人打听,再不小心地传出去,她们嫌弃你的原因传得越来越广,吃亏的是姨母你。”
道理绝对是真的,没有丁点忽悠人的意思,淑慧长公主听得进人劝,面上干巴巴的道:“也没什么,就是说我蠢。”
事实是事实,淑慧长公主除了被太皇太后当面嫌弃外,真没有人那么说过淑慧长公主。
“有点眼力。”太皇太后如此说起,淑慧长公主干瞪眼,她都被人说蠢了,太皇太后竟然夸人,是不是太过份?
明夷笑出声来,无异于火上浇油,淑慧长公主眼看就要炸了,没想到明夷连忙地道:“没事,就算姨母再不聪明,也不是她们这些人可以说的,她们敢说,就该教训。再蠢也有能教训她们的人,谁比谁更蠢,她们有笑话你的资格?”
哪怕明夷笑了,照顾有办法哄得淑慧长公主高兴,蠢怎么了,那不是他们可以笑话的,谁要是敢笑话,淑慧长公主就算无法出手教训她们,她有人,有人代淑慧长公主出面,可以!
“好,就按你说的,你去好好的教训她们,最好让她们大打出手。不都想奔着皇后的位子来的,就让她们失态,失仪,理所当然的用此为借口,叫她们知道到底谁更蠢了。”淑慧长公主有了奔头,一千个,一万个的同意明夷的做法,该按明夷说的去办。
明夷肯定地道:“姨母放心,这点小事定如你所愿。你坐好,搬着小板凳,端着瓜子好好的等着看戏,定不负你所望。”
淑慧长公主高兴了,不错不错,太皇太后有时候说得挺对的,明夷确实不是一般的人,除了太皇太后外,宫里会因为她的不高兴动手的人,唯明夷而已,该如太皇太后说的那样,多和明夷亲近,亲近了,自然而然的就会情谊更深,将来有明夷帮忙,日子好过些。
接下来,秀女们陆续进宫,学规矩之类的,想动手,宫里人多口杂的,明夷都不需要动手,把蒙古的秀女们的性子每一个都打听清楚,之后让人在各自的耳边传几句挑拨离间的话,易如反掌。
一开始那是抱成一团,慢慢的,坏话听得多,各自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再加上一点点的小事你争我争的,积攒的怨气自然就重了,宫里的人,都是聪明人,瞧着分明有人挑拨,也不知道这些蒙古的贵女究竟得罪谁了。
因是蒙古秀女的事,有这么一个情况自然有人要报到太皇太后那里,太皇太后道:“若想在宫中生存,连规矩都学不好,更不懂得退让,如何留下?随她们闹,不必理会。”
前来打听太皇太后口风的人马上懂了,太皇太后不想管这些人的事,她们怎么闹,怎么吵都是她们的事,反正没有太皇太后的召见,进了宫的秀女,想往慈宁宫去,比登天都难。
宫闱深深,规矩重重,自该让这些目中无人的蒙古秀女知道,这里是大清的紫禁城,想到大清的地盘耀武扬威,真当大清怕了蒙古?
到别人的地盘,守别人的规矩,她们要是不懂这个道理,因为父母从来没有教过,且让紫禁城的人都好好的教教她们。
宫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傻的,况且秀女之中各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常有的事,明夷是点火的那个人,可是接下来火怎么烧大,真不需要明夷去想。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淑慧长公主最近的乐趣就是每天起床就让人打听钟粹宫那里都有什么消息传来,什么之前她没有听过的热闹的事,现在都碰上了,听着都让淑慧长公主叹为观止。
今天更热闹了啊,打起来了,终于不负淑慧长公主多日的等待,打起来了啊!
“几个人打起来了?”淑慧长公主眼睛直发亮的追问,可见等的这一天确实让她期盼太久。
前来报信的是淑慧长公主的内侍,闻之答道:“六个,六个秀女都打起来了。”
淑慧长公主觉得不可思议,六个人啊,这一次蒙古送进宫来的人共计有八个,都是什么姐妹一路的,六个人打起来,就剩下两个了,那么两个怎么的不掺和?
想到这里,淑慧长公主高兴是高兴,也想知道,怎么人人都中套,有人逃过一劫了,不应该的吧?
“姨母,天下间从来不缺聪明人,特别是那些不吭声的人。”逃过一劫,没有参与其中的,正是明夷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
是啊,明夷的两个妹妹,人家要么不送,要送就送了两个,一个性格张扬,聪明外露,一个乖巧安份,听说小的那一个是汉人的侍妾所生,自小读过不少的书,梳着厚重的刘海,瞧着颇是叫人忽视。
可是,明夷把人上上下下都查完了,最安静,最乖巧的人,不管什么事都一副害怕的样子,却逃过明夷布下的所有局。
“太皇太后,娜仁格格和玉和格格跪在钟粹宫外求见太皇太后。”
第069章我让你跪下
聪明人嘛,看到事情都闹得那么大了,再继续呆在钟粹宫之中,谁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站在聪明人的立场,现在蒙古的六个秀女都打起来了,如何不叫她们害怕,背后分明是有人想害她们蒙古的秀女,宫里最大的人就是太皇太后,出事了,她们是蒙古人,怎么可能不来找太皇太后,请太皇太后帮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