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下来的艾莉,一时觉得天高地阔起来,有一种想飞想奔跑的感觉。以前,她穿着很朴素,生怕有人说三道四,更主要的是她没有那份心情。每天下了班就往家奔,她怕任大友回来没人照顾,那时她所有心思都被任大友一个拴住了。现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各种服装品牌也纷纷进入内地。年轻的艾莉也加入到了这样的行列中,于是人们发现艾莉变了,一下子年轻起来,人也漂亮了许多。
艾莉虽然三十多岁了,但她毕竟没有生育过,打扮起来的艾莉完全是副姑娘的身材。那天在机关的楼道里,李局长看着她都惊愕地摘下了眼镜,揉了两遍眼睛才说:艾莉呀,你还这么年轻呀。
在李局长之前,她这样的话已经听了许多了,她只能冲李局长笑一笑。这么多年了,她每向前走一步,李局长差不多都是她成长的见证人,从她的婚礼到任大友的葬礼,都是李局长一手主持的。她的形象还从来没有在李局长面前如此灿烂过。艾莉在经历了这么多年后,她又重新找到了自信。
艾莉的变化给身边的人也带来了许多憧憬,于是有热心人开始为艾莉张罗起婚事来了,这也是艾莉所关心的。刚开始有人为她介绍下海经商的老板,还有大学老师等。艾莉都一一见了,但她并不满意。毕竟自己都三十多岁了,介绍的对方年龄都在四十多岁,四十多岁的男人的经历都不可能太简单,有的带着孩子,有的已经离过几次婚了。经验告诉艾莉,这些男人都是靠不住的,重要的是她见了他们没有一点感觉。
有一天,李局长一个电话把艾莉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李局长很热情,又是倒茶,又是让座的,她不解地望着李局长。李局长就笑呵呵地说:小艾呀,咱们今天不说公事,咱们说点私事。
艾莉意识到李局长所说的私事指是什么了。
果然,李局长要作她的媒人了。李局长要介绍的这个人她也认识,是市里的组织部长,姓周。周部长五十多岁了,在&ldo;文革时期&rdo;被扫地出门时,前妻和他离了婚,几年前周部长又官复原职,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再婚。以前艾莉到市里开会或办事时,她见过周部长,人挺随和,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周部长当然也认识艾莉,每次见到艾莉都热情地打招呼,还问一些生活的事情,每次他总是说:你是英雄的妻子,有什么困难提出来,组织出面帮你解决。
当然,她没有提过任何困难,每次和周部长见面也都会寒暄几句。她对周部长的印象很好,觉得周部长是个可亲可敬的领导。
李局长后来透露,这件事是周部长主动提出来的,让老局长给问问,行呢就接触一下,不行就当没这回事。
艾莉没想到周部长会主动提出向她求婚,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她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紧张又兴奋地坐在那里。
李局长也不着急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这是你的终身大事,得考虑一下,想法成熟了就给我一个回话。
她从李局长办公室里出来,晃晃忽忽地总是走神,干什么都不能集中精神。她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岁的艾莉了,一拍脑门就可以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现在她要好好想一想了。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她见了一大把,没有发现一个中意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她一时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不合适。她知道自己这辈子就得在机关干下去了,十几年的机关生活,她早就习惯了。稳定,太平,是她目前唯一的想法,她现在仍是机关中最年轻的处长之一,论起资历来她也是最老的了。在机关工作的唯一进步的标志就是往前进一步,她一个女同志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弱点,当个中层领导还可以,再往前走一走就有些难了。但她又不甘心这一辈子就一直当个处长,临到退休弄个副局级调研员什么的,直到这时,艾莉才明白自己心底里是希望进步的。以前的进步是用自己的婚姻换来的,如果当初不嫁给任大友,就不可能有她的今天,那些下乡又返城的同学,如今生活得都不太好。他们都在为了工作、子女、房子在奋斗着,挣扎在生活的最底层。当然,她嫁给任大友前是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只不过阴差阳错,让她走上了一条原来连想都没想过的路。这条路说不上有多成功,但稳定、安逸,许多人都在羡慕着她,这一点她是知道的。
周部长一下子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她不能不好好想一想。周部长是市里的领导,不仅是组织部长,还是市委常委,对她的进步肯定会有帮助。另外,她已打听到,周部长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给了前妻,已经工作了。儿子正在上大学,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回一次家。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背景,她是满意的。剩下来的就是周部长这个人了,虽然五十多岁了,人看上去身体还算结实,每次见面他都是西服革履的,很利落。据她所知,周部长还是&ldo;文革&rdo;前的大学生,学中文的,这么想过后,艾莉发现周部长是目前的最佳人选。但她知道,一旦答应和周部长往来,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要是不成功,这事传出去会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艾莉此时已经是深谙机关之道了。
艾莉权衡了几天之后,终于下决心给李局长一个答复‐‐同意和周部长往来一段时间。